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生死对话录——80后PK40后(一)

  【这是我跟一个学生关于人生和学问的对话,后来还有一个学生参加进来。我是40后,他们是80后。这时他们已经毕业数年。对话形式是他们问,我答。其实以前讲课时我也常常采用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这是我讲课的继续。我和他们以兄弟相称,这是我要求的:他们出了校门就不再是我的学生,而是对话的伙伴。应学生的要求,他们的名字是用的笔名。2019-5-3记 】

  关于对话录的名称,我有一个初步的名称,是躺在床上从脑子里蹦出来的——“生死对话录”。一则,我们的对话是从生死这两个概念议题开始的;二则,说得直接一些(望兄勿怪),我离生的起点近一些,而兄离死的终点近一些;三则,说白了,人生之事无出于生死二事。谓之生死对话录,似乎有噱头浮夸之嫌,然天下名实不符者,夥矣。想来我这一笔,加与不加,对无关痛痒者仍然无关痛痒。未知兄之高见如何?此乃一时灵感,取与不取皆可。

  人固有一死,至于死本身的轻重意义,都是活人的事情,对于死人并无太大干系,因为他死了。对于活者而言,死首先有一种恐惧,致命的恐惧。坦然讲,我很怕死,因为死亡对于我是一个黑洞,一个暗无天日的未知,死的界限仿佛是一面既坚且硬又灰不溜秋的墙,我看着身边的很多人就这样撞上去,死了,我今后也要撞上去,死掉,所以我恐惧,这恐惧首先是对于未知的恐惧。

  死有很多种诠释,作为工具,比如舍生取义;作为超越,比如羽化成仙;作为归途,比如坐化圆寂;等等。宗教的阐释太远,世俗的阐释太假,然而亲人的亡故却既近且真,令人不安。我所受到的教育告诉我:这个社会是唯物主义的,生就是生,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因为存在决定思维。好一个“什么都没有了”,我英雄一世,难道到最后就剩一个“什么都没有”?我甘心,秦皇汉武也不甘心啊!

  我没有死过,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但是我知道看着别人死是一种什么滋味——一种类比式、眺望式的体验。对于死者相关者,死者之死乃是一种被生生折断的残酷,从某种程度上说,活者的那一部分与死者相关的生命也死了,甚至自己过往被时间夺去的生命也死了。

  黄兄,我以前也曾问过你关于死亡的看法和态度,现在我再问一次你:你怕死吗?你知道死是一个什么东西吗?

  顽石

  2012-6-11

  

顽石兄:

  先回答你的两个问题:

  一、我是否怕死。

  我第一次体验死亡是在11岁那年。一天我在池塘边捞猪草——那时家里喂着猪,但没有粮食给它吃,甚至糠也很紧张——一位老师正在游泳,他叫我下来游,我就糊里糊涂地下去了。以前我从没有下过水,父母不准许,怕我淹死。这塘是斜坡,我一下水就向塘当中滑去,水没了顶,我毫无准备地走向死亡之门。老师慌了手脚,赶快过来救我;他原以为我是会水的。我被弄起来时肚子里已灌了不少水。回到家里挨了父亲一顿好打,我记得是用皮鞋抽屁股——这是父爱的极端表现。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死亡。以后很长一个时期,在水中拼命挣扎时那股难受劲、那种混沌迷茫介乎生死之间的感受时时袭上心头,特别是晚上睡觉时。这使我辗转反侧、长时间不能入眠。奇怪的是,我最害怕的还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被一个念头所苦恼:如果那次我死了,那么周围这一切都不会有了,这多么可怕!我不能想象我离开这个家,离开我的父母、我的妹妹们而到另一个冰冷的世界;我也不能想象他们离开我怎么能生活下去。

  我不知道这种感受是否就叫“怕死”,如果是,可以说我年少时由于一个意外而深切地感受到死亡的恐惧,但后来这种感受慢慢淡漠,直面这一死亡情景,再没有那种锥心刺骨的痛苦,最后甚至可以坦然面对。也许这是因为,现在人已到老年,知道一个孩子的死会给全家带来深深的哀痛,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倚,托体同山阿”。时光如流水,会冲洗掉一切,于是这个人就如同不曾来世上一般消失了——何况他还是个孩子,什么事情都没做呢。

