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我不小心把脸弄伤了,伤口在几天后结了疤。这个伤口大概两个星期以后才完全愈合。在这两个星期里,我洗脸的时候要非常小心,擦爽肤水和面霜的时候也要非常小心,害怕碰到那个疤痕。
伤口愈合以后的某天,我一边想着一个问题一边擦面霜,猛然间,我发现自己的手非常小心地拂过面颊,仿佛害怕碰到什么东西。很快我就意识到——我怕碰到那个伤口!但那时伤口早已经完全愈合了,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我的大脑非常清楚这个事实,可是潜意识却还留着那个伤疤的记忆,以至于当我没有提醒自己这个事实的时候,身体会自动出现伤疤还在脸上的动作。
这件小事情让我很感触,身上一个小小的伤口,即便已经愈合了那么久,身体对它都还有记忆,如果我们曾经遭受过一些比较大的创伤,或者不舒服的体验时间很长,这样的经历又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
分享这篇文章,想谈谈童年的经历会对一个人为人父母的抚养方式有何影响。
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会更加关注未来。但是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人却难以逃脱童年时期的一些羁绊,想要成为一个好父母,一个人需要对自己作为孩童时期的经历有深入的认识。
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多少困苦,遭遇了多少创伤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人在经历这些痛苦的时候,对痛苦的感受程度有多深。每一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对童年的感受,创造出一个与这种感受匹配的故事。一个生活贫苦的农村孩子,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未必觉得辛苦,虽然物质不甚丰富,但关于童年的记忆可能是山花烂漫、平静安宁,有慈祥的祖父或者祖母陪伴,在傍晚余晖中等待干农活的父母归家吃饭。而一个衣食无忧的富裕家庭孩子,可能因为父母感情不和或者父母工作繁忙缺少陪伴,从而对自己童年的感觉总是充满惊慌或者恐惧。
为人父母的时候,童年的感觉可能还会出现,就像脸上的伤口虽然已经愈合,但是潜意识中它并没有被消除。很多人会将自己做孩子时的感受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将孩子看成曾经的自己。
而童年的经历,往往会用以下6种方式,影响到一个人如何为人父母。
1、模仿自己的父母
每个人都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一些列好的特质,但也可能会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重复自己父母不当的处理方式,比如打孩子这种教养方式。很多父母会为自己打孩子的行为辩护,其中一种借口就是“我的父母也是这样对我的”。如果一个人总是模仿自己父母的养育方式来养育孩子,其实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而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孩子。让这个借口在你这里打住,不要再代代相传。
2、反应过度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有一些不太好的经历,他可能会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下意识的想要补偿自己的过去,或者借此来否定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采用与父母完全相反的方式去抚养自己孩子。
不希望孩子遭受自己当年的痛苦,这个初心当然是好的,但是很多父母会因此反应过度。
如果一个人父母曾经对他的管理过于严格,那么他可能会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太过放纵孩子;如果他的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经常无视他,他可能会时时刻刻想要将孩子置于自己监管之下。这些抚养方式并不是基于对孩子好的标准,而是基于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一种反应。
3、投射
很多父母会将孩子看成自己的延续,所以会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或者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忽视掉孩子是一个全新的个体。这样的父母并不是在抚养孩子,而是在抚养“曾经的自己”。
4、防御
人们会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去应对生活中不舒服的处境。在童年时期为了帮助自己适应环境构建出的心理防御机制,可能延续一生。但是这些防御机制可能在成年后失效,甚至对一个人造成阻碍,尤其是当他为人父母的时候。
比如,某人有一个总是否定他的父母,或者工作太忙无法给与他足够照顾和关爱的父母,他可能会习惯自己想办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不去问父母要。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在这个人童年时期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是成年后却可能会影响他的亲密关系。他可能很难向别人敞开心扉,当他抚养孩子的时候,他也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应该自己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5、被触发
有时,当下的某个情景可能会触发一个人回忆起曾经的一段痛苦经历,这个人心中某种情绪会突然被激活,从而表现得不再像一个成年人,或者不再像自己。比如孩子同学可能忘记邀请他参加聚会,父母会突然大发雷霆,认为孩子受到了极端不公平待遇。其实可能并没这么严重,只是他曾经被同学排斥后的情感被激活了。
6、听到批判的内在声音
当我们将父母对我们的消极态度或者他们对自己的消极态度内化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时,这种批判的内在声音就开始成型。
比如,当孩子展现出对绘画或者音乐的兴趣时,有些父母可能会教导自己的孩子,我们家的人都没有艺术细胞,你别做这些浪费时间。那么孩子就会把这种观点带到自己的内心,每当遇到可以发展他艺术天分的机会时,他内心会有声音对自己说:我没有这种细胞。然后他会刻意回避这样的机会,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他离这个领域越来越远,并且“证实”了父母的说法——我们家的人都没有艺术细胞。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总是被父母责怪“无法照顾自己”,当他开始抚养孩子的时候,这样的声音可能就会出现:“你自己都照顾不了,怎么照顾一个孩子?”
了解自己,让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所有好的或者不好的过往都具备各自的意义,可以帮助一个人在抚养孩子的时候分辨“曾经的自己”和孩子的区别。当你越来越了解自己,那些限制了你的不好经历,就会对你的影响越来越小,你更有可能成为自己一直期待成为的人。尤其是当你想要成为一个好父母的时候,时常回顾自己童年的经历,会让你更加明白你现在的特质是如何形成的。
文:小楼老师
作者简介:
王红艳
已帮助过
153人
入驻年限
7.3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