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在证据不充分情况下,当一个人发现大多数人持正面看法而自己持负面看法时,会对自己的看法更有信心。
这一研究结果将由最新一期《人的性格和社会心理杂志》发表。
评价实验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理查德·佩蒂与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研究人员一起展开了一系列实验。
他们找来西班牙大学生,告诉他们可能会得到一个在跨国公司实习的机会,要求实验对象根据一些“证据”,评价一下这个并不熟悉的公司。
研究人员所给出的均为正面“证据”,不过有强有弱:他们告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公司实行弹性工作计划,所以员工普遍反映良好。对另一部分大学生,研究人员则说公司的标志很有吸引力。
接着,研究人员让大学生们根据这些“证据”给出评价。他们发现,听到“弱证据”的大学生对公司产生负面评价,听到“强证据”的则给出正面评价。
逆反心理
这时,研究人员告诉给出负面评价的学生,86%同学的看法与他们相反;告诉给出正面评价的学生,只有14%的人支持他们的观点。
接着,研究人员让学生们评价对自己的观点有多大信心,并写下对公司的最终评价。
他们发现,先前认为公司不好的学生在听到自己“与众不同”后,反而对判断更有信心,先前认为公司好的学生情况则相反。
“人们可能会想,‘如果我能在大多数人相信的观点中找到瑕疵,那么我的想法就太棒了’,”美国趣味科学网站7日引述佩蒂的话报道。
他说,造成这种心理的可能性之一是,“你会觉得骄傲,因为你有能力表达异议,能用自己的思维挑战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意见。你可能会加倍肯定自己的想法正确”。
劝说技巧
研究人员先前发现,“主流观点”对那些认为事件与自己关系并不密切的人影响最大。如果先听到大多数人观点,再听理由,大多数人会选择“随大流”。
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如果想劝服一个人又没有充足理由,那么就要先跟对方说,已经有很多人支持自己,然后再说理由。这样,被劝的人很可能也会“随大流”,持支持态度。
但是,如果先说明理由,再告诉被劝者大多数人的意见,则可能为时已晚。大多数人的意见可能反而坚定对方反对的决心。
如果理由充分,则可以先摆明理由,再告知大多数人意见,这也会加强被劝说者肯定的想法。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