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差就该被贴上“没饭碗”的称号吗? 且看他是怎样“逆袭”的
他2013年24岁出来创业,8月创建脸萌,上线两个星期用户就超过10万、3个月后突破千万。2014年8月,Face上线后很快就在17个国家中名列总榜第一、50多个国家中名列娱乐榜第一。
郭列出生于1989年,他称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听话”的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高中时一门心思想当个合格的古惑仔,后来因为打架做好了退学准备。最后靠半年的发愤图强,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他在大学里有34的课程是逃学的,一有时间就去参加一个协会,其中不少是外国人。受他们的影响,他觉得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认识一位30多岁的老外,连工作也没有,更没钱买戒指,就和一个韩国女孩结婚了,两人一样很恩爱。这让他觉得很震撼,认为自己也不必非得像别人一样买房、买车、当公务员才是出路。那么,出路究竟在哪儿呢?后来他参加了一次创业大赛,组建了一个12人的团队,挑战了许多原来认为不可能的目标,并且最终进入全国总决赛。这让他感到很爽,从此便认定要进入“互联网+”行列。
大学毕业后他经过对比分析,觉得最好的互联网公司是腾讯,所以去了那里,在电子商务部门工作。虽然他觉得工作很无聊,但却能从这里学到许多东西,尤其是产品理念,这为他后来创办脸萌网打下了基础在这样的大企业工作,郭列觉得发展空间有限。所以,2013年1月辞职出来自己创业,连年终奖都不要了。刚开始时是他一个人全职,其他人兼职,因为所有同事都是参加协会时认识的,所以合作起来很顺手生活条件很艰苦,除了吃饭就不敢有其他开销,还问家里借了2万元度日。
第一款产品微信表情“说说”做出来后反响一般,所以2013年8月开始启动脸萌项目,10月份完成了1.0版。经过360网、小米手机、应用宝以及周围朋友试用,反响很不错,所以正式推向市场,并且在2014年初拿到了天使投资。这时候,他也有条件把这些小伙伴们全部带出来全职工作了,各项效率大大提高,还聘请了国内最牛的漫画家搞设计。
之所以做脸萌并且会成功,首先是他们超级喜欢漫画,其次是十分了解国内拿得出手的漫画产品应该怎么做。他们从中吸取教训:一方面是要把产品做透做好,另一方面又不贪图走捷径、不急着加广告。而这恰好是一个市场空隙:小公司做不来,大公司又不愿意做,被他们逮着了。产品从2013年10月上线后,2014年初达到小高潮。只是因为量级不大,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到了五六月份时,数据增长开始加速六月份后的某一天用户已经突破100万,最高时达到600万。现在,这款名叫脸萌的APP应用在QQ、微信朋友圈、微博、人人网……可谓被刷爆了屏,甚至连李开复等大佬也争相使用。创业者很需要有些不服输的个性,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基因之一。你有没有这种基因?如果有,可能更适合创业,创业了也更容易成功。
郭列自认为自己不是个“好学生”。读高中时家离校门口只有500米,可是他每次放学就是不走校门,而是喜欢翻墙,因为觉得这样好玩。高中时打过两次架,第二次打架对方报警了,班主任在操场上哭,为他惋惜,表示“很看好”他;家里人也没责怪他,这让他很感动。浪子回头金不换。他发誓要为这样的老师好好学习,“为他们”考一个好大学,而且把目标定为华中科技大学。整个高三期间他每天早晨5点半就起床、夜里12点半才睡觉,关掉手机,专心复习,最终如愿以偿。
这件事看上去似乎和创业无关,但实际上太有关系了,因为两者之间共通的地方很多,最主要的就是种不服输精神。郭列的优点在于知己知彼,这可以从他开发的一系列产品中看出来。他开发的那些产品都是同龄人使用的,他的团队基本上都是“90后”,所以他们十分了解“90后”的兴趣和爱好;相反,如果你是一名大叔,可能就很难走进他们的心里。
在有些人眼里,“90后”们都是些脑残、无厘头,其实并非如此;真实的他们只是拒绝千篇一律,要的是自我表达,勇敢地做自己而已。而这一切,就都体现在郭列团队及其产品所共有的内涵上:好玩、有趣、实用。不但如此,用户还可以从中得到体验和满足,找到参与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郭列在腾讯公司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却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重视用户反馈这一条很受用。腾讯高层每天都会看很多用户反馈,并通过这些反馈来不断完善产品。在此基础上郭列还特地加了一条,那就是对用户要真诚,产品里没有弹窗,连评分提示都没有。这种纯粹、干净的应用,当然更受用户欢迎。
脸萌产品的对象主要是年轻人,所以他们把好玩放在第一位;好玩的同时必定要好用,所以把好用放在第二位。有鉴于此,他们不承认有些人认为他们是“走了狗屎运”、“不会火太久”。因为在他们看来,好玩加好用就是他们的秘密武器,为此他们在幕后做了大量的技术优化、设计优化,比如加入气泡、去掉水印、不做弹窗、每周迭代等,硬是把一个冷冰冰的APP做得有情感、有趣味,这就是他们的追求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