快好知 kuaihz

《中国前沿》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前沿》是一本由郝景芳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021-1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前沿》读后感(一):前沿,风光有限

  看罢《中国前沿:不如问问科学家吧》一书,随着年轻的女作家接触了最新科技发展,对未来进行了展望。此书可以让读者打开眼界,对未来的生活,特别是在医疗健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期许。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几乎书中涉及到的科技前沿在今后的发展中,都将面临“社会伦理道德”的滞碍和考验。虽然说是前沿,但总感觉是对自己来说的,其中的有些领域我们是滞后的。而且对科技改变生活的提问,过于从作者的立场出发,至使回应也变得肤浅了很多。但无论如何,郝景芳毕竟通俗地为读者开启了预见未来的的一扇窗口。作为一个未来悲观者,我从书中领会到,未来,充满愿景,但绝非无限风光。

  先说“人工智能”;我欣赏书中科学家的话:“现在的人工智能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上它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结论是,我们越想要构建发达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越会发现:其实我们人类本身就挺神奇的。最终,如果人工智能想当人类的伙伴(日本模式),就要符合人类的的道德伦理框架。可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并不能确定人类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就是最优的,构建以人类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伦理观,真就那么好吗?

  再看“脑机接口”;我最关心的也是作者的提问:可否在人脑中植入一些知识类的芯片。但科学家是如此回应的,“现在我们对大脑的工作机制的理解尚未浅薄,所以回传的信号往往是一些简单的感知信号,无法直接回传知识这类复杂的信号”——还没有办法做到!

  关于“太空探索”;从书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在航天领域与国际领先技术相比,整体来看可以比肩,但在发动机系统、电子元器件等方面,还有差距。即便国外发展了商业太空产业,我的理解是在大气层之外看看风光罢了。因为所谓的火星移民需要开发火星的基本生存环境,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只是梦想。书中科学家提供的“平民化月球业务”,也不过是举办“月球葬礼”,把亲人的骨灰打到月球上,或者把“结婚誓词”的纸片撒到月球上。难道,人类污染了地球还不算,还要去“污染”月亮吗?!

  “基因编辑”目前最大的作用在于:依托基因编辑的精确育种和对遗传疾病的体细胞治疗。置于用其改造人类,由于在基因组尚未被完全读懂,用科学家的话是:“你连书都没读懂,怎么可能改得更好?”

  关于“机械骨骼”;我们可以在书中了解到,使人体增强的机械骨骼在美国已经有了类似产物:替换头部以下的身体,被称为生物机器人。在我国,科学家这样告诉大家,机械骨骼技术已近发展到“可以用5根手指弹钢琴了”,但市场依旧被国外的大型公司占据。虽然书中也提到了机械骨骼辅助技术对老年社会有重要作用,但对此没有太多交代。

  除上述之外,我们还能了解到,由于在算法层面的强人工智能出现还比较遥远,我们的机器人更多用于娱乐性体验;在“细胞治疗”方面,对治疗大部分癌症、艾滋病等实际上都尚在实验过程中,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实现,只能说有相当大的可能性;只有“混合现实”技术尤为可期。

  《中国前沿》读后感(二):十个领域聚焦中国前沿科技

  21世纪已经进入了第三个10年,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已经将近百年。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了解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如何探寻中国科技发展的最新方向是我们都会关心的问题。而由清华大学博士、著名科幻作家郝景芳编著的《中国前沿》就是一本为我们介绍十个领域中的前沿科技,通过阅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科技工作者正在关心什么、从事什么。

