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梦”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前联合国裁军事务首席政务官林国炯博士在《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发表专文《“中国梦”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者认为“美国于2010年开始而在2012年1月宣布的‘亚洲中心或再平衡’战略,面临财政困难预算缩减,以及新人新政的冲击,是否会悄然淡化而抛弃,是亚太国家尤其是中国特别关注的课题。从近期美国新人新政的迹象,似乎有此趋势,但是在中美存在结构性矛盾的国际政治现实主义框架下,需要密切地审慎地听其言观其行。”“中国在实现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希望有国际和平稳定的环境促进国家建设发展,构建以新安全观为基础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关键。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美国霸权主义心态绝无止境,和平演变中国之心耿耿于怀。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全国上下坚定信念,破除万难,同心协力,高举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前进。”文章内容如下:

新人新政新局面

2012年是世界性的大选年。一年内共有约五十八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进行选举,更换新人或连任,包括中、法、俄、美大国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国家即北朝鲜、韩国、日本。新人新政新局面,即使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连任,也将有新政和政策的调整。尤其重要的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大国关系,将影响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走向,因为中美是世界第一和第二经济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的互动无论正面或负面都关系着人类命运的走向。

1、美国新人对华新政的展望

2010年以来,以希拉里为国务卿的美国对华政策高调重返亚太并参加东亚峰会。2012年1月美国通过了战略东移的外交政策,也就是所谓的“亚洲再平衡”(Rebalancing)战略,或亚洲为中心(Pivot),并制定海空一体战的方针,决定将百分之六十的海空力量转移到东亚地区。一时之间,美国高层领导人包括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等频频参加东亚地区会议,并且造访中国周边的亚太国家,以及不断进行各类联合军演,形成对中国合纵围堵之势。因此发生中菲黄岩岛冲突,中越西沙南沙争议,尤其中日钓鱼岛争端,日益升级,东亚地区战云密布风雷激。

随着美国2012年11月大选奥巴马连任,其内阁开始重组。以外交强势对付中国的国务卿希拉里和国防部长潘内塔退位,奥巴马提名作风较为稳健的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担任国务卿,以及较温和派的哈格尔为国防部长,两人都曾展现出对中国愿意缓和与协调的立场。如此,美国的外交和国防政策由新人执掌,虽然总统拥有绝对的决定权,似乎也开启了未来四年的新政策。对于中国至关重要的美国“亚洲再平衡政策”而言,根据美国[华盛顿时报]今年3月6日的报道,构建“亚洲再平衡政策”之父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也已离开,如今是否人亡政息,有待观察。再者,当哈格尔接受国会参议院对其任命谘询提问:“你认为亚洲再平衡是否需要?”时,哈格尔回避了正面回答“需要”,而强调该政策必须要有美国强烈和持续的支持与承诺,特别是在当前财政困难的时期。此外,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洛克尔在众议院的听证会上表示,当前的预算削减会潜在地影响所谓“亚洲再平衡政策”的执行和维持,并将不断造成困难。美国新人新政的迹象值得我们关注,听其言观其行。

2、中国新人新政的观察

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0月召开,选出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兼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新一批领导人,也展现出新理念新作风,尤其是强国强军“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的追求。2013年3月中国的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举行两会,其中最重要的议题是领导人的换届选举,选出新一批的国家领导人,推行将来十年的新政,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形势,构建中国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目标。

2013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选出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晚祝贺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的电话中表示,“当前,美中关系正面临确立未来方向的历史性机遇。美方希望同中方共同努力,保持两国元首交往,加强对话沟通,再接再厉,继续推动美中关系沿着正确方向稳定向前发展,努力构建基于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奥巴马表示,“美方愿通过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加强沟通协调,解决彼此关切,推进两国经贸关系。美方愿同中方加强合作,确保亚太地区安全、稳定、繁荣”。习近平指出,中美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分歧。中方坚定不移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发展,愿同美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管控分歧,保持高层交往,维护和发展好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机制,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习近平强调,“只要本着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精神,中美在亚太完全能够有更大作为,让太平洋成为真正的太平之洋、合作之洋”。如此,中美双方领导人都提出了从此构建一个新型的大国关系,维护太平洋亚太地区的稳定、合作、安全的局势。

此外,习近平在当选国家主席的重要发言中特别强调,“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习近平在3月19日接见多国媒体采访时,特别重申,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此番言论乃针对当前一些国际上有意炒作的“中国威胁论”。

再者,2013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杨洁篪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会中,涉及中美关系前景时表示,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杨洁篪指出:“我们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致力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种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以尊重为前提、以合作为途径、以共赢为目标。这不仅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使然,也是中美各界人士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新任中国外长王毅在3月20日与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时指出,中美双方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把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落到实处。王毅认为,中美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应面向全球,“首先从亚太做起,实现良性互动,合作共赢”。当克里在4月份访华时,也谈到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议题。

