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怀念父亲

  【今天是父亲逝世五周年的忌日,重发此文,作为对他老人家的纪念。父亲名讳黄立生,又名黄长谨。——黄忠晶于2019-9-4】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父亲逝世一周年的忌日。

  这一年来我多次梦见父亲,梦境当时犹能忆起,过后却模糊了,只是记得他跟活着的时候并无二致,音容笑貌依旧。

  想想父亲这一生,就像鲁迅说自己那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他从不讲究吃穿,不为自己买任何东西,几乎没有一件特别像样的衣服,母亲要替他买,他就跟她急。他是主任工程师,工资是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中最高的,一辈子却没有什么积蓄,有时钱还不够花。他和母亲的工资收入大都花在我们几个子女身上了,再就是接济一些亲戚。例如,他们长期接济母亲的一个侄女,从初中起一直到上大学,每月都给她寄15元钱,而母亲的月工资也只有几十元。甚至连并不熟识的人也接济。母亲所在机修厂的一个女工,刚领的工资被人偷了,她向母亲哭诉。母亲就把自己的一半工资给了那女工,相当于那女工一个月的工资,并且安慰她;其实母亲跟这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就是看不得别人受苦。这个女工跑来诉苦也未必不是摸准了母亲的性格。那时我们全家有十口人吃饭,父母的收入用在我们身上也是紧巴巴的。父亲总是认同母亲的做法,没有任何异议;他只管挣钱,花钱是母亲的事。父亲对自己的节俭到了十分苛刻的地步。他有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咳痰,他就把看过的报纸裁成小片用来接痰。后来没有报纸了,只得用面巾纸,他就把一张小面巾纸再撕成两半,分两次用。一直到去世,他都是这样,节俭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父亲去世后,母亲清点他的遗物:他平时随身带的只有一个旧塑料钱包,其中有205元钱,另有一个镀铜的观音像,很陈旧,表面已经斑驳脱落,大概是哪个孩子在地摊上买来的,玩了一阵又扔掉了,他拣来放在钱包里,很珍惜地收藏着。

  父亲高尚、坚强、坦荡、淳朴、有责任心等优良品质,在母亲的回忆录中有详细的记述,我这里就不再多说,只是从一个儿子角度,从一些切身体会的小事来看待他,也算是对我们父子缘分的一种清点和总结,以此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我小的时候很怕打针。一次又要打针了,那时我在父亲的办公室里,父亲临时不在,我仓皇间无处可藏,就钻到父亲的办公桌下躲了起来。父亲进来带我去打针,却找不到人。他的同事向他努努嘴,示意我的位置。我徒劳地抵抗和挣扎着,被父亲拖出来抱着走向医务室。当时我并不恨父亲,虽然年纪很小还是知道这是父亲让我去做我不得不做的事情。我恨的是那个告密者:这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却要干这种阴着坏的事情。这是我痛恨天下所有告密者的开始。

  小的时候父亲抱我,我趴在他的肩上,喜欢鼓着嘴发出一种难听的声音,类似于动物的哼哼声。母亲记得,一次父亲听到这声音后说:“这里怎么有一头小猪叫?”我就哭起来了。母亲问为什么,我抽噎着说:“爸爸说我是猪!”看起来父亲还是很风趣的,而我却从小就缺乏幽默感。

  父亲一心扑在工作中,教育孩子的事都交给了母亲,但他并非对我们不关心。对我这个唯一的儿子,尽管平时并不溺爱,在他心中还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大约是11岁时,我到池塘边捞喂猪的水草,一个老师在其中游泳。他以为我会游泳,就招呼我下水;我以为老师的招呼就是安全的保障,于是就下了水。孰料水中是一个斜坡,水很快就淹没了我,我完全不会游泳,毫无思想准备地走向死亡。在我被大口灌水快要窒息之际,还是这位始作俑的老师游过来把我拉上岸。父亲回来后得知我差点淹死,异常震怒,脱下皮鞋使劲打我的屁股。当时我很委屈,觉得父亲不通情理;长大后才感受到这是父爱的极端表现,他是生怕我死了。爱之愈切,责之愈深。现在我想父亲再来打我一顿,已不可得。过了几天,父亲带我到附近一条小河去游泳,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事情,因为他工作特别忙,平时根本不游泳。

  “文革”中我去串联,在外呆了一个来月。刚到北京我就得了急性阑尾炎,住院动了手术。半个月后到上海,在那里也呆了大约半个月。我给家里的信写得较晚,父母一直未得到我的消息十分焦急,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收到我的信后父亲给我回了信,这时他的情绪仍然十分紧张焦急,以至于连信封上的地址都忘记写就投进邮箱里了。邮递员见到这封没有地址的信,感到奇怪,就拆开了,然后交给了父亲父亲才知道这么回事。正所谓“关心则乱”,这里体现了平时看似不太管我们的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心。

