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如何应对北极地区形势新变化

近年来,在北极环境快速变化和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极地事务与全球事务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北极地区战略地位凸显,国际竞争明显加剧。相关国家纷纷从不同领域争夺北极事务的主动权,同时,北极地区诸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也陆续展开,使北极地区的国际关系日益复杂。我国虽非北极国家,但是北极变暖引发的地缘政治变化对我国众多领域均产生了连锁反应,尤其是油气资源领域。因此,应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分析北极地区新变化可能对我国带来的诸多影响,提早做好应对措施。

一、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

1、北极地区关键的地理位置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北纬66°33)""以北至北极点之间的广大区域,总面积约2110×104km2,占地球表面积的6%。其中,北冰洋可划分为北极点周围的中心海域和边缘海域两部分,水域面积约1310×104km2,占北极地区总面积的60%以上,环绕北冰洋周边分布的陆地及其岛屿面积约800×104km2。在行政区划上分属于常称为“北极国家”的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及冰岛等八个北冰洋沿岸国家。

其中,以俄罗斯、加拿大所占面积最大,其次是阿拉斯加(美国)和格陵兰岛(丹麦)。北冰洋包含的许多海域介于重要的陆地之间,或者内嵌在陆地里面,它们是相关地域之间海上往来的捷径。另外,北极地区还控制着北冰洋与大西洋、太平洋海上沟通的通道。如丹麦海峡、戴维斯海峡等是与大西洋沟通的主要通道,白令海峡、楚科奇海是与太平洋直接沟通的唯一水道,是“北方航道”和“西北航道”的终点,是西北欧、俄罗斯北极地区通向俄罗斯远东沿海和东亚沿海、加拿大和美国太平洋沿岸海上航路的捷径。

2、北极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

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包括矿产资源、能源、生物资源、航道资源、水力资源、风力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其中,以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为引人注目。专家预测,北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占世界未开发油气资源的25%。北极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且分布不均衡,已探明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环北冰洋的边缘海及其毗邻的陆架区或者陆地发育的沉积盆地内,不同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勘查程度及油气资源储量具有很大差别。目前研究表明,北极地区油气勘探程度很低,有相当大面积地区尚未进行勘探,但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可能成为人类社会对于未来油气资源的重要勘查目标。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可以分两个部分,一是北极海底的油气资源,另一部分是沿岸大陆架和岛屿的油气资源。

3、北极地区航运的可能

北极地区气候变暖、海冰融化,使北极航运成为可能。与传统航线相比,北冰洋航道将大大缩减中国的船运航程。由于各国之间超过90%的国际贸易通过海运实现,所以,海上货运堪称国际贸易的生命线。北冰洋是联系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便捷通道,北冰洋的开通必将更有效地紧密联系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经济区,影响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变化。

长期以来,中国的原油进口依赖于马六甲海峡等不稳定海域,加上索马里海盗猖獗、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日益堵塞,选择北极航道有益于减少中国的原油海运风险并缩减经济成本。还有,如果我国利用北冰洋航线到欧洲西部等港口将缩减25%~55%的航程,也就是说越往北的港口越具备优势,这将有利于中国北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从而引起中国工业布局的重新调整。

二、目前北极地区的争夺态势

1、主要北极国家的北极应对策略

进入21世纪,有关国家、国际集团、国际组织参与北极事务的力度明显加大。2007年俄罗斯在北极海底插旗之后,其他北极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等快速做出反应,新一轮北极地缘政治竞争就此爆发。

目前北极地区各国及有关国家围绕北极资源战略价值展开了日趋激烈的争夺,争相以各种方式宣示主权并圈占资源。北极各国在制定北极战略时具备高度的一致性,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该项政策和策略,统一组织和指挥。俄罗斯专门组建了一个“北极特别委员会”,协调俄罗斯联邦各部门执行北极政策。2009年发布的《2020年之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未来世界的争夺重点将是能源,而北极是能源争夺的焦点,俄罗斯将组建北极部队等内容。另外,俄罗斯与美国基于深远的安全利益考虑,明确了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交通运输、科技和基础建设等综合力量来维护其在北极的利益,以谋求地缘政治竞争的优势。美国在2009年就根据北极竞争正在加剧的新形势,发布了《有关北极地区的政策》,宣布美国为“北极国家”,其中航海自由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并坚持认为北极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属于国际航道,美国船只有权过境通行。加拿大政府2009年公布了其最新的北极报告,宣称对北极地区拥有主权,并提出其北方地区的发展战略。

