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是婴儿时期会发生的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早产儿、有肠绞痛并经常哭闹的婴儿。在宝宝哭闹或者用力的时候,宝宝的肚脐鼓起来,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脐疝,老百姓俗称大肚脐、气肚脐。那么,婴儿脐疝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脐疝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脐部形成向外突出的肿物,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肿物顶端有一小瘢痕,是为脐痕;肿物直径一般很少超过4厘米,肿物的特点为可复性,即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小儿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纳人腹腔,并伴有咕咕肠鸣音。肿物缩小或还纳后,局部留有松弛皮肤皱折,以上为典型的脐疝。肿物有时较大,特别是孩子哭闹腹压增高时,外表的皮肤发亮显得较薄,于是又有一些家长担心脐疝会不会被撑破,实际上由于皮肤的弹性与韧性,并不存在撑破的可能性,除非是创伤所致。大多数家长很关切脐疝肿物的大小,他们认为肿物越大病情越重,而医生则更看重脐环直径的大小,当脐疝肿物还纳后,您可以用示指轻轻向脐中心探入,这时可以触到腹壁上有一缺损,通常仅容示指尖通过(直径不足1厘米),如果脐环过大,则愈合的时间会偏晚;脐环较小,虽然有利于早痊愈,但增加了脐疝嵌顿的机会。
与腹股沟斜疝不同,绝大部分脐疝儿并无其他不适,偶有消化不良或肠痉挛,只是少数可能发生疝气嵌顿,即疝出的肠管被卡在脐环处。此时疝出的肿物变硬,有触痛,还纳受阻;病儿阵阵哭闹,常有呕吐,腹部X线片有肠梗阻征象。遇此情况家长应带孩子早到医院就诊,以防被卡住的肠管发生绞窄性坏死。
还有少数病儿属于非典型的脐疝,膨出的肿物在脐的上方或下方,甚至在原脐的旁侧。
虽然说脐疝是婴儿常见疾病之一,并不会对宝宝的发育造成影响,脐疝的出现对宝宝来说是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而肠管也不会被鼓破,一般是不需要治疗,大多数宝宝在1岁后会自动消失,不过如果在2岁后脐疝的情况还没消失的话,家长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治疗了。如果你对如何缓解宝宝疝气疼痛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婴幼儿脐疝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