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额逆反心理的形成来自于多方面,下面为大家介绍小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让大家更加了解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要知道面对逆反学生该怎么办。
1、小学生心理成长成熟的阶段特征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任何事情都希望探个究竟。对于家长和教师明令禁止的事情,也想看看违反了以后会出现什么结果,故意不听话、犯错误。另外,随着小学生活动范围的扩大、活动能力的增强,会产生挣脱师长的管制,“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逆反心理。有些小学生个性强,看问题易偏激,固执己见。将老师、家长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这种心理成长成熟的阶段性特征,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
2、来自家庭,学校的学习压力
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与孩子自身的实际水平不相适应,与孩子的发展潜能也不一致。因此,当孩子发现不管自己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便会自暴自弃,对抗父母日趋升高的期望值。家长和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设想出发,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制订了详尽的规划。这样,孩子处于被动屈从的地位,没有自主活动的空间。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家长和教师的要求和限制产生反感,用各种方式进行反抗和逃避,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3、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有些语文教师处理问题主观臆断,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引导,就容易产生敌对情绪。有些教师言行不一。教育学生不吸烟喝酒,自己却在上课时吸烟,带着酒气进教室;教育学生爱劳动,劳动课时学生劳动,自己坐在一旁说闲话。这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从而对教师的正面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想了解更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请到本站,这里有更多的知识等您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