另外,北极各国的政策中都表示了进行国际科学合作的积极态度,用以获取科研主动权,增强竞争实力。但同时均显现出了国际合作的排他性,即仅限于“北极国家”之间。尤其是美国,强调加强北极八国之间的合作机制,而不是普遍的国际合作,其反对在北极事务上广泛性的国际参与。

2、近期国际大国的北极争夺现状

随着我国“雪龙”号的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任务完成,2012年8月,日本也召开了争取启用北冰洋航线的研讨会,希望获得俄罗斯和北欧等沿岸国家的通航许可。2011年,韩国天然气公司已决定收购加拿大MCM能源公司在北极乌米艾克(Umiak)气田天然气储量的20%股份,这是韩国获得的首份北极资源开发协议。目前,日韩都已经成为北极理事会的永久观察员国。加拿大在北极问题的关注上尤为突出,2012年是加拿大总理哈伯的第七次北极之行,并侧重经济开发而非以往的军事威慑。在这场北极资源争夺战中,俄罗斯抢占了先机,除了宣布对北冰洋海底大部分领土拥有主权外,还计划在北极建立海、空军基地。2012年,俄罗斯先后招揽了美国埃克森美孚、意大利埃尼、挪威国油等能源巨头为其共同开发北极油气资源的合作伙伴。同时,美国政府也宣布将会继续推进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开采活动,并向外国石油公司公开提供租约联合开发,这将使得近年来逐渐升温的油气争夺进一步激烈。主要油气公司北极勘探开发活动。

三、北极地区对我国油气发展重要战略意义

1、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现状

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介入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重点是北极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96年,中国加入了北极国际科学委员会,成为第16个成员国。截至2012年,我国已经对北极进行了五次科学考察。

今年“雪龙”号顺利完成科考任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欧高度警惕中国制造的极地破冰船所带来的深远地缘政治影响。俄、美、加等北极大国开始重视与中国在北极问题上的利益考量,日、韩、印度等国也同时加紧进军北极的一切准备,今年的“雪龙”号使北极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于北极问题的表态非常谨慎,而中国多年来的北极活动也仅限于关注北极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有效提升。部分北极国家和地区政府,如冰岛、瑞典、丹麦(格陵兰)等均积极支持中国参与北极事务,为我国未来参与北极地区的各项事务和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2、北极地区对我国油气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1)拓宽我国海外油气资源供给,应对全球能源变局。北极地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资源等对全世界极具诱惑。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对能源和资源的巨大消耗,导致油气消费居高不下。2011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5%,而且原油来源结构不均衡,大多原油来自政治动荡、经济落后的不稳定区域,这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由于美国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功,来自西半球的油气供给逐步扩大,美国在中东等地区的原油份额逐步减少,并逐步减少在中东的军事存在,中东的局势又将充满新的变数。从长期看,在尚不能彻底改变国内油气资源供应能力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供给成为重中之重。

(2)丰富我国能源运输线路,降低海运经济成本。北极地区至今仍有一半的盆地未进行油气勘探,尤其是海上油气勘探程度很低,留下了非常巨大的开发潜力。从北极地区进口油气资源,不仅符合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的战略,也有利于降低对印度洋石油运输线的依赖,减少马六甲海峡困境。北冰洋油气增量加上运输通道的便利性将丰富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的战略内容。北极航道开通将缩短运输周期、降低成本,对我国的原油进口等对外贸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使北极航运成为可能。北极航道一旦航道贯通,将发展成为沟通亚洲、欧洲与北美的新的海洋交通大动脉,除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价值外,其战略作用也不可低估。

