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有一个神秘的2012实验室,堪称中国黑科技最多的基地。“2012”既是这个实验室成立的时间,也取自于电影《2012》,它成立的目的是用黑科技“拯救华为”。
3月5日,平时基本从不对外的华为2012实验室,打开了大门。
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们,走进了神秘的华为2012实验室,参观了其中的先进热技术实验室和诺亚方舟实验室。在这一天,他们还参观了美丽的华为松山湖欧洲小镇以及J5展厅,聆听了来自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华为云BU EI服务产品部总经理贾永利,华为云BU CTO张宇昕的分享。
这一天,是华为云首次举办的开放日活动。我在全程参加之后,脑海里反复出现的是三个字:“黑土地”。华为未来的愿景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而华为云,就是这个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云专家激励计划的背后:
更具活力的黑土地
郑叶来在这次活动的演讲题目,叫做“不忘初心,携手共赢”。按照我的理解,这个“黑土地”就是华为云重要的“初心”。
说到黑土地,必须要回到这个名词的起源。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曾经反复强调黑土地:我们实质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这块“黑土地”上可以种“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
郑叶来幽默的将黑土地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土地”,一部分是“黑”。是的,黑土地,首先是土地,这从根上决定了华为在云计算上的定位,是做开放的平台,做承载的平台。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华为云著名的“三不”:不碰数据,不做应用,不做股权投资。
在2018年,华为云在推动开放生态上的着力最多。这一年,华为云的合作伙伴增长了45%,超过了6000家,新增应用1500个,华为云的开发者超过了90000个,云服务和解决方案分别达到了160+和140+项。
在此次华为云开放日,又有一个重磅的举措宣布:华为云的专家激励计划,华为云将投入千万级激励权益,发展1500名专家,与业内专家共同打造华为云开发者生态。
为什么说这个举措堪称重磅?因为这将是推动华为云开发者生态活力进一步增强的一招妙棋。华为云的MVP和云享专家,既是华为云的实际使用者,又是各自行业的资深技术专家,更是所在领域的意见领袖。贾永利透露,云专家激励计划,将会对MVP开放一站式人工智能开发平台ModelArts、视觉开发平台Hilens慧眼等核心产品的使用权限,相关反馈和建议能够获得积分和其他权益。
在华为云的这个云专家计划下,华为云与MVP、云享专家之间是合作共赢,MVP、云享专家能够第一时间体验华为云的新产品,获得优惠使用权,参加相关活动;华为云能够获得专家提供的产品改进建议,专家们作为意见领袖也将成为华为云的传播者,推动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到华为云的生态中。
目前华为云的发展态势堪称迅速,数据显示: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94名MVP,297名云享专家,他们提供了307条产品优化建议,发表了1613篇文章、2000+的论坛回帖、14期专题宣传、8场微话题讨论……
这些专家已经成为华为云开发者生态的重要推动者,在他们的推动下,华为云的这个“黑土地”变得更具活力。
黑,来自于华为30年沉淀的数字化技术
华为云的这个黑土地,还在于“黑”,即有极强的肥力。
郑叶来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黑”:华为云,就是通过在线的方式将华为30多年在ICT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开放给客户。
是的,说到ICT方面的实力,恐怕很少有企业能超过华为的积淀。在当下这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大潮中,华为更是可以依赖、可以信赖的平台级合作伙伴。
郑叶来说,华为云正在做的,是从底层硬件、芯片出发,加持AI,让云端算力更加贴近智能,让智能成为基础设施的本能。通过华为在光电子、芯片、硬件系统、机房、供电、散热、操作系统、存储系统、网络、数据处理、AI 等数据中心级的全栈创新,实现DC级的创新,给客户带来“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智能基础设施,成为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在参观了华为2012实验室的先进热技术实验室和诺亚方舟实验室后,我对这一点感触更加深刻。在先进热技术实验室,我看到了聚焦高集成封装、高密空冷、高效液冷/相变,展示器件低热阻、仿生散热器、相变液冷、声学降噪材料、流场可视化测试等各种最新的散热黑科技,在聚焦人工智能的诺亚方舟实验室,同样大开眼界。而类似的实验室,在华为2012实验室有数十个之多,可见华为在技术上的实力之强。
张宇昕透露,华为云里众多核心技术都是来自于华为公司过去三十年在ICT技术上的核心积累。比如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虚拟化、容器,都是来自研究操作系统的欧拉实验室,中间件技术来自于罗素实验室。华为云这几年在HC大会上发布的智能网卡芯片、人工智能芯片,以及ARM处理器,来自图灵实验室。可以说华为在云技术上运用到的方方面面都来自于华为公司的积累,这些积累源自于长期、专业的技术团队。
通过华为云,你能享受到的,岂止是华为的核心技术,还有华为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因为华为本身就是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数字显示,从2003年到2018年,华为的人均销售收入从154万元增长到400万元,背后的秘密就是打造对象数字化、流程数字化、决策数字化等的数字化华为。
有了这样既“黑”,又“开放”的黑土地,难怪华为云会在2018年实现了收入同比上一年增长7倍的迅猛增长。
后记:更大的机遇
2019年乃至未来,华为云面临的,是更大的机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智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这和华为云今年提出的新品牌口号“+智能,见未来”不谋而合。
在工业互联网上,华为云提出了一个核心平台(Fusion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三个重要举措(核心平台,平台开放,平台上行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这和华为云的“黑土地”的定位一脉相承,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工业”,不仅仅是把ICT能力构建成平台,更重要的是让各个行业的专家能够把他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个平台上作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给大家分享。
显然,华为云的这种“平台+生态”的做法,将能发挥华为与各个行业的双重优势,也将使其更能抓住工业互联网的这个重大机遇。
还有,最近阿里云出现大规模宕机故障,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势必会推动互联网走向多云战略。事实上,这两年,云服务的宕机事件并不少见,哪一个云平台都不敢保证100%的零风险,这就要求企业上云不能“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采用多个云服务商是必由之路,这也给虽然起步晚,但是在技术和安全上表现突出的华为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在华为内部,华为云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郑叶来说,华为云不仅仅是整个华为的数字化底座,更是华为公司未来主要To B业务的入口。
面对一些消费互联网巨头的切入,郑叶来也没有感到多少压力,他说,消费互联网的核心是以产品为中心,用一个产品来满足绝大多数客户的需求;而工业互联网,必须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必须满足你所有服务过的客户的需求,两者的商业设计和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
显然,华为云,这个集合了华为在ICT数字化技术30年积淀的结晶,以开放的生态和极强的肥力组成的“黑土地”,正在当下这个时点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