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心肾不和,别想睡好!尘封千年的睡眠之谜,...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本文作者系国家级健康管理师,中医方剂学研究者,健康教育专家)

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病,乃是失眠。

首先说,中国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睡眠危机。早在两年前,“中国睡眠指数报告”就已经指出,中国人里面出现睡眠问题的,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如今,这个数字恐怕更高。

睡不好,怎么办?众说纷纭,一筹莫展之际,“精诚名医汇”劝你静下心来,看一串用于破解失眠的神奇“密码”。

这“密码”,就像一道光,穿越时空的隧道,一直辉耀着我们的生活。

这就是汉代张仲景,记录在《伤寒论》里面的黄连阿胶汤(迄今1800多年前)。在医学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它宛如一股清泉,润泽着失眠患者焦渴的心灵。哪怕是在当代,黄连阿胶汤也经常被用于临床,对失眠、焦虑、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等,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列位请看——

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白芍)6克,鸡子黄2枚,阿胶9克。水煎服,阿胶烊化,鸡子黄搅匀冲服。此等用法用量,由我们择选自《中医方剂学》教材。

这张方子,只有五味药。确切地说,抛开药食两用的鸡子黄,真正的药材,只有四味。这串简单的“密码”,隐藏着中国古人对失眠的深刻理解。近两千年前,张仲景把“密码”写进《伤寒论》,等待更多的后来人读它、懂它。

这密码有什么深意?说起来很有意思。

中华先民觉得,心在上,肾在下。心属火,肾属水。正常情况下,肾水上济心火,使得心火不会过旺。心火下暖肾水,使得肾水不会太寒。两者交融,阴平阳秘,身体处于平衡状态,此之谓“心肾相交”,人的睡眠自然安好。相反,如果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就导致心火越烧越旺。心火过旺,心神不安,人就会失眠、烦躁。同时,肾水枯竭,津液被伤,我们就会口干咽燥、舌红苔少。

尽管这只是失眠机理的解读之一,但细细品来,它还是极具现代意义的。因为受生活压力、情绪焦虑、饮食不节、夜生活频繁等因素影响,肾阴亏虚,导致心火上炎,心肾不和的,实在太多了。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睡不着、心烦、舌苔少、舌质红、手脚心发热、情绪焦躁。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用黄连阿胶汤。再赘述一遍: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白芍)6克,鸡子黄2枚,阿胶9克。

这里面,黄连和阿胶是君药。黄连,直入心经,可以泄心火阿胶,滋补肾阴,可以补肾水。两者一个泄心火之有余,一个补肾水之不足,拧成一股绳,将分道扬镳的心肾两脏重新撮合。

接下来,我们看到黄芩和和白芍。黄芩苦寒,可以协助黄连泄心火。白芍养血敛阴,可以帮助阿胶补肾水。这是仲景怕黄连和阿胶的药力不够,在它们身边配上的助手。

这时,仲景先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思来想去,他灵机一动,用了一味鸡子黄。鸡子黄是什么?其实就是鸡蛋黄。鸡子黄性味甘,平,入心、肾经,功在滋阴润燥,养血息风,治心烦不得眠。它滋心阴的功能特别好。更重要的是,鸡子黄,位于鸡蛋的中心。它象征着位于心中央的那尊心神。张仲景用它,来安抚、补养心神。

这样一来,肾水得到滋养,心火得到抑制,心阴得到补充,睡眠也就自然安好了。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理论,很多国外的学者是难以理解的。他们对中国古人的思维特征,表现出根深蒂固的质疑。

然而,质疑归质疑,这不影响阿胶黄连汤卓越的疗效。现代临床,这张古方经过加减变化,对于失眠、心悸、遗精、性功能障碍、焦虑、更年期综合征、复发性口疮、心房颤动、神经官能症等等,都有卓越的疗效。外国人不服,是不行的。

当然,作为传统中医方剂,黄连阿胶汤需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应用。其适用人群,就是烦躁、失眠、口干咽燥、舌红苔少,症属心肾不交、心火亢盛而肾阴不足。这样的人应用,当获良效。

这就是黄连阿胶汤的故事。读懂它,我们就对生命多了一份体认。

这是华夏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贝。你舍得丢下吗?

因为不舍,所以传承。“精诚名医汇”撰此文的意义,就在于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别想  别想词条  尘封  尘封词条  不和  不和词条  睡眠  睡眠词条  千年  千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