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严格来讲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状的俗称,主要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肢体麻木、失眠多梦、记忆力明显减退等症状。有这些症状的中老年人发生“阿茨海默症”和“脑梗死”的概率增加。因此大家应该多了解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从而积极的做好脑供血不足的预防。
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
1、血管变窄:高血压、血脂、血糖等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及血液成分的改变,可引起脑供血不足,且血液粘稠度增加会诱发血管炎症,导致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变窄,使脑组织供血减少。颅外颈动脉和脑基底动脉动脉血管腔的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或先天性、病理性或外伤性狭窄或闭塞,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
2、颈部病变:颈内动脉常见病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栓塞或动脉硬化,都可引起脑动脉供血不足。颈椎寰枢关节和颈5颈6关节错位,刺激椎动脉引起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
3、心血管疾病:血流动力学障碍,当血压降低,心脏搏出量减少时,脑组织供血不足,某些患者合并心梗、心衰等疾病时,心脏射血功能降低,身体循环血量不足,不能满足脑供血需求。某些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时候一味要求降低,当血压过低时,也会影响脑供血。
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动脉而堵塞血管,则会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
来自动脉血栓脱落的栓子,导致颅内血管的堵塞;
心源性栓塞(来源于心脏,如人工瓣膜、房颤、心室血栓、扩张性心肌病等),导致颅内动脉的堵塞;
较少见的原因是颈动脉夹层分离、脉管炎、凝血病引起的血栓形成;
脑部小血管的脂肪透明样变,导致微小血管腔隙性梗塞。
另外,一些长期素食、体质偏弱的中老年人也可因血压偏低导致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日不同的头痛。
6、突然原因不眀的跌跤或晕倒。
7、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沉沉的欲睡——嗜睡状态。
11、脑供血不足患者一侧或某一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突然但暂时出现的视物不清。
实验室检查
1、经颅多普勒(颈部血管和颅内血管超声检查)。
2、局部脑血流测定(脑血流图、彩色三维数字脑电地形图仪)。
3、脑血管造影(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4、颅脑CT或MRI,MRA及DSA检查。
脑供血不足的诊断
主要症如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持续2月以上,或突发晕倒、跌跤应马上就诊。
1、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严重颈椎病等卒中危险因素的中老年病人;
2、有典型的颈动脉或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或两组以上症状的合并出现;
3、辅助检査提示动脉硬化、心电图异常、严重颈椎病或锁骨下动脉杂音,特别多种结果阳性时,支持TIA诊断;
4、实验室检协助诊断。
脑供血不足日常注意事项
1、正确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的精神过度紧张,不吸烟、不饮酒,避免与各种有害的化学和物理因素接触。控制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植物油),控制体重,防止肥胖,规律作息时间,不要熬夜,三餐按时,适当运动。
2、调整危险因素:
高血压:合理控制血压,血压维持正常范围(65岁以上者150/90mmHg以下,没有不舒服症状再降到140/90mmHg以下;80岁以上者不低于130/60mmHg;
禁止吸烟:已有试验证明吸烟能增加高血压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红细胞积压,容易使血粘度增高;
避免酗酒(禁酒):因饮酒有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导致反跳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风险;
控制血脂、血糖:已经出现血脂、血糖异常者,应积极调整饮食、生活方式,规范用药,将血脂、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3、调整饮食:保持饮食营养均衡,以食用豆类、豆制品、植物油、粗粮、蔬菜、水果为主,适量进食瘦肉、牛奶等优质蛋白。减少每日膳食里油、盐、糖的分量,尤其是动物油的摄入。
4、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量为达到最大心率的50%-80%(最大心率=220-年龄),即自己感觉心跳加快但不影响说话,每次运动时间为20 ~40 min, 运动频率3 ~5 次/ 周, 鼓励每天进行。
5、保护颈椎:
改善睡姿:选择软硬适中的床,睡眠时仰卧与左、右侧侧卧这三种姿势相互交替,选对枕头(能保持颈部正常生理弯曲的);
改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头前伸;
运动锻炼:适当的拉伸及放松,介绍一个简单的,上、右转、右上、右下、右歪、左歪、左下、左上、左、回正,记住,速度要慢,每次停留至少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