  二、我是否知道死是一个什么东西。

  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死是一个什么东东,但我知道不死即活着是怎么回事,那就是不断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说你怕死,也就是对死亡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首先在于不知道死亡是一个什么东西,是“对于未知的恐惧”。一堵未知的墙,你却必然要撞上去,只是迟早的问题。

  但这就是一个悖论:你怕死,是因为你还没有死,不知道死是怎么回事;要想不怕死,就得去经历它,从而知道它,但人无法做到这一点,一旦死亡就不会“知道”任何东西了。既然是一个悖论,也就是怎么着都无法消除这个“对于未知的恐惧”,那我们何不超脱一些,不把这个问题太当回事呢?

  因此,平时我对死亡问题思考得较少,但也不是完全不去想。大致有这样几点似乎还是清楚的:

  第一,我认为,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意思是,并没有能够脱离人的肉体而存在的“灵魂”,不可能有“不朽的灵魂”。你似乎不太认同这一点。你说:“生就是生,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好一个‘什么都没有了’,我英雄一世,难道到最后就剩一个‘什么都没有’?我甘心,秦皇汉武也不甘心啊!”我可以理解那些相信灵魂不朽(最终必定会去相信上帝或如来佛之类的神灵)的人,他们没有这一信仰就很难活下去,但我不需要它。

  你扯到了“秦皇汉武”,这话的意思似乎是,像我等平民百姓灵魂速朽也就罢了,而像这些“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伟人”们,其灵魂怎么也会速朽呢?他们应该“永垂不朽”才对呀!兄弟,我想不到你还会有这样的等级观念。须知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王侯将相的命是命,贩夫走卒的命就不是命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不过也许你就是随口这么一说,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那就算我没说。

  其实要说一个人的“不朽”或“不死”,只有作下述理解才是有意义的:他死了,他的肉体腐朽了或火化了,不存在了,但他对他人、社会的影响仍然存在,这种影响的大小、深入程度和持久性要视他生前所做的事情而定。例如一个老奶奶去世了,对她的孙子产生了极大影响,让他感到自己生活的支撑点或生命的一部分已不复存在,这反倒表明,这位老太太仍然活在孙子的灵魂中,并且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代代相传,也可以说是灵魂不朽,我借用一个现代化的词语,把这叫做精神上的DNA遗传。

  第二,我认为,在死亡问题上,最重要的是,人要死得有尊严,也就是说,在可能的情况下,他可以自主选择什么时候死以及采用什么方式死。我认为安乐死体现了人的这一合理要求。决定怎样去死,这是一个人活着所做的最后一件大事,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不幸的是,我国现行法律还不允许这样做。前不久我看到某个电视台的报道,有个儿子帮助母亲实施了安乐死而被判刑,又一出人间的悲剧产生了。其实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1478-1535)在著名的《乌托邦》一书中就提倡安乐死。庄子的思想,如果衍生开来,也应该是赞同安乐死的。安乐死体现了人道、临终关怀和尊重个人生命权的原则,是应该为法律所允许的,至于具体操作办法,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就不在此讨论了。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心术》中有个“钢丝男”,他已经到了骨癌晚期,蚀骨的疼痛实难忍受,他竟然将一根钢丝插进自己的脑袋里,想用脑袋的疼痛来缓解骨头的疼痛。后来这个医院的医生收留了他,准备免费给他做手术取出这根钢丝,同时还捐给他几万块钱。他拿到这笔捐款后并没有做手术,而是跳楼自杀了,留下的遗言是,将这笔善款给老婆孩子过日子。他的死是一种解脱:即使钢丝成功地从脑中取出,骨癌产生的疼痛仍然是无法忍受的,此时的境况是生不如死。如果允许安乐死,也许他就不必采取这么惨烈的死亡方式了。的确,如果说死亡是可怕的,那么在人生的境遇中,还可能有比死亡更为可怕的东西。

