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了,一直希望这座城市能下场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的,弄得行人一头一脸。穿着各色大衣的人们踏着积雪,怀揣各自的目标走在黑白相间的人行道上,脚下咯吱作响。鼻子、口腔里呼出的雾气在半空中热烈地交织。
可惜这南方城市的冬天没有雪。城市的天空厚而且重,纯洁的雪片无法穿透空气间隙落下。无雪的冬天,人们已经习惯不再昂头,不再试图用眼光去和那厚重发生直接碰撞。唯盯准自己脚下的路,匆忙地行走。
雪,一直以开都未下,并且每一个冬季也丝毫没有出现过将要下雪的迹象。但我还一直生活在这里。所有的人们也都还生活在这里。
一
那天下午,当然是冬日的下午。我不知道当时穿了什么,我想照例应该是深色的西服。
并没有人要求必须着西服,但第一次面试大家都这样。从公司回来,幸亏我坐的这路车带有空调。虽然不下雪,但天气并非不冷。而西服的庄重挺拔恰恰必须以牺牲身体的暖和为代价。面试并不十分顺利,结果是:“等我们电话。”这句话是极为玄妙的,大家都很清楚,所以也没有人真就傻傻 地等待。
坐在车上,心情并不是很坏,毕竟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没有必要为早已预知结果的事情把心情弄坏。另外今天中午结束了一份兼职,明天能拿到一笔不菲的薪水。这也多少冲淡了一些面试不顺的晦气。
车上人贴着人,大家拼命紧抓吊环,担心被挤倒。任售票员嗓子扯破也没有人肯挪移半分,前门新上车的乘客只能打地洞似的往后钻。人一进来,立刻就带进窗外的一股寒气,让人心头一凉。
乘客未完全站定,车已重新启动,车内安静下来。居然有一个男子开始打着电话在大声地谈生意。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甚至于静默的地步,似乎就为了能听清楚男子在说什么,大家的耳朵都警惕地竖着。男子的说话倒给这个静默空间增加了一些突兀的喧闹。
“你要什么样的女孩儿嘛!”我以为是做婚姻介绍的,抬头看了看。
这是一个身套西装的男子,衬衫、领带弄得煞有介事,可惜的是西服皱纹太多,整体的庄重与严整荡然无存。想到自己也是第一次西服上身,心里不禁觉出些许可笑。也许这位老兄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庄重严整,这倒同我从前的看法暗合。他的皮鞋很脏,带了很多的黄泥。
“我们这什么样的女孩都有,你尽管说就是了!”洋味的普通话又变回地道的本地口音,估计发现对方也不是外地人。
“我们这儿的女孩都来自本地高校,有交大的、师大的,还有旅游学院的,年龄都在十八九到二十二三,绝对年轻漂亮。主要是有文化、有品位。绝对让你满意!”
“你在哪个宾馆?到时候她直接跟你联系。”
“至于价钱嘛,你们自己谈;费用也跟她结算,我们只从中抽取中介费。”
听到这儿,身边两个青年像是略有所悟、又实在禁止不住地笑了出来。尽管笑得很轻微,由于空气的静默,周围的人都还是听到了,纷纷讪笑着把脸朝向他们。倒好像打电话的是他们,而不是“西服”男子。男子掀起西服把手机放回腰间,脸上似笑非笑颇有些尴尬,也像是自得。车内复又陷入静默,只有几对熟识的乘客在微声地说话。
这似乎是冬日里少有的笑声。人们总逮着这样的机会“由衷”地笑上一回,别的时候机会总是不多的。我?自然也在其中。
管不了这么多,我还得抓紧赶回去。窗外好像开始落雨了,人行道上的人们都举着包慢跑起来。下雨就顶麻烦,要转的11路车发车量很少,每次回去都要在站台上等很久。天这么冷,还要遭雨淋。
早上出来前都商量好了,今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提到家不得不说一下,“家”其实只是租来暂时息身的一个破屋,风可以任意出入,贼则决不愿踏足的地方;“家庭”成员也只我一人。破屋在新校区外头,新校区则在郊区,房租照例是便宜的。
哥几个说好到我那地方聚一下,今天都出去面试,不管成与不成在一起喝一场。不成起码集思广益、再接再厉,毕竟自从搬离学校后,各顾各忙着奔工作,大家再没见到;若有人面试通过,这一顿亦是理所应当。
之所以选择我“家”,他们大抵是听说我的兼职告结束,想到“府上”宰一下东道。有得白吃当然蜂拥而至,工作没定,大家手头自然是紧张的。另一方面,则是房东好说话,可以尽兴地热闹。郊区空气总要自由许多。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