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个时代,史称“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学校教学秩序和高考制度刚刚恢复,社会经济落后,国民生活贫困,人的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当时,初高中生的早恋现象,是学校明令禁止的严重违纪,老师找谈话,家长做工作,学校给处分,如果哪位少男少女被发现有这事,那可就惨了,校内外众目所指,议论纷纷,让你无法做人。故事说,有个叫琳琳的女孩,是某市一所初中三年级的女生。她的班主任是一位语文教师,三十刚出头,才华横溢,英俊潇洒,学生们都愿意听他的课,许多女生都艳羡他。琳琳爱上了她的班任,这种爱越压抑就越强烈,终于有一天,无法自拔的她忍不住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表明了心迹。信写好后,她在放学的路上,趁人不注意投进了邮筒,寄给了班任。
信寄出第二天,她开始后悔了。老师已经有了家庭,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太不道德?老师接到信后,会有什么反应?自己这么小,老师会怎么看自己?这事要是让父母知道了怎么办?要是让其他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了怎么办?学校知道了能饶过自己吗?……琳琳越想越害怕,原来“炽热”的爱被吓得无影无踪。
她知道,寄往本市的信,第二天就可以收到,她断定,老师已经收到了她的信。以后的几天,她是在恐惧中度过的,她怕父母突然来到校园,怕其他老师和同学们异样的目光,怕老师找她语重心长地谈话,更怕学校贴出的白纸黑字的处分……,这些恐惧让她神情恍惚,她想到了出走,想到了死。
一天、两天、三天,一周转眼过去了,一切都很正常。班任老师没有一丝反应,对她的表情看不出一点异样,他照样满面春风地讲课,笑容可掬地辅导。琳琳开始怀疑,班任可能没有收到自己的那封信。一天下课,老师和同学们坐在教室里闲聊,琳琳也在其中。聊着聊着,聊到了书刊杂志,老师无意抱怨起来,他说:“现在的邮递员真是不负责任,我的杂志、报纸、信件经常丢失,前几天在天津工作的一个同学打电话责问我,他两周前给我寄的信怎么没有回音,我说根本没收到。”
两周后,琳琳终于释然了,她推测,自己的那封信,或者在慌乱中没有投进邮筒,被当做垃圾扫走了,或者“幸运”地被遗失了。释然后的琳琳长大了许多,她又高高兴兴地专心读书了。
再后来,琳琳考上了高中,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毕业后在省城一所大学教书,接着是结婚、生子、当教授。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琳琳说了这段少女时代的情感经历,她向精心呵护她的恩师表示深深敬意。她说,她是幸运的,由于这位恩师,在当年的校园里,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因为它没留下一点发生的痕迹;在她的情感经历中,也根本没有这件事,她好像午休时打了一个盹儿,做了个短短的有喜有惊的春梦,梦醒了,一切就过去了。
作者感言: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每当遇到学生早恋或象琳琳这种恋师情结,虽然不像当年视为洪水猛兽,但通常的做法仍然是老师找谈话和通报家长一起做工作,其效果往往不理想。故事里的这位班主任,则一反教师的通常做法,以“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潜在方式,有意采取不引起受教育者任何注意的手段,无痕地解决了琳琳的情感偏差,保护了学生的隐私,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其用心之良苦和施教之艺术,令人感佩。我们姑且将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无痕教育”。
无疑,这位班主任很懂青年学生心理,也很会处理属于情感世界的隐私性问题。琳琳的心灵重负,在班主任“没有一丝反应”和“无意”的闲聊中涣然冰释。从班主任“抱怨邮递员不负责任”的信息中,我们断定,他已经收到了琳琳的信,他的“没有一丝反应”和“无意”闲聊,都是他“有意”为之,都是为了消除琳琳的心病而精心设计的。一个十分棘手的情感问题,就这样被悄然化解了。这也是成人后的琳琳对恩师深深感激的重要原因。
试想,如果这位老师郑重其事地找琳琳谈话,只能有两种结果:
结果一:教育获得成功,事情就在班主任和琳琳之间平息了,琳琳调整了自己的情感,开始专心读书。即便如此,这件事已经在琳琳心中留下了阴影,感情的残破感和行为的悔愧感会长时间挥之不去。同时,老师已经知道此事,虽然老师承诺不说,但谁能料定,老师永远守口如瓶,说不定哪一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老师无意说走了嘴,事情泄露出去,会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琳琳的这种担心,恐怕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消除。
结果二:教育过程中事情不慎被其他老师和学生知道,家长也知道了,扩散了的影响会给琳琳造成沉重心理压力,她所担心的事情会一件件发生,老师、家长乃至个别要好同学的善意“规劝”,不仅不会奏效,反而会把她推进更难堪的境地,特别可怕的是学校的处分,她真的无法再在这所学校读下去了,后果不堪设想。
由此看来,隐性的无痕教育与显性的直接教育,在处理隐私性、情感性问题上,有更多优势,可为每位从教者借鉴。
这个小故事还给我们这样一个提醒,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隐私性、秘密性的问题,知道的越少越好,即使知道了,也装不知道的为好,因为这事一旦泄露出去,你不会被怀疑是泄密的对象。这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