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中叶的江南,基本上仍保持着近代以来长期未变的地域风貌,原野上,陌道阡阡交叉于田间湖畔,纵横密布的古运河支流,滋养着星罗棋布的池塘,苍柏翠竹,掩隐着散落的村庄。这里四季分明,风调雨顺,盛产稻米鱼虾,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平静恬淡。
我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小镇,在家乡,一条运河的支流穿镇而过,这运河宽四五十米,南通太湖,北径张家港流入杨子江。那时我十五六岁,无忧无虑,正是玩心大的时候,常与几个年龄相仿的同伙凑在一起玩得昏天黑地。说起我的几个玩伴,倒也各有特长,黑黑的马大逵,一身腱子肉,是个游泳健将,最在行捕鱼摸虾,夏天在水里一个猛子下去,能徒手抓住浑身滑溜的鳗鲡。高高瘦瘦的赵新,很有音乐天赋,擅长二胡,一曲二泉映月几可和阿炳乱真。咪着一双小眼睛的刘有才,思维敏捷,手巧点子多,喜欢刻一些小玩意儿,平时,口袋里常装有一把锋利的小刻刀。我么,陆通,自小喜爱看各类小说,读点野史,经常在他们面前侃《封神榜》《镜花缘》之类,他们往往会被那些荒诞怪异的故事所深深吸引。那段岁月,给我留下了很多趣事,许多年过去,它们并没有被流逝的时光所冲淡,所遗忘,我明白,那些值得回味的往事,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深处。也许,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理念的改变,生态环境等等的变化,那些往事不可能再在现代的孩子身上重演,即便我信手拈来一个小故事,他们也甚至可能会认为是天方夜谭。
记得在那年暮春的一个星期六,放学的时候,我们几个约在一起商量星期天怎么玩,刘有才说;“前几天他在湖溏里的舅舅带口信来,要他爸代他买一口苗猪,现在苗猪已买好,寄放在农家,要不我们一起借船给他送去?”我知道湖溏里是无锡北外十余里的一古镇,顺着运河距这里有三十几里水路,按一般速度,船要走三个多小时,就连忙反对道:“这既累又单调,有什么好玩的?不去不去。”刘说本来他也不想去的,但想想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我们泛舟在古运河上,慢慢欣赏二岸风景,岂不浪漫?我们四个人,二个人轮流划浆,应该不会太累,况且,又肯定会得到热情招待,何乐而不为呢?还说他表哥藏有好多小说书,到时陆通你定能一饱眼福,说不定还能借上几本。一下被他拿住了软肋,我顿时心动,就与他一起鼓动马大逵和赵新,他们觉得刘说的有道理,于是,事情大家就这样一致决定了。当然,关于借船等准备工作,就只能由刘有才去做了。
第二天中午,四人登上了早已泊在河边的小船,我带了一本《聊斋》用来路上解乏,赵新自然带上了他的那把一有空就不离手的胡琴。这是一只平时农家用来揇河泥的木船,二头略尖,各有约半平米的一块平基,中间一个船舱,可容纳二三个人或放些货物,如同常见的小舢板。装苗猪的笼子放在船舱一角,有才用脚向岸边一蹬,小船驶向河道,他和赵新一前一后的开始划桨,才几分钟就驶离小镇。桨手开始发力,船头激起二道白白的浪花,飞快向前行驶,那些因快著名的鱼鹰船,被一一超过,有些老渔夫竟停桨拍手叫好。