  第三,我认为,导致一个人死亡的偶然因素太多,往往在你特别注意的地方却没事,而在想不到的地方死神突然光临了;某些疾病、意外事故等等都是这种因素。一个人对自己的死亡情况往往是难以预料的。既然如此,就不必过多考虑自己的死亡问题,采取任其自然的态度比较好。

  最后,说一下咱们这个对话的名称问题。你建议这个系列对话就叫“生死对话录”,我觉得“生死对话录”作为这个系列对话第一篇的题目是恰当的,而作为整个系列对话的名称则有些不妥。咱们的谈话不仅局限于生死问题,应该是海阔天空,无不可谈。

  我想,这个系列对话的名称是否可定为“一个80后同一个40后的对话”。这就把咱俩年代身份上的区别挑明了:一老一少,年龄相差40岁,他们在思想和言语上会有些什么碰撞和交锋?又有哪些融合和欢洽?更多年龄段的人会对此产生兴趣。就拿你上面所说,你离生的起点近一些,而我离死的终点近一些,这也是基于你我年龄上的差异。

  顺便说一下,你这样说我一点也不见怪,你在这里陈述了一个事实;我喜欢说实话的人。不过你这话似乎还包含着一层意思:之所以将这个对话名为“生死对话录”,是因为年轻的你代表着生,而年老的我代表着死。这我就不能苟同了。一个人从出生直至死亡,无论在何种年龄段,都是生死两种因素共相随,不可能只有其一,而无其二。如果我们在谈论死亡时,不以活着为参照系,那就没有任何意义;反过来也一样。

  从这一轮对话中可以看出,反而是你总在谈死,我更多地是在说生;如果一定要说谁代表哪一方面,情况似乎跟你说的正好相反。不过我觉得这也很好理解:年轻的你对死亡问题这样关注,是因为死亡其实离你还很远,你有足够的时间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感受和探讨。而年老的我离死亡要近得多,对我来说,它已不是一个用思考甚至感受去“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用生命去实践的问题,是生命中最后一件大事;在它没有来临之前,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我更应该解决好怎样活着的问题。

  其实我的探究兴趣并不在死亡问题上,毋宁说是在超越死亡的基础上谈活着的问题,说活着的事情,但你对死亡问题特别有兴趣,我们就从这一点开始。实际上,你对死亡问题如此有兴趣,难道不是也想超越的缘故吗?

  黄忠晶

  2012-6-12

  黄兄说得很对,“最害怕的还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被一个念头所苦恼:如果那次我死了,那么周围这一切都不会有了”。你又说这种感觉不再如此尖锐,或者可以说是慢慢钝化,我不知道你现在对死亡的感觉是否就是一种钝化的态度。我很多次看到或听到有人说看透生死、看淡死亡,或者说是视死忽如归,不管信与不信,我都认为看淡或看透并非一种我所愿意持有的态度,因为看淡无非是一种感觉钝化,就是条件反射而已,看透呢,又有一种看明白之后的无可奈何,都过于消极,难道因为你看得多了,见过很多生死,就意味着你超越了死亡吗?我不敢苟同。

  不错,我关注生死就是因为我想超越生死。超越生死大概要涉及对精神和肉体的看法,黄兄已经说了精神的DNA遗传,我部分赞同吧,如孔子,我们如今遗传了多少所谓他的精神,很难说,焉知不是后来者托孔而作,即使是他的,又能怎么样呢?我人都死了,管我什么事呢?孔子真能看见听见我们对他的礼拜吗?又况且古今天下之大,能如孔丘者,能有几人欤?再讲肉体,卡夫卡有一句谈论肉体的话,原话我忘记了,大意是:耶稣的门徒将耶稣的肉体挂在十字架上,难道不是证明他与世人一样,极其重视肉体吗?所以,每次我听到肉身是个臭皮囊之类的话,我都很反感,这种故作超脱之词甚是猖獗,不仅不能引起别人对他的敬佩,反觉得非常虚伪。灵魂乃不能承受之轻,肉身乃不可超然之重。超越死生,还是要考虑这两者对于人的意义,不是简单可以迈过而置之不理的。

