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与数字化的普及,政府事务处理也逐步融合了线上化的形式,采用了电子政务产品。那么从起步到现在,它发展得怎么样了呢、有哪些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又有什么发展机遇呢?
除了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
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一、存在的问题
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各部门各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在线政务服务能力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整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缺统一规划
国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在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方面需继续加强,尚未形成体系化格局。
主要表现为:
缺少牵头单位,各个单位各搞各的,来一个项目就搞一个系统,系统互不相通。 大多数跨部门的重点业务系统被牵头部门设计成了部门内系统,没做到资源共建和共享。
比如,有的地方行政审批中心系统和土地登记审批系统就是审管办和土地局分别搞的,分别放到内外两个不同的网上。
由此导致:
群众无法通过系统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虽然政府提供的平台很多,但是群众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信息究竟在哪个平台上可以查到。 公共服务过程过于繁琐,群众抱怨连连。为了办成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在多个服务窗口填写多张表格,这些表格中有好多信息都是重复填写的。 数据更新滞后,常出现数据不一致。我曾经碰到过,在市级平台上查询不到最新的缴费情况,我一度怀疑是单位漏缴,后来通过区级平台查到了,才知道是误会一场。
2. 服务缺统一标准
网上办事指南精细化程度不高,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比较普遍。
主要表现为:
不同层级和地区在提供服务时,常常事项名称不一致。同样一个名称可能对应的真实业务相差甚远,搞得来办事的人一头雾水。 不同地区的办理流程标准不统一。有些明明可以统一的流程,由于缺乏顶层规划,导致每个地方都有一套自己的流程。
由此导致:
群众办理业务的难度变大。特别是对于在多个地区开办公司的企业主,他们为了应对不同地区的服务要求,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行政效率受到影响。行政人员为了走流程而走流程,工作效率无法提高。
3. 地域发展不平衡
各区域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中央、省级等的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县级以下的电子政务发展速度较慢。 经济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差距较为明显。
由此导致:
电子政务的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次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电子政务不仅没成为招商引资的“吸铁石”,却成了“绊脚石”。 次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主要特征 1. 外包比重变大
在许多国家,电子政务外包都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实践阶段。
在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的IT系统从1993年开始外包给ACS公司,ACS公司同时为教育部门的基于互联网的学生贷款服务系统提供服务和支持。2001年,美国运输安全局(TSA)把1亿美元的IT可管理的服务外包给了UNISYS集团。目前,UNISYS已承接了20个州政府机构的数据中心。
我国电子政务外包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目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证监会等中央部委已经部分或全部将其IT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运营和管理。不少IT企业已经开始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展开密切合作。例如:
北京市政府以“统筹负责制”的方式交给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来建设首都公共网络平台,首信公司负责网络运营及一些应用系统开发。 青海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的青海劳动保障信息网项目也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外包模式,由国内知名IT企业一揽子承包。
这些个案说明,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电子政务服务外包市场正逐步形成。IT服务外包在政府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加强。
2. 设计风格陈旧
当前,一些政府门户网站个性不足,趋向于模式化和同质化,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几乎成了一些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的“模板”,“千网一面”、“似曾相识”的现象严重。
还有的网站风格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同一页面内各种元素拼凑堆砌、零散混乱,缺少相互呼应和一-致性; 在页面与页面之间,特别是一级和二级页面之间,色彩、版式、文字等网页风格大相径庭,页面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统一的整站形象等。
网页的创意与风格是网页设计的灵魂和统领,创意匮乏、风格平庸的网站很难吸引人的眼球。因此,加强网页的创意设计和风格塑造是提高网页设计水平的首要解决问题。
政府门户网站不应仅仅是一种政府发布信息资源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工具,也应是一级政府在网络上精心打造的视觉形象,应着力反映政府的执政理念、发展策略和远景规划等深层次内容。
让人印象深刻,并且成为本地区独特的“网络形象代表”,这就是一个政府门户网站成功创意和风格的最终表现。
3. 信息孤岛严重
据媒体报道,许多基层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在防疫期间一天要填报十几份表格,这些表格由不同部门下发,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格式、体例稍有差异。
随着疫情防控力度逐渐加大,这类表格的内容越来越多,数据统计量非常大,光填表就占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表格抗疫”问题的出现,直接原因是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信息统筹机制,而根本原因在于各部门困守各自的信息数据,从而形成了“数据孤岛”,这也是多年来困扰我国政务信息建设的一个痼疾。
从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只要建立起统一指挥的协调系统,实现各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就能有效避免多部门重复下达任务。
4. 数据安全重要
系统自动报警。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和预警上跟银行系统类似。不仅注重安全,而且需要一些自动报警模块。比如:
定期给该地方的业务负责人提交电子报告。 当地方政府试图审批一些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文件时就会触发自动报警功能,必须向上一级部门申请权限才可批示。举个例子,某地国家有明文规定不可建造纸厂,因为属于高污染。那么,当地造纸厂申请在该地办厂,就需要提示该项目不合规,无法受理正常审批程序。假设是属于特殊情况,确需审批,则需由上级(指定)人工审核方可。
一切操作可留痕。不仅审理留痕,浏览也要留痕。比如居民行踪轨迹,如警员有工作需要查询,查询后系统会记录是哪名警员查询的。警员之间不得互借工作用警员号。这样当居民信息泄露,有人恶意拍卖时,比较容易溯源。
三、发展和机遇
产品经理天生不怕有问题,就怕没问题。既然电子政务有这么多问题,作为2G产品经理,将迎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呢?
1. 成为电子政务行业专家
2G项目推进建立在对等的沟通上,产品小兵由于级别所限,话语权很低,常常无法拿到一手的需求,需要级别对等的人去沟通才有成效。
目前政府的人才队伍中,体系化制度化的电子政务整体专家咨询机制尚未形成。这给了我们这些G端产品经理一个契机,通过自己专业领域的提升,让自己成为一个电子政务行业专家。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话语权,让自己成为那个可以进行直接沟通的人,从而提高沟通效率。
2. 参与标准规范的制定
作为2G产品经理,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项目,当不同地域的相似服务,流程出现相差差距时,要适时地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考虑当前流程是否合理。
如果发现流程可复制时,尝试通过公司层面去反馈给相应的政府部门,协助政府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规范。
3. 面朝『蓝海』春暖花开
近几年云计算和大数据、AI、IoT的蓬勃兴起,政策上国家大力推进数据化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政策,G 端软件行业逐渐释放万亿规模市场。
互联网公司、云服务公司、物联网公司纷纷开始布局ToG市场,阿里的“城市大脑”、华为的“智慧城市”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这次新冠疫情的考验中,一线城市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表现出来的强大,让那些电子政务欠发达地区政府更有动力和压力去完成自身系统的改造。
有需求就有就业机会,C端和B端产品岗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作为从业者,可以考虑进军G端这块尚未充分开发的市场。
四、总结
在做B端和G端产品的最初两年里,我常常会羡慕C端产品经理,因为他们做出的产品有炫酷的外表,可以被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使用和喜爱。
但后来我慢慢发现,能把G端产品做好,使得国家部门效率得到提升,人民群众办事更方便,这就是G端产品经理的价值所在,也是肩负的责任。
本文由 @祝燕霞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