我和大逵斜靠在船舱边,顺河抬眼远方,蜿蜒的古运河仿佛似一条被巨神随意扔在绿茵上的玉带。暮春和煦的阳光照射在身上,两岸草木葳蕤,将要成熟的豆麦,和河底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分外清新的空气中弥散着阵阵迷人的芬芳。绿水影着湛蓝的天空,白云在水中漂浮,沿岸一丛丛野蔷薇盛开,粉色的花朵花团锦簇,争相竞放。靠近村庄的河埠,美丽健硕的村姑们露着雪白的小腿肚站在水中浣纱,爽朗的笑声欢语,惊起一行白鹭直飞青天。三三两两的牛羊,在草地里慢吞吞地啃食,顽童驱赶着小狗跟在旁边嬉戏……,说不尽的风光旖旎。
转眼十里几过去,桨手毕竟年少,耐力有限,船渐渐慢了下来,有才嚷着快把他俩换下来。大逵说;“快到白淌圩了,那里水面宽,支流多,容易迷路,我去过几次,对那里的路较熟,到时再换吧。”真如大逵所说,不一会,河面渐渐变宽,小舟进入了白淌圩。
白淌圩属无锡,据说那里地势极低,五十年代政府曾组织大批人马在那里围堰造田,因该处水如白汤而得名,后终究由于圩田连年被淹而以失败告终,围堰被水冲垮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最宽处有二三百多米。
我和大逵将他俩换下来,不紧不慢的在稀疏的芦苇丛穿梭,鲜嫩的芦笋楞头楞脑的探出水面,有才他们不一会就掰了一大把。岸边长满了苋棵,这季节它的芯里正孕育嫩嫩的花蕾,俗称茅针,吃在嘴里清香微甜。他俩当然不会放过,船过之处,随手挑些肥嫩的抽下仍在舱里。忽见前方有鱼鹰船在捉鱼,只见这长得十分凶猛的鱼鹰,被渔夫训得服服帖帖,不断潜入水下,迅捷地四下游弋,一叼到鱼就乖乖地游到船边孝敬渔夫。待有一桨没一桨地划过,河面变十分开宽,放眼
四周,碧水浩渺,白茫茫一片,有置身太湖的感觉。俯视水下,清澈见底,水草墨绿,游鱼可数。谈笑声中,我俩开始奋力划桨,小船发出潺潺的激水声,箭一般径向湖塘里前进。
下午三点时分,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湖塘里乡下的一个小村。小村几十户人家,清清净净的,有才说这里向南步行不到一里,就是锡澄公路的堰桥站,在那里花一角钱,搭上无锡的城市公交车,十几分钟就可到无锡城里。我们的突然到来,令淳朴的乡下人在惊喜之余一时颇有些手足无措,他舅埋怨有才道:“带人来也不事先打个招呼,没什么招待,岂不怠慢?”说着连忙吩咐他妻子赶紧去无锡买东西,自己就拿出一口小赶网说是要去捕些鱼虾,弄得我们几个怪不好意思起来。大逵一听说要去捕鱼捉虾,立即雀跃,抢着要一起去,他舅拗不过他,只得同意。有才的表哥对我们说:“村西边的塘头墩,有几十亩大小,四周环湖,仅有一条小路可进出,因该墩土地贫瘠,种庄稼又不宜管理,所以前几年在一个老中医的指导下,几十亩地全种上了芍药和玫瑰,这药用经济作物,为村上增加了不小一笔收入,眼下真是盛开的花期,煞是好看,要不要去欣赏欣赏?”我们见时间尚早,反正也是闲着无事,就一致赞成前去诳诳那硕大无朋的花圃。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出村口就见不远处红云一片,蔚为壮观。尚未走近,先感到一阵浓烈的芳香扑鼻而来。一条阡阡小径,蜿蜒通向湖中小岛,这里姹紫嫣红铺天盖地,简直就是花的海洋。只见那芍药千娇百媚,犹比少女灿烂的笑靥,玫瑰花开热烈,一团团如锦似霞,更有串串丁香,朵朵毛莨,栀子争芳,玉兰斗艳。花丛中,蜂飞蝶舞,雀鸟细语,树影里,锦鸡低飞,杜鹃轻啼。一间茅屋后,透出几杆修竹,微风拂过,湖水粼粼,竹影婆娑,斜阳下,杨柳依依,花木扶苏。让人自然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镜花缘》中的蓬莱境。徜徉花间,犹如身置画中,如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如此美景。
