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 徐文兵对话 《黄帝内经》第二季之《灵枢·通天》篇,重出江湖!
时隔12年,经典再续!
这是中医爱好者的入门课。
两位老师搭档,解说《黄帝内经》,就像听相声——通俗易懂,诙谐幽默。
用现代大白话,逐字逐句,为您细细解读这本中医经典。
防病,健康,延寿...天地的每个节点,你想知道的中医知识,里面都有。
有人说:
梁冬老师魔性的笑声一开启,就算不知道笑点在哪里,我也会跟着笑。
每天听一小节,就像是对心灵的滋养。
中医的点点滴滴,就像梁老师的笑声一样,像春雨一样,潜移默化中让你喜欢上。
每天一小节,帮你读懂《黄帝内经》。
节目每周晚8点更新,一期一会,欢迎大家来叙旧~
与春天和谐共振的是肝
(本文内容整理自梁冬、
徐文兵对话《黄帝内经》第一季。)
“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什么叫“应”?
中医有句话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说,两个人踩到同一个步点、频率上的时候,一个人动,另一个人也会跟着动;一个人发声,另一个人也跟着发声,这叫“应”。
当四季出现了变化以后,人内在的脏腑也会跟着变化。
什么叫“受”?
古人讲:男女授受不亲,“授”和“受”发音虽一样,但意思却不同,一个是给予,另一个是接受。
两个陌生男女之间互相传递东西,给的那个人叫“授”,接的那个人叫“受”,他们不直接发生这种授受关系,而是通过第三方,这叫授受不亲。
“收”和“受”区别在哪儿呢?
有一种新的理解,把“收”翻译成英文receive,把“受”翻译成accept;我收到你寄来的一封求爱信,这叫“收”;我是否接受你的求爱,这叫“受”。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各个脏腑都要receive春天的信息,但谁跟它和谐共振,跳起舞来了?是肝,这就是“五脏皆收,唯肝受之”。
东方的气能让人的眼睛明亮
岐伯说的第一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东西,是出于东方,指的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东方,就是现在山东的方向,再往北的辽东、东北这一带都属于东方!
包罗万象——颜色、植物、动物、声音、韵律、数字等,它首先讲的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色。
“东方色青”,“青山绿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就是深绿以后趋于蓝的那种颜色,英文直接就把它说成blue and green,蓝绿的混合色。
以前学校的黑板都是黑色的,现在都变成墨绿色的,后一种颜色看起来更舒服,因为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
中国人把东方归到一色——“青”,然后发现东方的气起来以后,能影响人的肝胆功能,进而能让人的眼睛更加明亮。
肝藏精还是藏污,取决于你的身体状况
▼
支撑五行东方这套系统的,有物质基础,有气,也有神,其物质基础就是我们的肝。
藏精的时候,肝是生动活泼的;如果肝藏污纳垢,就会变成脂肪肝、肝硬化、肝癌。所以,肝是藏精还是藏污,都取决于你的身体状况。
所谓“人老珠黄”,意思就是肝血不足,眼珠都变黄了。
对肝触动太大,人就容易受惊吓
如果对肝触动太大的话,就容易让人受到惊吓。
因为东方的肝胆系统会影响到人的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受到刺激以后,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震颤,从而影响到内心,出现“惊骇”。
“惊”是容易接受信息的意思;
“骇”是一种心头被阴云遮蔽的感觉,是一种特别沉重、压迫的感觉。
所以,当你出现惊骇的时候,哪怕再害怕,也应该冷静地看看,我现在是惊了呢?还是骇了呢?当你这么思考后,就没那么惊骇了。
我们经常说,涩酸主收敛。当人病发惊骇的时候,其实是他的肝气发散太过了。
一惊一吓,人就容易哆嗦、抽筋,这时候吃点酸的东西,能够帮他收一下气。
吃鸡肉可以补肝血
▼
我们说“五畜为益,五谷为养”,东方是日出的地方,呼应日出最早的动物是鸡,所以吃鸡肉入肝经,补肝血。
所有的飞禽中,不沾水的都算鸡类,比如鹌鹑、麻雀、鸽子、鸡都属于飞禽类,都能鼓舞肝气。
女人产后,通常会炖一只鸡吃,因为女人在顺产时出的血都是肝血。
鸡肉吃多了也不好,因为现代人不管自己的肝气是虚还是实,总是吃鸡,结果导致营养过盛,而且鸡肉吃多了,容易引起小孩子多动症,发病惊骇,整天不是挤眉,就是弄眼儿。
肝火旺、好动、有抽搐病的人,要少吃鸡肉。
想让肝气充盈,你最应该吃麦子
▼
“五谷为养”。
五谷又对应五脏,如果你五脏的功能有不同的缺损或者病害的时候,应该选择与其相应的谷去吃。
而想让你的肝气充盈旺盛,眼睛明亮,你最应该吃的谷就是麦子。
为什么补肝气需要吃麦子呢?麦子是五谷中返青最早的。
麦子是在冬天播种,在春天第一个返青,一般到夏天就要收割;麦子还有一个特点,它的麦芒特别尖锐,生发力量特别强的植物。
比如中药里面用的皂角刺、玫瑰花,也是疏通肝血的,都带点刺儿。
所以肝气虚、肝血弱的人,要吃白面。
换句话说,如果你肝气、肝血都很足,甚至有点肝火旺,这时候再吃白面,就是相当于吃毒药。
这一季的内容,更精彩,饱满,
集成了两位老师12年的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