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就要毕业了,虽说还有半年时间,却已经在不停地投简历、笔试、面试。几个月过去了,可运气总不好,至今仍没和哪家单位有签约的意向。我看到孩子马不停蹄的奔波,蓦然升起舔犊之情,心里也着实有些不落忍,也极想能帮帮孩子。笔试和面试是无法介入的,思来想去也只能从简历上着手,提点建议,帮着美化一下,以致不输在起跑线上。
简历是应聘中海选的最初印象,人力资源部门审查的首先就是简历。简历的内容固然重要,但一些细节也同样不可忽视。比如:应聘人照片的精神风貌啦,简历的布局呀,字号的大小啊,自我展示的是否得当,是否千篇一律了,能否突出自己的特点等原因。在初审中第一印象不好的,不能入法眼的,在初选时就有可能落入废纸篓的下场,而人却浑然不知,仍在叭叭的傻等着哩,半点机会都没有。如今就这么现实,也就这么残酷。
不是痴爹夸女,女儿从小听话,学习也算努力,一个女孩儿家能读到硕士,在家族中也是第一个最高学历的,当爹娘的也颇感自豪。每每大家庭聚会谈及她的未来,亲属们都为她描绘着光明灿烂,前程似锦的美景,做爹娘的也很觉得脸上有光,也跟着做起好梦来。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竟然有如此大的反差:原先展望的美好前景,如今却像海市蜃楼,并逐渐地稀薄起来,渺茫起来,进而不由得不担忧起来,甚至发起愁来。或许观念落伍了,那种朴素的价值观、人生观竟如此嬗变莫测。从前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到天下都不怕,到后来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如果说原先这种观念的改变从还算委婉的话,那么竟然到如今的赤裸裸的拼爹!拼权利、拼社会关系、拼经济能力,实在是犀利!实在是令平民百姓们汗颜!种种的不公正,桩桩的潜规则确实令卑微的父母和孩子们欲哭无泪!然而,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接受过高等的教育竟找不到去实现理想的路径。多少个遥远的清贫的家乡父老曾为高榜荣中的子女欣喜若狂,为他们那瑰丽的梦,一切都紧缩从简,含辛茹苦,从微薄的收入挤出血汗钱供给远方求学的儿女,为子女默默地铺路。而如今学有所成,但前途却渺茫一片,忧伤的心灵如何面对爹娘那期盼的眼神?不是我们的孩子不优秀,他们担负了不应该担负的重荷,他们已经在努力传承良好的理念,但是却面对是的那样的尴尬和绝望。
在历数女儿获得荣誉一栏时,我筛选了七项有点分量的荣誉标注出来,而最上眼的是国家级励志奖。女儿自小学以来每年都能带回获奖证书,22岁加入共产党,可见她也是努力向上的。直到研究生即将毕业,我们做父母的也颇感欣慰。即使这样,面对择业仍不乐观。自谋职业是对大学生很严酷的考验:为求生存,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性别限制、社会的潜规则都困扰着莘莘学子。
忆往昔,为求知、为前途,曾是多么的豪迈,仿佛条条大路都通罗马,都将辉煌无比;看今朝,走出象牙塔的学子们,在焦虑中迷茫,在迷茫中失望,在失望中绝望。骄子的风光不再,为求生存不得不低下曾经高昂的头。不是吗?毕业等于失业,应届的、往届的毕业生像滚雪球般的沉积在社会底层,他们在苦苦的寻求存活的生机。他们怀揣着各种昂贵的、闪闪发光的证书,却不得不用卑微渴望的眼神来求得青睐。
将近二十年的学习生涯,高学历面对的是低技能的岗位,是一种怎样的讽刺!是怎样的无奈和悲苦。人力资源和社会岗位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最终的结局只能任其自生自灭,只会扼杀了青年人积极向上的信心,但高等学府却仍在疯狂地圈地、扩招、育人。经济利益远比育人更重要!我们国家横征暴敛的水平实在让世界人看不懂,连我们自己也看不懂自己国家的问题。国家精英们到底有什么样的行政作为?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是低端制造业大国,简单的技能岗位对苦读十几载寒窗的学子们当然不公平!中国的教育成本是高昂的,是老百姓勒紧腰带、含辛茹苦付出的,但这一切最终还是老百姓自己买单,一如我们可爱的国家一贯做法——将负担转嫁给老百姓。
惭愧啊,好的儿女竟然没有好的爹。我拿什么给你——我的小孩?血缘关系是无法改变了。爹有的是亲情,但缺的就是权势。无法让你在众人面前理直气壮的高喊“我爹是×××!”无法拿出不菲的银两去上下打点。你爹只剩下一把老骨头了,拼不得了。
原谅爹吧,你生不逢时啊?!
一鸣2012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