晚饭很丰盛,一只刚捉到的大甲鱼足有二斤多,被剁碎炖了一大砂锅汤,还有鲜红油亮的油爆虾,红烧肉和一些地里刚采来的蔬菜。一顿饭吃了足有一个多小时。饭后,在有才的撮合下,我用《封神榜》与他表哥换了一部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及一本《三个火枪手》。看看时间不早,我们匆匆告辞,有才的舅舅将一些东西送到船上,其中有一坛刚酿的‘菜花黄’糯米酒和几个大小不一的油纸包,大概是他舅妈刚去无锡买的土特产,还有就是一大罐河虾煮青蚕豆。河虾大多是大逵捕到的,他舅关照有才到家后要分给他一半。
和来时不同,因晚饭吃得太饱,再说多少有些力乏,尽管四人不断轮流划桨,船仍行得很慢。时值农历中旬,只见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环顾四周,水气氲氲,月映水中,船走月也走。回到白淌圩,已近午夜。赵新说:“实在太累,不如休息一下再走。”没人反对,于是,扔下桨,任凭船氽在水上,人则各自靠在舱里。这时,月移中天,俯看冰轮停在旁边,仿佛伸就可捞得,仰望茫茫天宇,月朗星稀,苍穹幽蓝深邃。放眼河面,皎洁的明月泻下一片银光,极目处,水天相连交融,浑为一体。
我检起一根来时采下的茅针,剥去外壳,扔在嘴里慢慢咀嚼,不想无意中目光触及船舱一角的酒坛,连忙提议;“如此良辰美景,何不把酒当歌?”大逵说:“我早有此意,只是没好意思说出来。”有才讲:“酒倒是有,可坛未启封,又没碗筷,如何喝得?”我笑道:“山人自有妙计,且听吩咐。”我让有才拿出他的小刀,在坛口的泥封上挖出一个小洞,又让大逵去折来根芦苇,截下一节,就成了一支吸管,酒坛是满满的,芦管才插下,酒立刻就涌了上来。我们逼着有才把他得的油纸包一一打开,见果然是山阳的特产,有开洋香干,卤汁豆腐干,无锡肉骨头,还有一块半斤大小的卤牛肉。有才说虾煮豆可以尽吃,其他的只能匀一些,不能全吃了,否则要被他老子吃栗暴的。我们笑说老头要敢打你,我伲就牵板他,叫他刘麻子,向他讨要今天的工钱。其实说归说,焉能真的那样无教养,再说那些东西现在说来挺稀松平常,但在当时应该是很难得的。
有才把分出来的熟食堆在平基板上,那罐虾煮豆就就放在中间,一切就绪,立马开吃,甘冽的米酒被你一口我一口从坛中吸出,我们边品尝着着鲜香可口的佳肴,边天南海北的胡聊,我乘机向他们卖弄达尔大尼央的勇敢,爱德蒙。邓蒂斯的机智等等。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也不知喝了多少酒,只觉得晕晕乎乎。酒酣耳热之时,忘了自己,我们放声唱着自编的歌,大肆喧哗。喝足了,唱累了,就仰面朝天,数着星星,看着月亮,完全被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时,赵新架起二胡,月色皎皎的河面上,顿时杨起优美的旋律,悠扬的琴声,随着琴弦起伏,飘散在夜空中。一曲二泉映月,如诉似泣,令人如醉如痴。遥想阿炳当年,真不知他对着那方寸大小的泉水,如何能谱出如此美妙的乐章!忽然,前方远远飘来一阵似有似无的幽幽萧声,这突如而来的乐声,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才颤声说:“快别拉琴了,在这荒郊夜地,不要招来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赵新反驳道:“扯什么蛋,你们多闭嘴,让我细细听来。”只见他闭目凝神,侧耳细听。我不懂音乐,但只觉得那隐约的萧声实在优雅,说实话,比起赵新的二胡,不知要动听多少。好一会,赵新睁开眼来说:“真是奇遇,想不到竟碰到高手了。”他说萧这乐器,旋律激越,穿透力特强,在宁静的夜晚,乐声能传数里之遥。还说这萧起先吹的乐曲,名《春江花月夜》,现在正传来的是《阳关三叠》,都是著名的阳春白雪,能把萧弄到如此境界,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大逵人较粗狂,他说:“不要管他什么阳春白雪黑雪,我们还是赶路吧。这么晚了,家里大人要担心的。”
