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不愉快的时候,这种不愉快可以用各种词来描绘,如:厌倦、烦恼、气愤、悲伤、压抑、自卑、嫉妒、沮丧等,总之都是与快乐、平静、愉悦、自信、热情等相对立的,属于情绪情感的体验。不过大多数人被不良情绪控制的时间短,有的一会儿,有的是几天,慢慢就消失了,有的会持续几周或更长时间,这就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家庭幸福和工作质量,甚至会危及人际关系。那么你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吗?下面就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心态的调节有主动的自我调节,也有被动调节。主动调节即自我有意识的调节,多数人靠这个。被动调节即在他人帮助下调节,如朋友、家人、教师的帮助,也包括接受心理咨询,调节的目的在于恢复心理平衡。
自我调节是一种主观努力,是一个自我说服的过程。当一个人感到矛盾困惑、烦躁的时候,能够在内心进行自我对话,说服自己克服不合时宜的举动,放弃消极的想法,集中精力去完成当前的任务,恢复心理平衡。
首先要认清问题的根源和现状。自问:我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值得吗?当弄清了问题的根源时,便用价值观来衡量与评判,从而说服自己从坏情绪中走出来,这是一个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思考的过程,也是主动将注意力转到亟待要做的事情上,忘掉不愉快的事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暗示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自我暗示:
这样不好,应该振作精神做点事情;
我有责任做好许多事情,我不能轻易放弃;
为这种事情劳神费心不值得,我应当去做别的事情。
又如:自卑者可以这样暗示自己:
我也有长处,何必总与别人比呢?我通过努力可以做的更好,应当坚持做下去,以证明自己。
这些都属于积极的自我暗示,有积极自我表现暗示习惯的人,每每遭坏情绪困扰时,可以较快的通过积极的自我表现暗示获得解脱,但也有不少人消极的自我暗示比较多,结果使自己更加消沉,一蹶不振,所以大家平时要注意培养积极的自我暗示,如确立生活信念,经常进行自我激励等。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与生活事件的冲击及环境变化有关。也有的与身体疾病有关。如亲人去世导致长久的悲哀,人际关系复杂不能正常交往导致压抑和烦躁,长期做意见事情,无休止的重复导致厌倦,与他人意见不和,吵架等导致恼怒和气愤,学习成绩不佳,长期无成就感导致自卑,甚至嫉妒同伴,遭遇多次失败而沮丧,转到新的学习环境中不在突出,不再引人重视而致失落感,身体疾病更直接引发消极情绪。
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给人造成的精神压力是引发不良心态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竞争中一时不够突出或失败的人,最容易产生不良心态,如焦虑、抑郁、自卑、失落等。发生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靠自我调节来解决,就就要寻求客观的帮助。
在别人的帮助下,调节心态虽带有被动的特征,但最终还是要靠内在的自我意识来唤起生活的信心,摆脱不良心态的困扰。所以寻求帮助,接受帮助时,一定要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思考问题,以谦虚态度接受他人的忠告,在交流中得到理解和鼓励。
事实上,多数人通过向他人倾诉内心的困惑、矛盾、痛苦来释放内心的烦闷,得到他人的劝慰、关心、理解和鼓励,作为心理支持从而走出困境。这一点几乎人人都有切身体验,只有极少数自我封闭的人不愿向他人倾诉而默默承受着不良情绪的折磨。所以当自己陷入不良心态时,应当向朋友、老师或家人开放自己的思想,畅所欲言,真诚表达,倾诉你的烦恼、担忧等,共同分析原因,探讨解决办法而不应当自我封闭。
任何人都应当努力保持生活信心。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信心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我们被各种因素引发的消极情绪体验中,要多回顾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的那段日子,多回顾自己快乐进取、生活充实的日子,从对过去时光的回顾中同样可以吸取振作精神的动力。因为每个人都有过快乐的时光。甚至回忆自己经历的艰难困苦也同样可以发现自我,唤起重塑自我的力量。
以上就是对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的介绍,如果你对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心理自我调节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