  《中国前沿》所关注的十个领域分别是: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太空探索、基因编辑、粪菌移植、机械骨骼、人机一体、细胞治疗、大脑探秘、混合现实。在这十个领域中,郝景芳通过访谈的形式与科技工作者进行交流。了解各种新技术的常识,并转化为通俗的语言普及给大家。同时还了解这些新技术对我们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对未来的影响。此外,郝景芳还特别注意这些新技术之间彼此的联系。毕竟,事物是广泛地联系着的。通过这些联系,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于我而言,首先关注的还是人工智能领域。这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1994年,相关教材就已经应用于大学课堂。然而,这个领域的技术还是始终不断更新迭代着。这里不仅局限于人工智能,还涵盖着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技术等多方面综合研究。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而其应用也十分广泛:图像识别、医疗辅助等等。那么,现在人工智能发展到哪个阶段了呢?在某些单一智能领域,人类已经被人工智能超越。但在综合智能方面,人类还领先着人工智能。现在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一个“看似智能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对不同系统的认知是分开的,其学习方式也是重复性的单一训练,而不是像人类这样对综合的事物进行复杂的理解。现在的人工智能,还缺乏着自我驱动力,它并不知道在完成任务之后,接下来需要干什么。自然,它也无法完全理解人类的六层自我认知:本能反应、后天反应、沉思、反思、自我反思与自我意识。未来的人工智能更像人类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彼此的未来。

  我关注的另外一个领域是太空探索。今年也阅读了一些太空相关的书籍,星辰大海总是令人向往的。目前,美国的马斯克、贝佐斯等都进入商业太空领域,开启新的太空时代。中国的商业航天也正在发展,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运载火箭实现回收并可重复利用,可以使得发射服务的价格大幅降低,未来的太空探索也会走上平民化的道路。而下一代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超大规模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火箭运载器的出现。太空的大舞台也会有更多普罗大众的参与。这样,遥远的太空也会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此外,人机一体、混合现实等技术也可以充分满足我们对未来的想象,但这又不完全是想象,而是正在实现的现实。科学技术的发展,最不可缺少的是科学家。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情怀与力量,对即将到来的新科技时代充满兴趣和期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国前沿》读后感(三):未来最不可缺少的,是科学技术和科学家

  不久前,我堂兄在家族群里@我和我的表姐,原来是让我们看一个号召党员同志生三胎的新闻。

  人口越多,意味着劳动力就越多。生三胎的政策其实和延迟退休的政策有着同样的目的:解决我国劳动力稀缺的问题。

  我当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他,但我现在想到了答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科技。科技可以让一个人创造出过去2-3个人的财富,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不如问问中国最前沿的科学家吧!

  有人说:可是我不认识科学家,该怎么办?我推荐你读郝景芳的《中国前沿》。

  郝景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但她并不是科学家。不过,她从事的工作还是和科学有关,因为她是一个科幻小说作家。

  说到科幻小说作家,我们想到的可能是刘慈欣。其实,郝景芳并不比刘慈欣差哦!刘慈欣得过的奖,她也得过。

  2016 年,郝景芳凭借短篇小说《北京折叠》高票力压“科幻小说之父”斯蒂芬·金,斩获第74 届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是继刘慈欣后享此殊荣的第二位华语作家。

  通过《中国前沿》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我们国家,我们这个时代最前沿的科技。我们在书中能看到郝景芳深入各大前沿科技实验室,与专家面对面探讨科技的聊天实录。

  你想知道如何通过生物医疗来改写生命密码来实现逆生长吗?你一直梦想着到太空生活?《中国前沿》这本书里一定有你所好奇的答案。它一共十章,包括“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太空探索”、“生物医疗”等方面的十大前沿黑科技主题。

  这本书的优势正如“推荐序”中所言——

  我们看科幻电影,感觉里面的人工智能超级厉害。很多人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中国前沿》一书中的科学家却认为:

  理由是人脑能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人工智能只能专门解决一个问题。它没有意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它没有变通的能力。

  所以,有的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变“坏”会取代人类,恐怕有点杞人忧天了。

  《中国前沿》一书有三个看点。首先是了解各种新技术的常识;其次是了解新技术对我们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最后是理解各种技术之间的相关性。