有白云飘过月亮,月色朦胧,小舟快速前行,萧声越发清晰,声如仙乐。赵说这时吹得是《平沙落雁》。我虽不懂,但仍感音如天籁,心旷神怡。一种要一睹弄萧人的念头,从心中徒起。隐约间,前方现出一小舟,能断定,萧声就来自那舟上无疑。我们加紧划桨,一会儿,终于靠近小舟。那是一条起夜收麦钓的小船,(麦钓是一种原始的捕鱼方式,现已失传。其方法为;用一根长长的纲线,并连上许多子线,在子线的一端系上富有弹性,一寸来长,二头尖的竹篾签,线系在篾签中间,放线前,把篾签的二头弯在一起,装上一粒浸胖的小麦作为鱼饵,鱼吞食小麦,竹篾签弹开,哽在喉中,鱼怕痛一般就不挣扎,渔夫驾船轻轻收线,待鱼将出水时用海斗抄起。因鱼白天容易受惊挣脱,所以在一般晚上放,午夜收,能捕到的大多是鲫鱼等一些小型鱼类。)船上除了慢慢收线的渔翁,一个窈窕少女手持洞萧站立船尾。那少女沐浴在银色的月光里,衣袂飘飘,活脱脱一个凌波仙子。她遨游在她的音乐世界里,沉浸在自己的梦中,全然不顾我们的过往。虽然充满好奇,但终究不敢唐突,小舟轻轻相向划过。
萧声渐渐远去,我们还在猜想着她到底是渔夫的女儿,还是音乐学院实习的学生,一或是变现人形的精灵。不知不觉中,家乡的小镇展现在眼前,高高的圆月西斜,已然子夜时分。
人生有许多际遇可遇不可求,讲的就是个缘分。人间有许多美,只要你用心去参,美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如同这次欢乐之行,几十年过去,如今回想起来,仍使人身心愉悦。
六十年代中叶的江南,基本上仍保持着近代以来长期未变的地域风貌,原野上,陌道阡阡交叉于田间湖畔,纵横密布的古运河支流,滋养着星罗棋布的池塘,苍柏翠竹,掩隐着散落的村庄。这里四季分明,风调雨顺,盛产稻米鱼虾,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平静恬淡。
我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小镇,在家乡,一条运河的支流穿镇而过,这运河宽四五十米,南通太湖,北径张家港流入杨子江。那时我十五六岁,无忧无虑,正是玩心大的时候,常与几个年龄相仿的同伙凑在一起玩得昏天黑地。说起我的几个玩伴,倒也各有特长,黑黑的马大逵,一身腱子肉,是个游泳健将,最在行捕鱼摸虾,夏天在水里一个猛子下去,能徒手抓住浑身滑溜的鳗鲡。高高瘦瘦的赵新,很有音乐天赋,擅长二胡,一曲二泉映月几可和阿炳乱真。咪着一双小眼睛的刘有才,思维敏捷,手巧点子多,喜欢刻一些小玩意儿,平时,口袋里常装有一把锋利的小刻刀。我么,陆通,自小喜爱看各类小说,读点野史,经常在他们面前侃《封神榜》《镜花缘》之类,他们往往会被那些荒诞怪异的故事所深深吸引。那段岁月,给我留下了很多趣事,许多年过去,它们并没有被流逝的时光所冲淡,所遗忘,我明白,那些值得回味的往事,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深处。也许,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理念的改变,生态环境等等的变化,那些往事不可能再在现代的孩子身上重演,即便我信手拈来一个小故事,他们也甚至可能会认为是天方夜谭。
