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不入阴话失眠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难经四十六难: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内经有云: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 留久;皮肤涩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卧焉。
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口问第二十八:阳气尽而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正常的情况来看,卫气昼日行于阳而夜行于阴,昼夜之间阴阳行进之变也,阳入则目闭而眠,阳出则目张而醒。不寐,则为阳不入阴之疾。
那么怎么把阳不入阴这四个字应用到临床上来,这个是重点
那么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到底这个病跟心有没有关系,关系肯定是有的,如果没有干扰到心,那么肯定就不会出现失眠这样的症状,心藏神,心惊则神乱。
换而言之我们现在所提及的情况肯定最后都是影响到了心的,所以反而不需要时时刻刻把这个心如何如何了挂在嘴边。
阳不入阴的情况发生,未必一定会出现失眠,但失眠这个病症的出现就一定有阳不入阴的病机存在。
那么阳不入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阳病、阴病,通路不畅
阳病:阳强不入阴,阳弱不能入于阴。阳强则热盛,阳弱则虚寒
阴病:阴盛则拒阳,阴弱则不能纳阳。阴盛则寒实,阴弱则阳浮
通路:通路阻滞,痰、湿、郁、食、瘀等等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塞则通之
阴阳盛衰之间各有互见,不复赘述。像我们平时碰到单纯阳病或者单纯的阴病其实是比较少的,大多数都是通路的问题。
我们来看几个图:
图1:阴阳若一分为三,那便是三阴三阳
图2:上为火,下为水,中为土 阴升(水-木)阳降(火-金)
上面两个图合起来,加上开阖枢,便有了下图
图3:五行合化六气+开阖枢
阳气自一阳而生,太阳而旺,阳明而壮,壮盛则衰下纳太阴进入三阴,太阴开阳气入,继续下潜深入少阴,最后深藏为一点真火,物极必反,重阴必阳,厥阴主开为升上出一阳。出入以土为界,赖木气以出,上极显为火,来金气以降,下极藏于水。至此,阴阳周天循环,交接完毕。
这里的升降又很有意思,通过这个图我们大概先了解了一下六经表里之间的联系:
1、太阳少阴为表里寒热。太阳主开,是要保持表散的,动力来源于少阴,少阴要蛰藏。所以当虚火升浮的不寐,我们是可以引火下行的,潜阳、封髓、引火之类也;水寒火衰,四逆辈也;水浅龙跃,猪苓、六味、引火之类也。
2、阳明太阴为表里互济。阳明阖降,太阴开升,阳气入阴的重要通路,阳明携壮阳来犯而入于厚土,重在治湿打开太阴,让阳明降下来,如温胆、二陈、平胃、三仁、小半夏之类也。虚则太阴实则阳明,视左右路而执达原、白虎、承气、栀子、五苓、苓桂、泻心、升阳散火之类也。
3、少阳厥阴为表里虚实。少阳厥阴是一对升发的,其性相同,升的是阳气,厥阴阖化三阴而出阳气,少阳生化一阳而下秘相火,皆以升为显性。虚则厥阴实则少阳。太阳水寒则相火下秘,相火之治不在其中,而在太阳少阴,故不论之。厥阴为阴出阳,水中含阳而出土,身负水性而当有厚土之德是为常,其病也下见真寒上见风火中见水盛土败,故真厥阴之病以真寒为本或兼见水盛土败或兼见风火,少阳之病为土虚夹湿上为火象,即乌梅、柴胡、逍遥之类也。
太阴湿土,久病伤阳,走向少阴
湿滞木郁,则兼见厥阴风象
少阴君火,阳多不足,水盛辱土,每多太阴
厥阴风木,寒自少阴,湿自太阴
少阴之治可包含太阴,厥阴之治又可包含少阴、太阴。故三阴之治,方多兼备四逆,诚为杂也。
然后我们再来看这个阳气循环的升降图,不寐的出现,根本病机是阳不入阴,阳不入阴的表现形式主要就是阳在上阴在下,呈现为一个格阳之症。心肺皆居于上,以前以天花板来形容肺在我们人体内的位置,不管房间哪里有火在烧天花板都多多少少会黑,那么心也居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相当于吊灯,行使的是照明的功能,污垢会使其蒙尘,火熏会致其肤黑,电流不稳光照不明。
那么影响到心主要有左中右三个途径,我们现在看这个图的左中右,左面是阳气的升发,右面是阳气的下降,中间是少阴的潜藏。阴阳之气,阳动则活跃,阴盛则静,故不寐总为热扰,有升发太过之热,有不降之热,有不藏之热,热盛则伤津耗血
所以治疗主从两个方面,先看通路是否通畅,再定阴阳升降之机!
从土入手,左右金木看升降
水火两端则治从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