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多因活动时姿势不正,用力不当,过度负重,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损伤所致,以局部软组织疼痛,活动时加重为特点,一般受伤后即感疼痛,活动受限,也有在受伤半天或一天,多天后出现疼痛,活动不变的,检查可见局部压痛,肌肉紧张,中医称“腰痛”;

治法

取穴

印堂,在前正中线上,两眉头连线中点;

操作:

由上向下(鼻尖)刺入1寸许,有针感行强刺激1分钟,留针10-15分钟,并令患者活动腰部;

来源:

中国针灸,(2):26,  1984;

  

治法

取穴

天柱,在项部,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

操作:

在双侧穴位点按后,迅速针刺进针两穴各0.5-1.5深,针尖向椎间孔方向,不提插捻转,留针20分钟,随着疼痛减轻,嘱患者前后左右活动腰部,范围由小到大,每日1次,8次为1个疗程;

来源:

中医杂志,(10):46, 1988;

  

治法

取穴

殷门,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操作:

进针1.5-2寸,一定要达到有针感为度(触电感,酸胀,向足跟或向臀部放射感),一手捻针,一手按揉腰部痉挛肌肉,一般不留针,2-3分钟,肌肉可松弛而无压痛,单侧腰扭伤,取患侧,双侧腰扭伤,针两侧殷门;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2):17, 1984;

  

治法

取穴

膻中,两乳头中间,胸骨中线上;

操作:

呈10°角快速刺入皮下,如痛点在右侧,则针尖向右侧,如痛点在左侧,则针尖向左侧,如痛点在中间,则针尖向下,进针5-8分钟,得气后强刺激10-20秒,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令患者活动患处;

来源:

中国针灸,(4):8, 1984;

  

治法

取穴

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取穴

操作:

取双侧合谷,进针1寸许,得气后行针施以泻法,提插捻转并用,嘱其慢慢前后左右活动腰部,由慢至快,达到腰部肌肉松弛;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3):29, 1988;

治法

取穴

阿是穴(腰部压痛点);

操作:

用1.5寸毫针从压痛点沿皮下刺入,要求针体尽可能紧贴真皮下,从痛区的左侧穿过命门穴,胶布固定,留针6小时;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1):35, 1988;

治法

取穴

后溪,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握拳时,穴在掌指关节后的横纹头处;

操作:

单侧腰部疼痛,取患侧的穴,若腰脊柱中间及双侧痛,均取双侧手部的穴,病人取坐位,让其手握拳,但不要太紧,选用4-5寸长毫针,局部消毒后,从后溪穴进针,针尖向合谷方向透刺,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提针2-3次,还要反复活动腰部,每日1次;

来源:

中国针灸,(5):31, 1990;

  

治法

取穴

同侧耳廓的腰骶部压痛点;

操作:

用火柴棒压迫压痛点1分钟,令患者缓慢较大幅度活动腰部,每5分钟后加压痛点1次,15分钟后,疼痛消失,腰部活动自如;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1):38, 1987;

  

治法

取穴

大包,位于腋中线上,腋窝下第六肋间;

操作:

患者取卧位,使用30号1寸针,从第六肋间隙针尖向腰方向斜刺5分深,逆时针捻转进针,一侧扭伤患侧,双侧扭伤针两侧;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4):37, 1988;

治法

取穴

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

操作:

于神阙穴上,放一穿孔的鲜姜片,然后放置黄豆大小艾炷点燃,连续50壮,隔日1次;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4):45,1988;

  

治法十一

取穴

支沟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操作:

进针1-1.4寸,强刺激,大幅度捻转1-2分钟,同时令其活动腰部,留针15-30分钟;

来源:

河北中医,(3):24, 1986;

  

治法十二

取穴

环跳穴,当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操作:

病人侧卧,屈腿,常规消毒穴位皮肤,用1,5-3寸毫针快速刺入,进针1寸左右,患者有针感后,行强刺激1分钟,(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10-15分钟,留针期间或痛不减者,加刺委中,放血如绿豆大;

