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的好:养生,必先养心。
心为君主之官,它像“水泵”一样,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只有心脏不停的跳动,生命才能不断的延续。
而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高达2.9亿,其中心梗是最危险的心脏疾病。
心梗又叫“心肌梗死”,是由血栓或者炎症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等。
对于现代人来说,心梗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步入此“行列”。
那么心梗来临前有哪些表现呢?我们该如何预防?
心梗发生前,脸上会有4种表现,提高警惕:
表现一、莫名牙疼
如果没有其他的原因,莫名的出现牙疼,没有明确的位置,尤其是到了晚上疼痛感会加重,可能是心梗引起的。
这种“心源性”牙疼,是心脏损伤重要的信号,即使吃药也无法缓解,尽早的去检查一下心脏功能。
表现二、额头大量出汗
当心梗来临前,心输出量下降、血管收缩,就会有出汗的表现,俗称“出冷汗”。
如突然间,额头,脖子,手脚大汗淋漓,皮肤温度相对较低,就要警惕危险发生。
此时若还伴有气短,心慌,呼吸困难等,最好及时就医检查。
表现三、睡觉咳嗽
提到咳嗽,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肺脏疾病引起的,其实不然,心梗来临前,也可能会出现嗓子紧缩,咳嗽不止的表现。
如久咳不止,在运动的时候咳嗽加重,可能患上“心源性咳嗽”。
这种问题是由于左心衰的一种早期表现,不可忽视。
表现四、身体发热
心脏问题也会引起持续的发热,主要由于心脏发生病变时,身体的白细胞会变多,红细胞减少的情况,人体就会发现出发烧,发热等表现。
此症状可能会持续一两天,时间长的会持续一周,建议尽早检查一下,查明原因,尽量防止心梗发作。
三个小方法,自测心脏是否健康:
1、测脉搏
方法:静坐5分钟,测算自己的脉搏跳动数,计数1分钟,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90次/分钟,跳动均匀且节律一致。
如果跳动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征兆。
2、爬楼梯
方法:用不紧不慢的速度,一口气登上三楼。
如果上楼后不感到明显气急与胸闷,说明心肺功能良好。
3、六分钟步行
方法:以不气喘的速度步行六分钟,然后测量这六分钟走出的距离。
正常者应至少达到375~449.5米,米数越少心功能越差。
保护心脏健康,谨记“3多、3少”
三多:
1、多营养
民以食为天,科学合理的补充营养物质,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养护心脏,多吃红色食物,多吃粗粮,适当的补充omega-3脂肪酸。
中医认为,红色入心经,有养心的作用,如西红柿,红枣等。
粗粮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可降低胆固醇,促进代谢,减轻心血管的负担。
mega-3系列脂肪酸,也是人体必需营养物质,有助于预防心脏损伤,降低患病几率。
2、多睡觉
充足的睡眠,可滋养心脏,促进心脏血流的回流,也可缓解心脏引起不良症状,
此外,中医认为,中午是心经当令的时间,此时午睡10-30分钟,有消除疲劳,宁心安神的作用。
研究表明,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心脏病死亡率少30%。
3、多运动
踮脚尖一种简单方便的有氧运动,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左右。
人们常说“脚是人体的第二颗心脏”,在做踮脚尖的动作时,可让血液为心脏提供充足的氧气,有利于心脏的修复和健康。
垫脚尖走路,每次走30~50步,速度可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三少:
1、少劳累
心脏最怕的就是“劳累”,长期的压力,熬夜,大量的工作都让心脏“不堪重负”。
人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肾上腺素,和去甲状腺素大量分泌,会使血压升高,引起血管痉挛,心脏缺血缺氧,诱发心血管疾病。
数据显示,50%年轻的心梗患者都与过度劳累有直接关系。
2、少吸烟
吸烟伤肺更伤心,烟草中的化学物质,进入血液中,会使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的情况。
尼古丁,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会促使血栓形成、血管硬化,诱发血管疾病。
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少抽烟,减少身体损伤。
3、少激动
心脏也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智能器官,中医认为“过喜伤心”。
研究发现,人情绪过激2个小时,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便会增加4.7倍,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也明显升高。
主要是情绪激动造成肌肉紧张,增加心脏的前负荷,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