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我们从来没有忘记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令世界震惊、让中华民族哀恸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刹那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家毁人亡……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规模空前的举国大动员,竭尽全力的生死大营救,历经艰险的千里大驰援,催人泪下的爱心大奉献,汇成中华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
大灾大恸,大爱大义,大善大美,应对一场猝不及防的灾难,既是一次国家力量的检验,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重振。2008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添了新的瑰宝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和绵延不断的文化,传承着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植根于祖国文化,升华为民族之魂,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大精神动力。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从民族精神中汲取精粹,又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又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华民族用鲜血与生命、拼搏与奉献锤炼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巨大灾难面前,中华儿女同舟共济,不分地域、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贫富,紧急行动起来,汇成爱的洪流,从四面八方涌向地震灾区。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无论是写好遗书毅然从5000米高空跳下的空降兵,还是身处异国他乡踊跃捐款的海外华侨,无论是隔海相望的台湾同胞,还是收入微薄的普通民众,都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爱心、温暖、坚强和力量,表达着一个共同的意愿——对国家的热爱、对“中华一体”的认同。在大灾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献自己的一份爱。《澳大利亚人报》对此作了这样的描述:为了救助四川受灾群众,所有中国人都“敞开了心怀,打开了钱包,张开了血管”。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行之不远。历史上就不乏这样的先例,国家因灾难而倾覆,文明因灾难而消亡。中华民族经历过太多的苦难,但文明血脉一直传承,民族历史一直绵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遭遇过多次大的自然灾害,从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到1998年抗洪抢险,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8年初迎战雨雪冰冻,一次次灾难的考验,一场场人间真情的倾注,砥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
民族精神犹如一条长河,在悠久的历史中奔流不息,每一代中国人都为民族精神的传承做出了贡献,每一次重大抗争都推动着民族精神不断创新。在汶川特大地震中,“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就是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它闪烁着人性真善美的光华与尊重科学的求实态度,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认同,也获得了全球华人华侨的共识;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执政的理念,诠释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最高价值观——“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深刻含义。无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添了新的瑰宝。
抗震救灾精神是应对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倒下的是数以万计的生命和难以计数的建筑,升腾起的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凝聚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灾难常常会异乎寻常地激起人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的气概,从而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在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灾中,最具有凝聚力的口号是“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关爱生命、抢救生命”,对生命价值的尊重,鼓舞着受困者不放弃,激励着救援者不抛弃,用爱和坚韧创造出一个个生命奇迹,中华民族又一次在生与死的搏斗中演绎出感天动地的生命壮歌。在中国,普通百姓第一次可享国哀,庄严的国旗徐徐下降,生命的尊严冉冉升起,民族精神在全民肃穆默哀的那一刻,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凝聚仪式。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好评。中国感动了世界,然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华民族在面临灾难时所激发出的巨大民族凝聚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