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十四经穴位考订》记载复溜位于:“太溪直上二寸,前旁胫骨后缘。”为足少阴肾经腧穴。
《灵枢·本输》曰:“肾出于涌泉者,涌泉者足心也......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足少阴经也。”
《黄帝明堂经》曰:“行于复溜,复溜者,金也,一名伏白,一名晶阳,在足内踝上二寸陷者中,足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
古籍中描述的“动而不休”和“足少阴脉之所行”都强调了脉动,可见复溜穴下的解剖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其定位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在太溪穴直上,跟腱的前方,胫骨后缘的后方;
②在比目鱼肌与趾长屈肌之间的缝隙
③有动脉搏动(胫后动脉)
复杂的穴位结构必然对应复杂的主治功效,复溜都有哪些主治作用呢?
《黄帝明堂经》曰:主疟热,少气,足(月行)寒不能自温,腹切痛引心。心如悬,阴厥,脚踹后廉急,不可前却,血癃,肠澼便脓血,足跗上痛,舌卷不能言,善笑,足痿不收履,溺青、赤、白、黄、黑。青取井,赤取荥,黄取输,白取经,黑取合。血痔,泄后重,腹痛如癃伏,狂仆必有所扶持,及大气涎出,鼻孔中痛,腹中雷鸣......腰痛引脊内廉,复溜主之,春无见血,出血太多,虚不可复。风逆,四肢肿。乳难。
《窦太师针经》记载:伤寒无汗,补合谷穴泻此穴立出;伤寒汗多,补此穴泻合谷立止,此大回六脉,六脉俱无补之。不见脉,不可疗也。
《肘后歌》曰:伤寒四肢厥逆冷,脉气无时仔细看,神奇妙穴真有二,复溜半寸顺骨行。四肢回还脉气浮,须晓阴阳倒换求,寒则须补绝骨是,热则绝骨泻无忧。
可见, 复溜穴的主治具有多样性,如汗证、痔疮、里急后重、腰痛引脊痛、足痿、水肿、四肢肿等。
跟腱、肌肉、血管(动脉),针尖触碰到不同的结构会对应怎样的主治作用呢?穴位的不同作用与刺法又有怎样的相关性呢?
一、天部刺法:提升肾气
1、刺法:直刺,进针2~3分,针尖止于趾长屈肌肌筋膜上。针感上传,可达会阴部,腰部。
操作要领包括两方面:
①进行准确触诊。听过程氏针灸高级传承课的朋友都知道,触诊的方法我们将其总结为“皮动膜不动,膜动肉不动,肉动骨不动”。此穴位在针刺前,要触诊到表浅部位,肌筋膜上的阳性反应点方可针刺。
②浅刺激。“扎深容易扎浅难”,浅表刺激是发挥该穴提升肾气作用的关键。
此种刺法,针感会上传到阴部、腰脊部。脊柱应足少阴经,可解决脊柱疼痛、内脏痛伴随脊柱痛等病症。临床中我们还可能遇见这样的患者,该患者夜里早醒,出现肛门的坠胀感,但无排便。在触诊时,我们会在小腿内侧复溜、太溪穴的附近找到阳性反应点,在这些阳性反应点处针刺可缓解症状。
2、主治:提升肾气,固摄止汗,应足少阴经病候。
止汗也是发挥了肾气的固摄作用。
二、人部刺法:应筋;应脉
刺法一:应筋
进针斜后刺0.5~1寸,针身行于跟腱内沿,足太阳与足少阴之间,产生酸胀感。主治足厥不收,脚踹后缘筋急,腰痛。
人体的后力线即腓肠肌受力,在小腿部移行成为肌腱,在腓肠肌的内侧和外侧受力是不一样的。腓肠肌内侧是足少阴经,是大、小腿内侧肌群延续到肌腱的位置,对应脊柱;外力线代表足太阳经,主筋所生病者。所以复溜穴可解决人体背侧受力的问题,当脊柱两侧肌群受力发生变化或足弓的高低,内、外旋发生问题时,可在复溜穴附近找到阳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