  父亲一生都在同疾病作斗争。他年轻时就有咯血的病,常有发作。1964年夏,我从学校回来度暑假,一进家门就被告知父亲病倒了:他支气管扩张破裂,大口大口咯血,不一会儿就吐了半痰盂。父亲需要紧急输血,而单位医院以及最近的县城医院都没有血库,母亲让我去叫读初中的妹妹回来,准备一起给父亲输血。这个初中也是我读书的地方,一年前我考上省重点高中,这个初中也就我一个,老师们都引以为自豪。不过我顾不得同他们寒暄,把妹妹带了回来。一路上她不停地哭泣,我恶狠狠地训斥她,叫她不要哭,其实我心中也很凄惶,但在她面前又不得不装坚强。我和妹妹的血都没有用,因为血型跟父亲不匹配。后来还是单位去武汉血库拉了2000CC血,输了进去,父亲的病情才得以缓和,算是捡回一条命。

  为了彻底消除咯血的隐患,10月份父亲动了一次大手术,取了一根肋骨,割了一叶肺和一节支气管。养病期间我去看他。他在纸上写了一些字句,我看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诗句)父亲还让我读小说《牛虻》中的片段给他听,是有关蒙泰里尼和亚瑟父子在一起的情景。也许在他的深层意识中,儿子是病中父亲的支持和安慰。

  父亲这样的身体,能活到九十多岁,这真是一个奇迹,亲戚和朋友们都这样说。首先是父亲顽强的生命力,其次是他很好的随遇而安的性格,最后,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母亲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照护。父亲和母亲的感情非常好,他俩相濡以沫将近70年。能够跟自己所爱的人生活一辈子,父亲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父亲虽然一辈子搞的是工程技术工作,却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会吹口琴,他还在日记本上用红蓝铅笔画上梅花,很好看的。在日记本里父亲还记述了他跟母亲谈恋爱、他去见我外婆也就是他岳母的情况。那时我大概10岁左右,他的日记就这么随便放在桌子的抽屉里,没有想着要避开我的注意;他想不到这么小的孩子对这样的文字也是敏感的。

  直到90岁,父亲的身体都还不错。由于疝气他还动了一次手术。医生给他检查身体时说,他的心脏跟年轻人一样。最后两三年身体逐渐变差,但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病变,只是越来越不想吃东西,排便时有便秘或拉稀,总之是消化不良。他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2014年春节期间我去探望他们,虽然觉得父亲是越来越老了,特别是腰弯得很厉害,却未发现他的身体有明显恶化的症状。暑假期间,8月23日我和妻子回到应城,一进门,看见父亲坐在沙发上,身体状况似乎跟半年前并无异样。我喊了一声爸爸,他对我笑了一下,算是打招呼了,不过没有开口说话。

  接下来我开始感到情况有些不对,但又说不清是哪里不对。到后来我才知道,父亲这时的状态,一半与往时无异,一半已经处于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世界。他的眼光有些无神,看我的时候仿佛在看我后面的东西。再就是很少说话,比较嗜睡,坐在沙发上常常就睡着了。过后想来,在这之前已经有一些症候,只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已。此前一段时间,父亲不断地给各个亲友打电话,其频度让母亲感到惊讶。其实这是父亲自知他的时间不多了,在向大家告别,尽管这样做是在无意识中。一次我跟父亲通话时,他喊了我一声“好孩子”,让我惊讶不已,因为六七十年来我是第一次听到父亲这样称呼我。这也是父亲在他头脑完全清醒时最后一次表达自己对儿子的爱和肯定。

  最后那几天,有时他头脑里发生幻觉。我听见他对母亲说:“是你送我去镇江读书的吧?”母亲回答:“那时我才几岁,怎么可能送你上学?”这里他是把我母亲当成他母亲即我奶奶了。但他对家里的人都是认识的,还能够跟母亲一起打扑克,仍然每天看天气预报并作记录。他还拿着放大镜,翻看我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不过可能已不知写的是什么了。我们离开应城的前一天,他还照常跟母亲打扑克,吃饭时叫着我妻子的名字要把碗里的面条拨一些给她。小妹夫是内科医生,我私下问过他,像父亲这样的情况能够维持多长时间。他说大概半年。我以为父亲在一段时间之内还不会有事。那时我还在一个学校任教,开学在即,就于9月3日离开应城。临走前我跟父亲打了个招呼:“爸爸,我走了,过些时再来看你。”他回答:“好!”那一瞬间我有一个冲动,想趴在地上给他磕个头,又怕母亲有什么误解而伤心,就强忍住了。

