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世民的围棋诗赏识随笔有记

     琴棋诗画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四大雅事,其中之一的“棋”,以围棋起源甚早。围棋诗最为特别,它不仅具有其它艺术门类的许多共性,诸如抒发意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生慧增智等,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妙谛,融智慧于一体而且还与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国安邦等相关联,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独特文化艺术。以棋启智,以棋养德,以棋育人,以棋交友。围棋是中国古代充满佛、道、神色彩的半神文化之典范。自尧起源,历朝历代,一直深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百姓的垂爱。杜光庭所著的《虬髯客传》中,则记载了虬髯客和道士邀李世民往马行东酒楼观弈,借机看他是否有帝王之相。结果道士一看到李世民“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便惨然曰:“此局全输矣!于此失却局哉!救无路矣!复奚言!”之后,虬髯客便因此而退出了争天下的行列。皇帝对围棋的褒扬,自然会影响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对围棋偏爱的态度。太宗的棋诗还引来弘文馆学士许敬宗、刘子翼等的唱和,也由此掀起了一个围棋诗歌的小高潮。上行下效,唐代围棋的繁盛,也由此开始流行。

 

    李世民《五言咏棋》:其一曰“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其二曰“治兵期制胜,裂地不要勋。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雁行非假翼,阵气本无云。玩死孙吴意,怡神静俗氛。”以兵家观点言棋缘起甚早,但在太宗笔下,却也显得别致新颖、寓意遥深。作为马上得天下的一代雄主,刀光剑影,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兵变,无不依靠军事实力,可谓深知兵机。二诗从“兵”字着眼,不仅是政事之余怡养性情的品玩消遣,也是他于一枰之上对半生戎马生涯的检点总结,和为励精图治而进行的韬略研习。一个军事家兼政治家当他发现了围棋最具魅力的特征时,自然要流露出一种亲切、自得的愉悦之情。唐太宗围棋诗,写出了棋局中黑白双方纠结缠绕,参差交错,鏖战不息的场面。有时看上去乾坤定矣,胜利在握,没想到忽然仓促生变,天地失色,功败垂成。有时棋陷入险境,孤立无援,忽然又峰回路转,局面大变。兵不厌诈如棋势的铺衍,就如那空中的大雁联翅,变化阵列,不必依靠翅膀;黑白棋势作战厮杀,虽惊心动魄;但并没有乌云般的团团杀气,人也不会受到任何实际伤害。棋局虽小,变幻无穷,也能领悟战场兵法之意。

 

    唐朝政治相对清明,国泰民安,为围棋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加之唐太宗作为一代雄主且棋艺高超,对围棋的参与、吟咏、提倡,客观上为初唐围棋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说南北朝是中国围棋史上的繁荣时期,那么到唐宋,则又是一个新的高峰。历代闲情好养的皇帝不少,像南朝的梁武帝还亲撰《棋品》,作《围棋赋》,“尽有戏之要道,穷情理之奥秘”。然而,说到以围棋入诗,在帝王中,唐代开国君主李世民应是第一人。其父亲李渊就是一超级棋迷,有时甚至“通宵连日,情忘厌倦”。受其影响,李渊几个儿子都好棋。这两位最高统治者对围棋活动的亲自参与和作诗吟咏,客观上为初唐围棋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旧唐书•裴寂传》曾载李世民借裴寂与李渊下棋时,由裴寂劝说李渊起兵反隋。民间还有李世民观虬髯客与刘文静下棋的传说。《西游记》中也写到太宗与魏征下棋的精彩场面。太宗一生戎马倥偬,登基后勤干政事,用不着亲自出征了,围棋盘也就成了他的另一个战场,因而他写的围棋诗也充满了硝烟味。

 

    先说第一首。“昔美”、“前良”皆指前代的围棋高手及棋艺,“标”即标举,“逸”即超逸。以下写到具体的棋局,势在棋局中既指广义的形势,也指具体的定式、战术。玄素即黑白棋子,这两句写出了棋局中黑白棋势相互缠绕,犬牙交错的复杂局面。而棋盘上争斗虽然激烈,又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争战,舍生用付出生命的代价,赴死也不会遭受伤害。领悟了这其中的乐趣,也就知道王质当年为什么会观棋烂柯了。