来源:

中国针灸,(3):47, 48, 1982;

  

治法十三

取穴

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操作:

用28号毫针,以套管进针法刺入1寸左右后,针尖沿脊柱长轴向下斜刺,施平补平泻手法,快速捻转,使其得气;

来源:

陕西中医,(8):364, 1985;

  

治法十四

取穴

飞扬穴,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

操作:

用拇指指腹由轻到重进行揉按,一般先局部痛点,后远端反应点,每点指压揉按5-10分钟;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1):17, 1986;

  

治法十五

取穴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

操作:

一侧腰扭伤,取对侧穴位,双侧或腰脊中间扭伤取双侧穴,快速进针后行针用泻法,使针感向前臂放散,此时做短暂留针5-10分钟,令患者活动腰部,待疼痛缓解或停止后,让患者休息片刻,然后起针,亦可配合火罐;

来源:

江苏中医杂志,(6):30, 1985;

  

治法十六

取穴

上都穴,在第二,三指掌关节之间;

操作:

病人取坐位或立位,手握空拳,掌心向下,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28号2寸长毫针,向掌心方向刺入1-1.5寸,快速捻转,留针20分钟,并嘱患者做俯仰转侧提腿下蹲活动,以患者出汗为度;

来源:

中国针灸,(2):24, 1986;

  

治法十七

取穴

天柱,在项部,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操作:

患者取坐位,微垂头,术者用拇指,示指压迫双侧穴位,点按片刻,以减轻进针时的疼痛,消毒后迅速进针0.5-0.8寸,针尖斜向椎间孔,针后3-5分钟,令患者活动腰部,留针20-30分钟;

来源:

广西中医药,(2):30, 1986;

  

治法十八

取穴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操作:

取健侧后溪穴,快速进针1-1.5寸,并用提插捻转强刺激手法行针,并嘱病人由小到大,由慢到快,逐渐地活动患部,留针5-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至腰可随意活动或活动较为便利时出针;

来源:

中国针灸,(3):24, 1987;

  

治法十九

取穴

人中,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

操作:

针刺人中(偏左旁开3分许进针),得气后行针,同时嘱病人弯腰,针后即感轻松,每日1次,酌配阿是穴,连针3次,症状消失;

来源:

中国针灸,(1):36, 1983;

  

治法二十

取穴

压痛点;

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检查扭伤部位,找出最显著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将0.2%麝香注射液抽入注射器内,用6号针头刺入压痛点,深达肌肉中层为宜;

来源:

新中医,(4):26, 1985;

治法二十一

取穴

腰宁穴;

操作:

患侧手掌横贴于胸前,拇指尖压在天突穴上,肘部向上抬起,肘关节上前缘凹陷(相当于曲池,五里,侠白三穴之间),医者以示指尖在该处用同等压力按压,压痛明显点即是腰宁穴(压痛点大小如指尖,小如豌豆),常规消毒后,直刺缓进针0.5-1.5寸深,得气后强捻转10-20秒后,留针15-30分钟,在留针期间,嘱其做腰部活动,前俯后仰,左右转侧,直腰下蹲,踏步走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并用手掌拍打患处10余下,再用半握拳叩击痛处10余下,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留针期间可行针3-5次,每次轻捻5-10秒,待损伤部位疼痛减轻后起针;

来源:

中西医结合杂志,(7):412, 1986;

治法二十二

取穴

中渚,第四,五掌指关节后掌骨间;

操作:

刺中渚穴0.5寸,强刺激捻转10分钟;

来源:

四川中医,(6):56, 1985;

  

治法二十三

取穴

养老穴,在手掌心向下时,尺骨茎突的高点处取穴,当屈肘掌心向胸时,转手骨开,穴在尺骨茎突的桡侧骨缝中;