记得在那年暮春的一个星期六,放学的时候,我们几个约在一起商量星期天怎么玩,刘有才说;“前几天他在湖溏里的舅舅带口信来,要他爸代他买一口苗猪,现在苗猪已买好,寄放在农家,要不我们一起借船给他送去?”我知道湖溏里是无锡北外十余里的一古镇,顺着运河距这里有三十几里水路,按一般速度,船要走三个多小时,就连忙反对道:“这既累又单调,有什么好玩的?不去不去。”刘说本来他也不想去的,但想想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我们泛舟在古运河上,慢慢欣赏二岸风景,岂不浪漫?我们四个人,二个人轮流划浆,应该不会太累,况且,又肯定会得到热情招待,何乐而不为呢?还说他表哥藏有好多小说书,到时陆通你定能一饱眼福,说不定还能借上几本。一下被他拿住了软肋,我顿时心动,就与他一起鼓动马大逵和赵新,他们觉得刘说的有道理,于是,事情大家就这样一致决定了。当然,关于借船等准备工作,就只能由刘有才去做了。
第二天中午,四人登上了早已泊在河边的小船,我带了一本《聊斋》用来路上解乏,赵新自然带上了他的那把一有空就不离手的胡琴。这是一只平时农家用来揇河泥的木船,二头略尖,各有约半平米的一块平基,中间一个船舱,可容纳二三个人或放些货物,如同常见的小舢板。装苗猪的笼子放在船舱一角,有才用脚向岸边一蹬,小船驶向河道,他和赵新一前一后的开始划桨,才几分钟就驶离小镇。桨手开始发力,船头激起二道白白的浪花,飞快向前行驶,那些因快著名的鱼鹰船,被一一超过,有些老渔夫竟停桨拍手叫好。
我和大逵斜靠在船舱边,顺河抬眼远方,蜿蜒的古运河仿佛似一条被巨神随意扔在绿茵上的玉带。暮春和煦的阳光照射在身上,两岸草木葳蕤,将要成熟的豆麦,和河底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分外清新的空气中弥散着阵阵迷人的芬芳。绿水影着湛蓝的天空,白云在水中漂浮,沿岸一丛丛野蔷薇盛开,粉色的花朵花团锦簇,争相竞放。靠近村庄的河埠,美丽健硕的村姑们露着雪白的小腿肚站在水中浣纱,爽朗的笑声欢语,惊起一行白鹭直飞青天。三三两两的牛羊,在草地里慢吞吞地啃食,顽童驱赶着小狗跟在旁边嬉戏……,说不尽的风光旖旎。
转眼十里几过去,桨手毕竟年少,耐力有限,船渐渐慢了下来,有才嚷着快把他俩换下来。大逵说;“快到白淌圩了,那里水面宽,支流多,容易迷路,我去过几次,对那里的路较熟,到时再换吧。”真如大逵所说,不一会,河面渐渐变宽,小舟进入了白淌圩。
白淌圩属无锡,据说那里地势极低,五十年代政府曾组织大批人马在那里围堰造田,因该处水如白汤而得名,后终究由于圩田连年被淹而以失败告终,围堰被水冲垮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最宽处有二三百多米。
我和大逵将他俩换下来,不紧不慢的在稀疏的芦苇丛穿梭,鲜嫩的芦笋楞头楞脑的探出水面,有才他们不一会就掰了一大把。岸边长满了苋棵,这季节它的芯里正孕育嫩嫩的花蕾,俗称茅针,吃在嘴里清香微甜。他俩当然不会放过,船过之处,随手挑些肥嫩的抽下仍在舱里。忽见前方有鱼鹰船在捉鱼,只见这长得十分凶猛的鱼鹰,被渔夫训得服服帖帖,不断潜入水下,迅捷地四下游弋,一叼到鱼就乖乖地游到船边孝敬渔夫。待有一桨没一桨地划过,河面变十分开宽,放眼
四周,碧水浩渺,白茫茫一片,有置身太湖的感觉。俯视水下,清澈见底,水草墨绿,游鱼可数。谈笑声中,我俩开始奋力划桨,小船发出潺潺的激水声,箭一般径向湖塘里前进。