  超越这一议题我本想另开一个专门的对话,但是现在不妨请黄兄就“超越死亡”这一相对较窄的话题先谈上一谈,我上面已经说了看淡和看透都不是超越,我想,还是麻烦黄兄说出个甲乙丙丁来吧,顺其自然之类的话,似乎还在肌肤,请将剑再刺得重一些、深一些,真正讨个入木三分给我。此外,秦皇汉武的说法不过是加重语气的率性之语,我果真没有厚此薄彼之意。

  至于题目,我也原觉自己拟的不妥,但是我认为你的拟题直白明确,力度却少了些,能否简练些?兼具明确和简练?

  顽石

  2012-6-15

  

顽石兄:

  你所引用我的话是我在陈述年少时对于死亡的体验,当时那样想是很自然的,但现在我不这样认为。实际上,如果那次我死了,并不是“周围这一切都不会有了”,而是“我”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照样存在。大概你我的分歧就在这一看法上:你似乎仍然抱有我十来岁时的看法,而我不再那样看。

  你认为我现在的状态是看淡了死亡或看透了生死,我不知道是否如此;在上一次谈话中我不过是陈述自己现在的感受而已。你认为看淡死亡或看透生死并不意味着对死亡的超越,而我认为是。看淡死亡和看透生死都可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而更好的活着,这一点也不消极,“看明白之后的无可奈何”并非真的无可奈何,而是“死亡奈我何”。

  你所说肉体和灵魂孰轻孰重的话,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你好像是在指责我轻视肉体,将其看做“臭皮囊“,我有过这样的意思吗?我们的谈话似乎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上次我就说了,并没有能够脱离人的肉体而存在的“灵魂”,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一亡俱亡。既然如此,就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我觉得把肉体和灵魂完全分开来谈超越生死,是没有意义的。要谈,也只能谈一个人活着和死后对他人、社会影响之不同。以前我给你的邮件中有一段话,现录之于下以供参考:“我没有太多地去想死亡问题。庄子老先生总在说生死是一回事,现代思想家也都说死亡是一自然过程,正像人的出生一样。我当然同意他们的说法,同时又想,相反的说法难道就不对吗?一个人活着跟他已经死亡,毕竟不是一回事,两者有根本的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死亡以后,其对他人或社会的影响是间接的或被动的,他只能活在别人的记忆里,别人怎样对待他,他也无法作出回应;而活着时,一切都有待于创造,一切都在不断地形成之中,他对他人的影响是直接、主动和当下的。所以一个人活着就得做事,而逝去者是真正得以安息了。”

  说到这里,我觉得这个话题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甲乙丙丁”之类的,就不必了吧!再弄下去,不会“入木三分”,只会画蛇添足。

  至于这个系列对话的名称,我拟的那个确实不够简练,要不就改为“80后PK40后”(这个比较新潮),或者“在从心所欲和而立之间”(这个比较复古),请酌。当然,你有了更好的,也可以提出来。

  黄忠晶

  2012-6-16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对话录  对话录词条  生死  生死词条  PK  PK词条  40  40词条  
随笔

 生命是单行线,活好每一天

 生命是单行线,活好每一天    生命只有一次,很珍贵。而死,很多人都是怕的。生命是上天在每个人账户上存放的一笔定额储蓄,生前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少,却每天都在...(展开)

随笔

 执到税叫

 我们于经理把房子租给我就留下桌子椅子大厨和一张连椅他都把公司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也带楼上去不知怎么想不知怎么说辞跟我的其他同事,这下把我给忙的刚换好门头字号还...(展开)

随笔

 一生的寻觅

    往往许多人在抉择伴侣时,容易东想西想,不知所措,就是因为害怕一时做错决定,看错人,造成终生的遗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