操作:

针刺健侧养老穴,快速进针,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于局部闪火把关2-3枚, 留罐30分钟,取罐后于患部用手掌面由轻到重,轻轻按摩数分钟;

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6):33, 1982; 

  

治法二十四

取穴

龈交,于上唇系带于齿龈之移行处取穴

操作:

嘱患者坐位或仰卧位,用左手拇指和示指提起上唇取穴,在龈交穴处常规消毒后,用右手持1寸半毫针刺入穴位,使患者感到酸麻胀重感,令患者转动身躯不以痛为度,然后出针,每日针2次为1个疗程;

来源:

中国针灸,(6):42, 1991;

  

治法二十五

取穴

飞扬,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

操作: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选准穴位后常规消毒,取28号2.5寸毫针直刺2寸,中等刺激,边捻转边让患者活动腰部,留针20-30分钟,其间行针3次,每次运针1分钟,每日1次;

来源:

中国针灸,(2):28, 1992;

治法二十六

取穴

束骨,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取穴

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患侧束骨穴常规消毒后,用0.5-1寸毫针直刺0.5厘米,进针时手法要快,取穴要准,施捻转补泻手法,捻转幅度要稍大,以泻法为主,连续行针1-2分钟,局部出现胀,痛,麻,并向小腿骶外上方传导,留针20-25分钟,中间每5-6分钟行针1次,留针期间,可帮助患者仰卧起坐活动,反复进行,拔针后,令患者下床慢慢做轻度旋转腰部,前俯后仰的动作;

来源:

中国针灸,(2):28, 1992;

  

治法二十七

取穴

攒竹,在眉毛内侧,眶上切迹处取穴

操作:

患者取坐位,取患侧攒竹穴,针刺至骨,得气后施捻转手法,平补平泻1-3分钟,留针30分钟,留针时嘱患者活动腰部,有微出汗者更佳,每5-10分钟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或2次;

来源:

中国针灸,(2):28, 1992;

  

治法二十八

取穴

外关,手背横纹上2寸,当尺骨与桡骨之间取穴

操作:

患者取站立位,双足略分开与肩同宽,进针后针尖透向内关,双侧同时行针,强刺激3-5分钟后患者感觉酸麻胀,令患者前后左右活动腰部,动作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活动10-30分钟,其间间断行针,起针后再嘱患者活动10分钟左右;

来源:

中国针灸,(2):28, 1992;

  

治法二十九

取穴

条口,在犊鼻下8寸,犊鼻与下巨虚的连线上取穴

操作:

用5寸毫针,分别取双下肢的条口穴斜刺向承山,使针感传至足部,并连线电针脉冲仪,电流强度根据病人体质,耐受能力适当调节,脉冲率与心率大致相同,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较重者适当延长;

来源:

中国针灸,(2):28, 1992;

  

治法三十

取穴

阿是穴(病变局部取穴);

操作:

使用1.5寸毫针,在扭伤部位寻找阿是穴,直刺1寸,得气后用大号火罐套入针柄闪火拔罐,双侧同时施治,留罐20分钟;

来源:

中国针灸,(2):28, 1992;

治法三十一

取穴

阿是穴(病变局部压痛点);

操作:

患者俯卧位,找出明显压痛点,局部常规消毒,然后由上而下进行叩刺,叩刺范围大于压痛点即可,以此处稠密血点为宜,用消毒干棉球擦去血迹,然后用一消毒铜币或铁盖放在叩刺后的皮肤中央,把酒精棉球放在铜币上点燃,待火苗烧旺时,把罐罩上,留罐5-10分钟;

来源:

新中国,(20):27, 1985;

治法三十二

取穴

腰痛穴,在手背腕横纹前1.5寸,手背第二伸指肌腱的桡侧及第四伸指肌腱的尺侧旁取穴

操作:

取腰痛穴,术者用毫针快速进针,以30°-45°角斜刺入伸指肌腱下,约1-1.5厘米深,双手同时捻转两针,并令患者来回走动和做弯腰动作,待腰痛消除后起针;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7):325, 1990;

治法三十三

取穴

扭伤穴,稍屈肘,半握拳,掌心向内,在阳池穴与曲池穴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界处取穴

操作:

用指针疗法,嘱患者暴露前臂,术者面对患者站立,双手的四指托起患者的前臂,大拇指用力按压患者两臂的扭伤穴,使局部产生酸,沉,痛,麻,的感觉,同时令患者做俯仰转侧,踢腿下蹲等活动,以患者微出汗为度,约3-5分钟即愈;

来源:

江苏中医,(2):19, 1989;

治法三十四

取穴

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

操作:

术者用示指弹拔昆仑穴,指下有一根筋在滚动,使患者感觉麻,痛或有触电感向足心放射;

来源:

针灸学报,(3):45, 1992;

  

治法三十五

取穴

腰阳关,与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与髂嵴相平;

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当归注射液4毫升,刺入阳关穴后,出现酸胀针感,回抽无血,将药液推入穴位;

来源:

针灸学报,(6):22, 1992;

治法三十六

取穴

行间,在足第一,二趾缝间,趾蹼缘的上方纹头处取穴

操作:

患者取坐位,垂足取穴,在常规消毒后,取28号针直刺3-5分,中度刺激,边捻针,边让病人活动腰部,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每次1针,每日1次;

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239, 1994;

  

治法三十七

取穴

阿是穴,在曲池穴下1-2寸处寻找压痛点取穴

操作:

患侧上臂屈肘90°,取曲池下1-2寸处压痛点,用28号2.5寸毫针直刺2寸左右,用较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局部产生明显酸胀麻木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面,一般只取患侧,重可取双侧;

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341,  1994;

治法三十八

取穴

金门,在申脉穴前下方,当骰骨外侧凹陷中取穴

操作:

取金门穴,直刺0.3-0.5寸,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10分钟,留针30分钟;

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251, 1994;

治法三十九

取穴

委中,当腘窝横纹中央,于股二头肌腱与半健肌腱的中间,俯卧屈膝取穴

操作:

取委中穴,局部常规消毒,术者持三棱针缓刺放血,或用注射器刺入脉中放血;

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269, 1994;

  

治法四十

取穴

闪电,位于臀部,第二十一追旁开6寸,即秩边穴外3寸处,在臀中肌,臀小肌,坐骨大切迹的边缘,该穴与秩边,环跳穴形成三角形;

操作:

患者站在平髂高物体前,躬腰,双足叉开一尺远,两小腿向后用力,同时让患者两手支撑在物体上站稳,以28-30号4-6寸长毫针,取75°角进针,稍向内斜刺3-4寸深,深刺提插,重刺激,不留针,针感必须麻至足跟或足尖部为有效;

来源:

辽宁中医,(4):36, 1986;

  

治法四十一

取穴

太冲,在足背,当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取穴

操作:

嘱患者正坐,取太冲穴,针尖向足心方向斜刺1-1.5寸,行强刺激,同时令患者活动腰部,用此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腰痛牵引阴部者效果更好;

来源:

笔者用此法治急性腰痛放射至阴部者获明显疗效;

  

治法四十二

取穴

睛明,在目内眦的外上方陷中取穴

操作:

患者正坐,闭双目,术者左手将患者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寸,不捻转,不留针,出现酸胀感即可;

来源:

笔者用此法治急性腰扭伤获速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急性腰扭伤  扭伤  扭伤词条  急性  急性词条  急性腰扭伤词条  
骨科

 一张治骨刺民间验方的故事

我的患者都知道,我对民间单方、验方,向来不轻视,所以常有人会把好方子传给我。十年前的春天,有一位患者因其家属足后跟生骨刺行步艰难,欲求一方调治。我对她说,治这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