下午三点时分,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湖塘里乡下的一个小村。小村几十户人家,清清净净的,有才说这里向南步行不到一里,就是锡澄公路的堰桥站,在那里花一角钱,搭上无锡的城市公交车,十几分钟就可到无锡城里。我们的突然到来,令淳朴的乡下人在惊喜之余一时颇有些手足无措,他舅埋怨有才道:“带人来也不事先打个招呼,没什么招待,岂不怠慢?”说着连忙吩咐他妻子赶紧去无锡买东西,自己就拿出一口小赶网说是要去捕些鱼虾,弄得我们几个怪不好意思起来。大逵一听说要去捕鱼捉虾,立即雀跃,抢着要一起去,他舅拗不过他,只得同意。有才的表哥对我们说:“村西边的塘头墩,有几十亩大小,四周环湖,仅有一条小路可进出,因该墩土地贫瘠,种庄稼又不宜管理,所以前几年在一个老中医的指导下,几十亩地全种上了芍药和玫瑰,这药用经济作物,为村上增加了不小一笔收入,眼下真是盛开的花期,煞是好看,要不要去欣赏欣赏?”我们见时间尚早,反正也是闲着无事,就一致赞成前去诳诳那硕大无朋的花圃。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出村口就见不远处红云一片,蔚为壮观。尚未走近,先感到一阵浓烈的芳香扑鼻而来。一条阡阡小径,蜿蜒通向湖中小岛,这里姹紫嫣红铺天盖地,简直就是花的海洋。只见那芍药千娇百媚,犹比少女灿烂的笑靥,玫瑰花开热烈,一团团如锦似霞,更有串串丁香,朵朵毛莨,栀子争芳,玉兰斗艳。花丛中,蜂飞蝶舞,雀鸟细语,树影里,锦鸡低飞,杜鹃轻啼。一间茅屋后,透出几杆修竹,微风拂过,湖水粼粼,竹影婆娑,斜阳下,杨柳依依,花木扶苏。让人自然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镜花缘》中的蓬莱境。徜徉花间,犹如身置画中,如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如此美景。
晚饭很丰盛,一只刚捉到的大甲鱼足有二斤多,被剁碎炖了一大砂锅汤,还有鲜红油亮的油爆虾,红烧肉和一些地里刚采来的蔬菜。一顿饭吃了足有一个多小时。饭后,在有才的撮合下,我用《封神榜》与他表哥换了一部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及一本《三个火枪手》。看看时间不早,我们匆匆告辞,有才的舅舅将一些东西送到船上,其中有一坛刚酿的‘菜花黄’糯米酒和几个大小不一的油纸包,大概是他舅妈刚去无锡买的土特产,还有就是一大罐河虾煮青蚕豆。河虾大多是大逵捕到的,他舅关照有才到家后要分给他一半。
和来时不同,因晚饭吃得太饱,再说多少有些力乏,尽管四人不断轮流划桨,船仍行得很慢。时值农历中旬,只见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环顾四周,水气氲氲,月映水中,船走月也走。回到白淌圩,已近午夜。赵新说:“实在太累,不如休息一下再走。”没人反对,于是,扔下桨,任凭船氽在水上,人则各自靠在舱里。这时,月移中天,俯看冰轮停在旁边,仿佛伸就可捞得,仰望茫茫天宇,月朗星稀,苍穹幽蓝深邃。放眼河面,皎洁的明月泻下一片银光,极目处,水天相连交融,浑为一体。
我检起一根来时采下的茅针,剥去外壳,扔在嘴里慢慢咀嚼,不想无意中目光触及船舱一角的酒坛,连忙提议;“如此良辰美景,何不把酒当歌?”大逵说:“我早有此意,只是没好意思说出来。”有才讲:“酒倒是有,可坛未启封,又没碗筷,如何喝得?”我笑道:“山人自有妙计,且听吩咐。”我让有才拿出他的小刀,在坛口的泥封上挖出一个小洞,又让大逵去折来根芦苇,截下一节,就成了一支吸管,酒坛是满满的,芦管才插下,酒立刻就涌了上来。我们逼着有才把他得的油纸包一一打开,见果然是山阳的特产,有开洋香干,卤汁豆腐干,无锡肉骨头,还有一块半斤大小的卤牛肉。有才说虾煮豆可以尽吃,其他的只能匀一些,不能全吃了,否则要被他老子吃栗暴的。我们笑说老头要敢打你,我伲就牵板他,叫他刘麻子,向他讨要今天的工钱。其实说归说,焉能真的那样无教养,再说那些东西现在说来挺稀松平常,但在当时应该是很难得的。
