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4月底,中央红军决定兵分三路,从三个渡口同时过金沙江。按照这个部署,董振堂指挥的第五军团奉命在江南的石板河一带掩护3天,以便主力过江。
石板河背靠一座大山,军团指挥部就设在半山腰。翻过大山就是波涛滚滚的金沙江,石板河是通向江边的惟一通道。董振堂亲自带领各团勘察地形,制定战斗部署。在董振堂的指挥下,每个山头都配置了一个排或一个连的兵力,并抢修了野战工事。
5月1日战斗打响,敌人的先头部队向第五军团阵地发起进攻,董振堂在前沿阵地上指挥部队奋勇抗击。3天3夜过去了,第五军团多次击退敌人。但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渡江行动开始后,第一军团找不到渡船,搭了半截的浮桥又被江水冲跨;第三军团仅找到一只渡船,又无法架浮桥。于是军委命令第一军团沿江而下,第三军团沿江而上,改从皎平渡渡江。而皎平渡仅有6只木船,全军几万人马需9天才能渡完。因此,军委不得不一再命令第5军团延长撤防日期。3天3夜,6天6夜,一直到9天9夜。直到5月9日接到渡江的命令,董振堂才指挥部队悄然撤出阵地,迅速过江。敌人的尾随追击又一次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