 

    再说第二首。以兵法言棋,围棋如同用兵,目的当然在于谋取胜利,但攻城惊地,割据称雄,却并不需要功勋。以下四句,以三尺之局,为战斗场,棋在包围中被断开,棋在包围中被断开,情势紧急,却又忽然柳暗花明,得以全身而退,这里的“节外”与“围中”相对,可理解为冲出重围胜券在握的另一天地,也似可解为“劫”,在“劫”中谋生路。而棋势的伸展,就如那雁阵,却无须凭借翅膀;列阵作战,势如破竹,虽气氛紧张;但并无杀气如云般聚集。坪上谈兵,胆识中既关谋略,从中能体会孙子、吴起的兵家之意,又别有意趣。“怡神静俗氛”,谓围棋可以令人精神愉快,驱散世俗之气。

 

    顺手拈来其中一首为:“治兵期制胜,裂地不要勋。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雁行非假翼,阵气本无云。玩此孙吴意,怡神静俗氛。”这里的围棋,也许不仅仅是围棋了,那是李世民征战多年军事经验的总结,甚至包含着政治理念。帝王读弈,自是不俗。以兵言棋,可说是汉代以来的传统,《隋书•经籍志》还把棋类书籍列在了子部“兵家”类。太宗雄才大略,于一枰之上,自也凝聚了他半生戎马生涯的经验与体悟。但这诗,以兵言棋,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使棋通于军事韬略,军事家、政治家们可在其中从容论兵,决战千里,运筹惟幄。不再把围棋仅仅当作一个道具,而是直接切入棋局本身,并且将“战况”再现得如此逼真、生动,太宗可说是第一人。同时,在安定和平的时代,将现实之“战”搬到棋盘上,棋又成了最好的移情之物。不似,所谓“舍生非假命”,“裂地不要勋”,则使人在棋盘的战斗中得以保持一些超脱的心态,厮杀中更能体味其中的情趣与妙味。   一味言“战”,总难脱“俗”,“怡神静俗氛”,形而下的围棋,也就顿时高雅起来。棋之“用”,毕竟首先在于陶冶性情。而是一种哲学活动,悟道活动,对弈折射出他们的生命哲学,也表现着他们形而上学的苦涩悲凉的思索。其中的意象微妙微稍可闻可不闻,天道可见可不见,机理可言可不言。围棋黑白二子象征日月阴阳昼夜;圆形棋子象征天象苍穹,棋盘四角可比地象四方;棋局搏杀,沧海桑田;棋盘胜负,世事纷争。诸如此类种种,皆可拟世事,让人自己去悟道,去品世。韦曜《博弈论》说围棋“求之于战阵,则非孙吴之伦也;考之于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也。”太宗却把围棋提到了超越凡俗的高度。围棋博大精深,玄妙无穷,绝非人的智慧所能参透。作为神留给人的文化,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百姓乐此不疲,也演绎出多少传奇佳话、美文诗赋、乃至兵书算法、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清朝的尤侗有诗句,“试观一十九行,胜读二十四史”,可见这高度也不低了,方圆黑白之间,蕴涵着一个无限丰富的大千世界。 于是,由“人生如棋”的自觉而引申出对于平静无垢的“平常心”的追求,引申出一种“忍”的人生哲学,是围棋诗中常见的思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李世民的围棋诗赏识随笔有记  李世民  李世民词条  赏识  赏识词条  围棋  围棋词条  随笔  随笔词条  
故事

 穷山沟里飞出去的“金凤凰”

   昔阳县虽然很穷,却也是一个重读书的地方。据史料统计,从唐朝贞观四年到清朝光绪十二年,这个县曾出过三个状元,一个探花,三十一个进士,而且在历史上也出过“大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