  孰料回到无锡的第二天中午就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我和妻子即刻买票再回应城,于凌晨时分到家。这时父亲的遗体已被送到殡仪馆。晚上,我在殡仪馆给父亲守灵,跟我在一起的还有随后赶来的儿子。我瞻仰父亲的遗容,他显得比生前年轻,神态安详。我心稍感安慰,但内在的凄惶无可消解。夜间要时时续香,同时要准备第二天上午追悼会上的悼词,尽管有几十个小时未曾合眼,我仍然是一夜无眠。致悼词时,我刚刚念了几句,终究未能压抑住内心的悲痛,哽咽不能出声。儿子上来要代我念悼词,被我谢绝。我强压悲痛念完了悼词。现在看来,这段在极度疲劳、伤痛之中急就的悼词,确实表达了一个儿子的怀念之情,竟无什么可改。这段悼词是:

  我们的父亲于2014年9月4日13时38分在家中安详辞世,享年95岁。古语云:“仁者多寿。”老人家天性善良,为人正直,待人宽厚仁慈,所以能够有此福气,临终时几乎没有什么痛苦,真正是无疾而终,让我们在悲痛之中又深感欣慰,感到上天对人还是公平的。

  我们的父亲年轻时饱受苦难,很早就离开他的父母,寄人篱下,生活十分清贫,有时能吃块豆腐就算打牙祭;20岁时因严重营养不良导致瘫痪,身体恢复后又因支气管扩张导致咯血。此病在一生中多次发作,有时情况极为凶险。父亲的一生是跟病魔战斗的一生。我还清楚记得,父亲在1964年动手术后写下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以及要我给他读小说《牛虻》中蒙泰里尼同儿子亚瑟在一起的情景。他以多病之躯能够达到如此高寿,充分体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和学习的。

  我们的父亲一生勤奋好学,以优异成绩考入省重点中学和国立武汉大学,学术功底扎实,专业知识博大精深。年轻时在学校任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以后又在企业负责技术工作,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把自己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采矿专业,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采矿专家特别是石膏采矿专家。直到退休后很长时间,他还担任了多家采矿企业的技术顾问,给它们解决了重大的技术难题,甚至挽救了整个矿的存在。然而在报酬上他毫不计较,甚至完全免费为对方作技术服务,真正做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现在这样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在国内已属凤毛麟角。父亲在学习和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也成为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

  我们的父亲一生在政治上光明磊落,追求进步。然而在“文革”十年浩劫中却被打成反动技术权威和特务分子,长期挨批斗和下到矿井劳动。父亲毫不畏惧对方的淫威,与之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维护了自己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

  我们的父亲和我们的母亲一生携手相伴,长达近70年,相敬相爱,是真正的模范夫妻,为我们后人作出了榜样。我们的父亲在对待我们的母亲上是一个好丈夫;在对待我们子女上是一个好父亲,终其一生都对我们呵护有加。在去世前不久还多次打电话询问我的孩子也就是他的孙子的情况,表达了深切的关怀之情。父亲对于我们的恩惠是我们永生永世都无法报答的。

  最让我感到庆幸的是,在父亲临去世前的十来天时间里,我一直都在父亲身边,能有机会尽一点做儿子的孝道。让我终生遗憾的是,最后那一晚我不在父亲身边,再见时已是天人永隔!敬爱的父亲,虽然您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您的精神永远鼓励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地前进,您的在天之灵永远呵护着我们。

  敬爱的父亲,安息吧!

  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黄忠晶

  2015年9月4日于无锡静泊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怀念父亲  怀念  怀念词条  父亲  父亲词条  怀念父亲词条  
感情

 赶路

 匆匆,我们向目的地走去,无暇欣赏沿途的风景,无心大量过往的行人,连那亲切的微笑和善意的问候都因我们的脚步匆匆而错过了,因为我们跟理想都有个约定,有个制度,有个...(展开)

感情亲情

 妈妈的伞

 她,从小就是一个自卑的女孩。    因为长的不漂亮,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她有时候就在想,为什么妈妈长的不漂亮,为什么妈妈不给我漂亮的容颜?    她甚至自卑到不...(展开)

感情亲情

 雁难飞

 ——至天堂的姐姐      花儿谢了  融于泥土  鸟儿累了  栖息于森林  草儿困了  根系于大地  虫儿乏了  隐归于黑夜    雁儿  你倦时  何处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