  读完这本书,你一定能感受到科学的力量。

  ZUI未来最需要的就是中国的科学家。

  《中国前沿》读后感(四):领略中国硬核科技的魅力

  AI在今天已经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了,但是很少有人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它 人们要么神圣化它的力量,要么为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欢呼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人即便被AI夺走了工作,也依然在赞美它,期待它变得更强大 对于其他一些热门技术,比如基因编辑、虚拟现实、细胞治疗等,大部分人的观点也是如此 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的《中国前沿》一书,启发我们从人类社会的视角全面地看待AI等新技术 作者既没有否定它们的意义,也没有一味给它们唱赞歌 既肯定了人类几十年来在新技术上取得的成就,又指出了这些技术目前的不足之处 最重要的是,作者站在技术应该如何服务于人的角度,剖析新技术 书中一共展示了10项中国的前沿技术,本文只取其中3项

  01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顾名思义,是让人脑和计算机连接的技术简单来说,脑机接口是让人脑和机器直接沟通的一种系统方法,它既可以让人脑与机器互联,也可以让机器读取人脑的信息,还可以让人脑接收机器的信息它是人脑与机器之间的一种双向连接 特斯拉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对脑机接口技术有一些观点和规划马斯克认为,人类的大脑必须与机器实现连接,才能对抗人工智能的冲击 脑机接口实验的神奇之处在于,不用接触身体,而是在距离人几厘米处放一个探测传感器,然后通过人阅读或是想象一些身体动作,机器就可以读出这些思想、动作 它不需要采集你的表情,也不用装摄像头,完完全全只靠磁场探测,就能够读取你心里的一些想法这项技术最牛的地方是未来可以在医学中大放异彩,比如脑神经方面的治疗

  02 粪菌移植 定居于人类体内的肠道菌群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健康的肠道菌群不仅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实际上还维持着身体其他各个系统的健康 现在医学界把肠道菌群看作一个新的器官,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它整体上调节着我们身体的各个方面,跟消化系统、代谢系统、免疫系统甚至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关联 医学界正在尝试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来治疗(也就是通过粪菌移植的方式)一些困扰很多人的疾病 比如儿童哮喘、肥胖、免疫力低下、2型糖尿病、抑郁症、自闭症、阿尔兹海默病等

  03 机械骨骼 机械骨骼,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人造方式实现骨骼特性的辅助器械 智能假肢又叫神经义肢,是一种生物电子装置,它的制造原理是医生利用现代生物电子学技术,将患者的人体神经系统与照相机、话筒、马达之类的装置连接起来,以嵌入和听从大脑指令的方式,代替躯体缺失或损毁的部分的人工装置 用肌电信号来控制假肢的动作 利用肌电信号的话,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因为肌肉收缩后才会产生电,用这个信号来控制肢体的动作 这是工程界乃至生物交叉技术发展的一个目标,希望我们的肉体和我们的机械工程体能够耦合 我国的老人现在有2亿左右,要使他们在晚年时仍能行动自如,机械骨骼类辅助技术还是比较重要的当然,这些辅助技术到底是高科技产物,还是实用型技术,就交给未来社会去选择、判断 现在美国已经有了类似的产物,替换头部以下的身体,被称为生物机器人

  书中提到了一些科学家,他们是中国经济的脊梁 他们正在研究的内容,可能是解决人口问题,甚至是一切问题的终极密码 他们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明星 曾几何时,我们提到前沿科技的发展,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看向国外,可这本讲的恰恰是来自中国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以及他们的智慧研究结晶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离富裕,尤其是共同富裕,还有不少路要走这条路上,最不可缺少的,是科学技术,是科学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前沿》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前沿  前沿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我觉得今天确实是个好日子

 在外面买东西,刷了一笔钱,出门之后发现用的建行支付,想着建行卡也就几百块在里面,不知道有没有扣费成功。进去问老板我刚刚有支付成功吗?他说有的,不然也不放我走,...(展开)

美文

 对于球迷而言这个动荡的夏天

 喜欢上足球这类运动已经搞不清是什么时候了。只知道,如果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哪怕是深夜,都会始终如一的守候在屏幕前,为那颗黑白相间滚动的球,那两种颜色不停跑动的...(展开)

美文

 我们终究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在你的所有对自我的认知里面,敏感,懦弱,不安,焦虑,遍布了全身,充斥在你走过的人生每个阶段里。骨子里的自卑,悲观,畏难,永远永远刻在骨子里。  你说你内向,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