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对于我们的心理意义

"家"字:头上有屋瓦,地上养着猪(豕)。

在传统文化中,有了住所才能称之为家,而猪是家庭富足的重要体现。由此来看,我们自古就重视家庭的物质基础,有房住有肉吃,便是理想的家庭生活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的心理意义和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对家的心理需求也逐渐被外化。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有房住有肉吃,家有时却并不幸福。

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类生存的心理基础,我们都希望在一个群体中被接纳、包容和理解,不然,就会焦虑、胆怯和不安,甚至回避。我们会采用熟悉的方式与这个世界接触,选择一个恰当的模式让自己安全的生存下来,即适应性生存策略。

这些策略最早来源于家庭家庭对儿童需求的顺应和在不同生活事件中稳定的互动模式,逐渐形成一个人内心的归属感。

小时候,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把世界解读为安全而接纳的,把自己理解为受欢迎且值得被尊重的;如果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遇到了困难时,家庭成员解决和回应的方式,就逐渐雕刻成了我们成年后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模型。

我们出生后倾向与照料者亲近并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的现象称之为“依恋”。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

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并不是通过提供喂食来保持的,而是通过母婴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来建立并维持。如果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对婴儿的需求回应迟钝或缺失,甚至暴力和虐待,婴儿容易发展出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我们与照料者(常常是妈妈)的依恋关系质量,逐渐内化至内心世界,形成对世界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和习惯的反应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依恋关系会穿越时空,3岁以前的依恋类型基本确立,成年以后70%以上是维持不变的。

因此,我们与照料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形成熟悉且安全的基地,即家的归属感。

分离感

成长的实质是一个逐渐远离原生家庭的过程。因此,家庭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功能是分离感。

最早的分离是我们从妈妈的身体内出来,从恒温且营养丰富的子宫,来到这个变换无常的世界,需要哭泣才能得到回应和食物,一定是不舒服的感觉。

分离,总是不适的,但又是必须的。

慢慢长大后,发现身边还有爸爸,爷爷奶奶,兄弟姐妹。我们通过参与家庭中不同人组合的子系统,逐步过渡到与家庭之外的人建立关系,获得进一步的分离体验,这些都是与妈妈分离体验的延续,分离感在家庭中逐渐形成。

如果一个家庭中,母子关系或者其中一个子系统的关系过于紧密,或者其他关系过于紧张,冲突较多,便会阻碍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

家庭如何塑造儿童的分离感呢?通过不同子系统的边界,让儿童体验到不同的互动规则,与原先熟悉的互动规则不同的感受,即分离感。

比如,婴儿哭泣,妈妈可能会抱起来哄她,或者意识到孩子饿了或者大小便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如果是爸爸,可能也会哄孩子,但是他的方式与妈妈一定会有不同,这两种方式的不同,即是孩子最早的人际分离原型,从二元母子关系,过渡到三元或多元的家庭关系。

父亲或家庭中的其他重要他人,是孩子探索母子关系之外的关系的第一站。如果父亲很忙或者缺失,儿童的分离感向外拓展和探索的动力就会削弱,此时,母子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分离感越来越弱,越发无法启动探索的动力,成长可能受阻。

自我性

归属感和分离感是二元一体的,当在一段关系中体验到充分的安全和归属时,我们才敢尝试着离开这段关系,去和他人建立关系。

家庭通过顺应与分离塑造了我们特定的心理领域与交流领域,即自我性。家庭是归属感和分离感两种要素混合与配伍的场所,是我们对一切事物认同的母体。

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与他人相处,归咎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认同往往来源于对原生家庭的认同。家,给予了我们生命的底色,但不是生命中所有的颜色。

如果我们执着于通过改变原生家庭或他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份执着其实就是在重复早年的互动模式,没有形成充足的分离感。

因此,我们无需改变底色,也无法改变底色,我们能做的是,理解底色中的自己,尽量加上我们自己的颜色。这不是悲观,是对幸福家庭最大的贡献和真诚。

家,除了遮风挡雨,丰衣足食,还是一个滋养心灵的地方!

文/陈发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家”对于我们的心理意义  对于  对于词条  意义  意义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  
科普社会心理

 20个有趣的生活心理学

【一】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二】88.8%的人哭过后情绪能得到改善,只有8.4%的人哭过后感觉更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