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其实,干部的成材之路与玉石的雕琢之法如出一辙。玉石不经过一番系统的雕琢,就与平庸无奇的瓦砾别无二致,很难成为价值连城的美玉。同理,新时代的党政干部不经过“工艺”之法的加工磨砺,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以“求知”为轮,抛“理论”之光。作为一名党政干部,学习是必备技能。唯有时刻以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取得进步;唯有以才干与学识为自身抛光,方能增加自身的“光洁”与“美感”。“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识的积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既需要我们培养“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格物致知精神,也需要我们涵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客观认知心态,更需要我们奉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坚持不懈追求。工作中,多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自身,拓展自身的理论库,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工作,为后续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生活中,更是要挤出时间去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收听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多读报刊,把脉社会动向。
以“笃行”为锉,磨“实践”之砂。“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称职的党员干部,不仅是理论的追求者,更是实践的践行者。在工作与生活中,一方面,要俯下身来,扎根基层。做到远学焦裕禄,近学廖俊波,时刻发扬吃苦耐劳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既要做到“少说多做”,又要做到“多听多看”,多一些实地走访、多一些现场调研。久而久之,通过实践的打磨,不仅能增强自身的“质感”,而且能丰富自身阅历,还能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因此广大党政干部要“以民为师”求经验,“扎根基层”强实践。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务实求真。时刻秉承着“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原则,做好身边每一项基础工作,力求在真抓实干中取得提升。
以“理想”为漆,烤“信念”之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优秀的党员干部,要以“理想”为号,以“信念”为旗,时刻挺立在“真理与信仰”的最前沿。在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应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古语有云:“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诚然,理想信念的丧失,会招致自身的腐败。唯有以“理想”为漆,方能烤“信念”之蓝,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抗腐蚀能力,烤蓝的意义亦在于此。自身抗腐蚀能力的提升分为内外两方面。内部要培植“不想腐”的觉悟,通过自身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学习身边的榜样和楷模都可以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打造自身“金刚不坏”之躯。外部要营造“不敢腐”的氛围,通过具体法律、条例的出台,规范并约束干部行为、辅助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编织“挡风避雨”之蓑,为干部保驾护航。
“玉不雕琢不成器,人少磨砺难成材。”与玉器的打磨相类似,新时代的党政干部同样需要以“工艺”之法加以磨炼。唯有经过“理论”的抛光、“实践”的磨砂和“信念”的烤蓝,方能打磨出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方能成长为“执中华之牛耳”的“栋梁之材”!
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信访办 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