有才把分出来的熟食堆在平基板上,那罐虾煮豆就就放在中间,一切就绪,立马开吃,甘冽的米酒被你一口我一口从坛中吸出,我们边品尝着着鲜香可口的佳肴,边天南海北的胡聊,我乘机向他们卖弄达尔大尼央的勇敢,爱德蒙。邓蒂斯的机智等等。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也不知喝了多少酒,只觉得晕晕乎乎。酒酣耳热之时,忘了自己,我们放声唱着自编的歌,大肆喧哗。喝足了,唱累了,就仰面朝天,数着星星,看着月亮,完全被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时,赵新架起二胡,月色皎皎的河面上,顿时杨起优美的旋律,悠扬的琴声,随着琴弦起伏,飘散在夜空中。一曲二泉映月,如诉似泣,令人如醉如痴。遥想阿炳当年,真不知他对着那方寸大小的泉水,如何能谱出如此美妙的乐章!忽然,前方远远飘来一阵似有似无的幽幽萧声,这突如而来的乐声,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才颤声说:“快别拉琴了,在这荒郊夜地,不要招来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赵新反驳道:“扯什么蛋,你们多闭嘴,让我细细听来。”只见他闭目凝神,侧耳细听。我不懂音乐,但只觉得那隐约的萧声实在优雅,说实话,比起赵新的二胡,不知要动听多少。好一会,赵新睁开眼来说:“真是奇遇,想不到竟碰到高手了。”他说萧这乐器,旋律激越,穿透力特强,在宁静的夜晚,乐声能传数里之遥。还说这萧起先吹的乐曲,名《春江花月夜》,现在正传来的是《阳关三叠》,都是著名的阳春白雪,能把萧弄到如此境界,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大逵人较粗狂,他说:“不要管他什么阳春白雪黑雪,我们还是赶路吧。这么晚了,家里大人要担心的。”
有白云飘过月亮,月色朦胧,小舟快速前行,萧声越发清晰,声如仙乐。赵说这时吹得是《平沙落雁》。我虽不懂,但仍感音如天籁,心旷神怡。一种要一睹弄萧人的念头,从心中徒起。隐约间,前方现出一小舟,能断定,萧声就来自那舟上无疑。我们加紧划桨,一会儿,终于靠近小舟。那是一条起夜收麦钓的小船,(麦钓是一种原始的捕鱼方式,现已失传。其方法为;用一根长长的纲线,并连上许多子线,在子线的一端系上富有弹性,一寸来长,二头尖的竹篾签,线系在篾签中间,放线前,把篾签的二头弯在一起,装上一粒浸胖的小麦作为鱼饵,鱼吞食小麦,竹篾签弹开,哽在喉中,鱼怕痛一般就不挣扎,渔夫驾船轻轻收线,待鱼将出水时用海斗抄起。因鱼白天容易受惊挣脱,所以在一般晚上放,午夜收,能捕到的大多是鲫鱼等一些小型鱼类。)船上除了慢慢收线的渔翁,一个窈窕少女手持洞萧站立船尾。那少女沐浴在银色的月光里,衣袂飘飘,活脱脱一个凌波仙子。她遨游在她的音乐世界里,沉浸在自己的梦中,全然不顾我们的过往。虽然充满好奇,但终究不敢唐突,小舟轻轻相向划过。
萧声渐渐远去,我们还在猜想着她到底是渔夫的女儿,还是音乐学院实习的学生,一或是变现人形的精灵。不知不觉中,家乡的小镇展现在眼前,高高的圆月西斜,已然子夜时分。
人生有许多际遇可遇不可求,讲的就是个缘分。人间有许多美,只要你用心去参,美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如同这次欢乐之行,几十年过去,如今回想起来,仍使人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