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于生命之火旁取暖
我愿在火熄之前离去。
我儿时的梦想并不是当一名老师,可是命运把我推到了这个舞台,而且我还感到自己是“歪打正着”,这个职业特别适合我,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首先从我的高考经历说起。我出身贫寒农家,却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一次是被师专录取,心里感到落差很大而放弃报到,选择了复读,在近乎一年在压力与困惑中挣扎后,我也不敢奢望能读上什么名牌,只要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就行。惟恐落榜,高考后就填满所有志愿,而后等候命运宣判。尽管我那一年分数并不低,可是命运却开了不大不小的玩笑,到手的通知书换成了另一所师专,且离家几百里之外。没有丝毫金榜题名的快感,我整整比正常开学晚报到了一周时间。执拗的我提出还要复读,可是父亲坚持说还是上吧,咱家供养出来一个大学生也不容易,别再作践自己了。我带着未能遂愿的遗憾来到那所师专,也几乎消沉了整整两年,我的生活比高中还枯燥,整天三点一线,不过到图书馆去得勤了一些,书一本接着一本读。
后来被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学,成了一名教师。命犹如此,我何以堪?注定和三尺讲台有缘,渐渐就承认这冰冷的现实,我认真教书,业余也偶尔读书,因为和学生年龄相距不远,也和他们关系融洽,日子也不断在无聊和彷徨中慢慢逝去。上世纪末,尤其农村基层对“尊师重教”的口惠而实不至更强化了我的悲哀。我的一腔热情也被冰冷、残酷的社会现实击得粉碎。我曾经在日记中写道:饥肠辘辘何以让我们安心从教……是呀,本来微乎其微的那点工资还任意遭到截留,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成了问题,因此没有在农村教育一线经历的人是很难体会到那时候为什么教师会一再以罢课作为维护权益的手段。
寂如死水且感到没有尊严的生活非我所愿,我又开始不“安分守己”起来,梦想要走出这牢笼一般的生活。莫名的压抑,甚至感到再继续停留下去会窒息,于是我选择了“逃亡”之路。
我的“逃亡”生涯其实也并不复杂,身份未变,还是继续执起教鞭,只是置身于一所民办学校,且在家乡千里之外。就这么走自己的路,一天又一天。人的心灵是最容易蒙尘的,我尽管适应了那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可是还是感到一丝丝倦怠慢慢涌上来。于是我不得不选择突围。对于没有体制保障的人来说,最好的突围就是设法重新进入体制之中,无奈之下,年过而立再读研。三年弹指而过,我目前进入另一所学校的讲台。称呼依旧没有改变,只是感到在更高的起点上心头掠过一丝“戚戚焉”。
尽管较之以前,自己是超越了原来的生存状态,可是自己感到梦想一个接着一个不断袭来。在新的平台上我要设法在教书和育人之间游走,使自己更具学术内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那么就继续带着梦想去飞翔吧,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使成簇的梦想慢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