(3)探索制定我国北极油气开发策略,建立北极地区油气合作新模式。我国应明确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丰富和完善我国油气资源产业开发管理制度,以达到促进我国在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目的;借鉴国外开发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探讨适合我国在北极地区的切实可行的油气资源开发策略,完善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开发机制和国际合作新模式;与北极国家进行平等对话和学术交流,加深理解与互信,建立北极地区稳定的交流合作平台。深陷欧债危机中的某些北欧国家十分渴求来自中国的投资,积极寻求加强与中国合作的机会,中国可以在多边机制下与国际力量一起在北极展开合作,以加强科技合作为契机,为更加广阔领域的北极合作夯实硬件与软件基础。

四、我国的北极变化应对策略

1、确定北极发展战略及规划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北极研究机构和相关工作小组,确定北极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相应政策。需要制定以国家为主体身份的北极战略,以此领导中国的北极行动、处理北极事务;研究中国管理北极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管理与北极事务相关的各项活动,便于对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各类活动进行管理,使中国的北极活动有法可依,因此应积极思考北极活动的法律建设问题。

2、做好充分的科学研究工作

要加强北极海运通道可行性和北极地区地缘政治研究,在如何在未来的数年内改变我国油气供应格局、拓展海外油气供应空间、提高油气供应的商业价值、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等方面做充分的科学研究工作。

3、选择研究的重点领域和路径

要加强北极地区科学调查和研究的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的重点领域和路径。通过对北极地区进行不同学科的考察,开展北极地区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及区域优选,进行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立足环保生态问题,加强科学考察和技术研发,针对北极脆弱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对优选有利区进行专题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掌握北极重点地区的资源情况,为中国石油公司进入北极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基础资料、装备及政策方面的支持,为制定国家北极油气战略提供科学支持。

4、加强与北极国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不是北冰洋沿岸国,也不是北极理事会成员国,但是中国是一个近北极国家,北极变暖所带来的任何变化都与中国息息相关。中国在北极的航行权益、贸易权益、科考权益以及环境变化的权益都是我们应该主动维护的权益。同时,应加强与北极国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北极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可能与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展开合作。作为近北极国家,中国应根据国际法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并尊重北极国家的权利和利益,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争取更高层次、更广阔领域的合作。

五、结语

北极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已不容置疑,随着北极油气资源地位凸显,北极周缘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挪威和丹麦格陵兰均重启或大规模推进北极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活动,我国应密切关注。中国的原油进口受地缘政治等不稳定因素制约,严重影响我国能源的稳定供应。北极地区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新航道通行可能性,将会改变我国未来原油进口格局。北极事务是一项重要的国际事务,中国作为与北极极具利害关系的大国应围绕我国北极国家战略目标和政策,加强外交、海洋、矿产、交通、农业、科学技术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要积极开展北极外交的相关研究工作,着重加强与北极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中国虽不是北极国家,但却是北极近邻,应通过积极参与北极科考、交流和国际合作,改变我国在北极国际事务中的不利地位,在国际组织中提升话语权。

总之,我们要积极面对北极地区的新形势变化,积极开展前期调研和研究工作,稳妥地将我国的新时期北极油气资源战略推进下去,为国家未来的北极地区活动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柳思思:“近北极机制”的提出与中国参与北极[J].社会科学,2012(10).

[2]陆俊元:北极地缘政治竞争的新特点[J].现代国际关系,2010(2).

[3]陆俊元:北极地缘政治与中国应对[M].上海:时事出版社,2010.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北极  北极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应对  应对词条  形势  形势词条  变化  变化词条  
智库

 2018年中国政商关系回顾:大事...

这是我们连续第四年在全国“两会”结束之后总结上一年度政商关系的大事与大势。单个年份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件件“大事”;而把时间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这些“事件”汇总之...(展开)

智库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面对税务难题

“十三五”规划近日发布,当中涉及“一带一路”部分,强调要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然而,随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投...(展开)

智库

 中国亟需应对城市内涝之痛

未来五年,中国防汛工作重心应从大型河流和湖泊流域转向重要的大城市。中国决策者正在筹划下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外对话就此采访了众多领域内的专家人士,询问他们希望在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