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以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名刚从“校门”迈入“公门”的选调生,深感总书记的话语直击“痛点”,如何“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争取当一名入户不愁、交流不难、事多不怕的“狗不叫”干部,值得我们为之持续不断地思考并付出持之以恒地努力。
没事儿多走走,“确认过眼神,做对的那个人”。我同指导员一起走村的时候发现他几乎可以准确说出走过的院门是谁家的,聊起来得知虽然行政村合并之后,有个别自然村他不是非常熟悉,但基本情况仍然是知晓的,虽然不是每一个村民都能叫得上名字,但至少彼此间确认过“眼神”,知道“你是咱们村的老百姓,我是咱们村的指导员”。我知道这绝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做到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没事儿的时候多去村子里走走,混“脸熟”的过程正是基层干部了解群众、走近群众的过程,也能为日后更好地帮群众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遇事儿多问问,“借我一双慧眼,清官也要断好家务事”。所在片区曾有一位来访者称自家土地被“强占”,并声称家人患有精神疾病,家境较难。面对她的声泪俱下,我产生了强烈共鸣。将其送走后,我们展开了走访调查,从村民口中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患有精神疾病的不是家人,而是来访者自己,其反映的土地问题,三十年前就已解决,真正有困扰的是来访者的邻居,因其阻挠,房屋翻建不能顺利进行。这一案例让我意识到在群众工作中,感性是需要的,但切不可让感性影响理性。遇事儿要多问问,问问多方当事人、问问村干部,摸清“事实”真相,同时问问有经验的同事前辈,如何处理更为恰当。
管事儿多跑跑,“我的酒馆对你从不打烊,倾尽所有的温柔”。“最多跑一次”,这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但对于一些村民来讲,他们不擅长使用某些APP,不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跑一趟行政服务中心,习惯于在遇事的时候寻找村干部帮忙。村里曾有一位年纪较大的贫困户需要补办遗失的低保卡,照常规需要自己带上所需材料去相关部门补办,但村干部主动说:“你把材料留下,回去吧,我去办好给你带回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做好随时为群众服务的准备,管事儿多跑跑,总书记曾说“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要竭尽所能为群众办事,为他们带来实打实的方便。
群众工作有法而无定法,让我们在走村串户、成为一名“狗不叫”干部过程中,以经历和阅历提升自己服务群众的能力,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浙江省嵊州市浦口街道驻村指导员 裘珏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