美国亚洲再平衡政策转折的迹象与初探

奥巴马总统在过去两年所推动的所谓“亚洲再平衡”战略东移政策对中国的周边环境以及和平发展进程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和冲击,这期间中国的周边国家感到巨大的震动与政策仿徨。所以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政策是否继续或转折,涉及中美未来关系的发展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最近有媒体报道,美国亚洲再平衡政策将可能于2013年的中期开始转折,逐步地暗淡消失。果如此,有哪些迹象和现实的因素使然,可以略作探讨。

1、国内经济发展迟滞财政困难影响国防预算

2001年美国面临911事件后,进军阿富汗以及2003年入侵伊拉克。十余年的入侵军费开销据估计在2万亿美元之谱,军队阵亡四千余人,受伤三万余人。2008年以来美国因为金融次贷危机,造成经济萎缩萧条,失业率高涨,超过百分之九,金融业面临破产,影响其他生产企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例如汽车工业、保险业、房地产、零售业等等。透过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以及举债措施,如今已经债台高筑,国家财政赤字的国债超过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4万亿美元。四年来经济仍然不见大幅好转,失业率还在接近百分之八。无奈之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开支自动削减法案,尤其2011年8月决定国防开支在十年内削减4870亿美元,以及军方今年3月1日开始生效的430亿预算裁减,也就是每年要减少近五百亿的国防预算。而如今,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已经超过一万两千亿美元,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2、国防预算的裁减迫使战略目标流产的可能性

在当前财政紧缩的情况下,新任国防部长哈格尔已下令重新审议各项国防战略的项目,包括目前奥巴马于2012年1月制定的战略,即亚太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该项审议在于确认当前国防预算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是否进行战略调整或改变,审议报告将在今年五月底提出。美国参联会主席邓蒲赛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演说时表示,“我目前不知道国防战略会有多大的变化,但是我预测会有改变的,我们必须再梳理一下提出的设想。我们需要调整策略使得追求的目标和能力能够相互一致”。此外,前任国防部长帕内塔在2012年6月1日也曾表示,如果实行强制性的预算裁减,那么政府就要重新审议国防战略。“或许我们必须把目前的战略目标抛弃”。

3、亚洲再平衡政策面临国际和地缘政治的阻碍

美国亚洲再平衡的政策旨在遏制围堵中国的崛起和强大,进行对中国周边的骚扰,并且进行威慑军演,积极建立亚太地区的导弹防御系统,尤其部署X波段远端雷达系统,明为应对北朝鲜的弹道导弹,实为对付中国和俄罗斯的洲际弹道导弹,打算在导弹发射的初段进行拦截。所以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政策不但针对中国而来,同时也触及俄罗斯在亚洲地区的战略利益。因此,普金于2012年新任总统后立即采取以更新战略核武器为基础的强军策略,应对美国不断改进的导弹防御系统。在俄日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领土问题上,俄罗斯立场更趋强硬,同时加强军事基地建设,基础建设和移民,强化防务引进先进的军备,并不时出动战略轰炸机巡弋日本周边和太平洋地区进行威慑,丝毫没有妥协的余地。4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俄罗斯商讨领土与和平条约的议题,毫无具体成果,仅同意开始谈判的进程。俄罗斯加强东亚地区的防务也是相当程度上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政策,同时激化了“上海合作组织”的互信、团结和提升,针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展。

中国周边国家而言,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关系基本良好,尤其“东盟十加一”的经贸关系,使各国得利共赢,贸易额蒸蒸日上,经济上呈现相互依存的局面。中国和一些东盟国家唯一有矛盾的地方在于南海地区的领土争议,特别是越南和菲律宾。由于美国的教唆和支持,出现了2012年4月的中菲黄岩岛事件以及和越南的南海岛屿争议。美国的支持以及公开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引发了中日近年来的钓鱼岛领土争端,至今方兴未艾,4月中旬中日舰船战机高度对峙,将来有越演越烈之势。日本新任首相外相频频造访东盟国家,蒙古和俄罗斯,欲建立合纵外交遏制围堵中国。殊不知,从地缘政治而言,中国的周边国家尤其东盟与蒙古和中国已经建立了良好和紧密的经贸关系,每年贸易额超过数千亿美元,并以本国货币结算,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亚洲再平衡政策对中国的遏制和围堵,使得东盟国家面临外交抉择的两难,军事安全方面固然希望美国的存在以平衡中国的日益强大,然而经济上强烈希望和中国加强贸易,促进经济的发展,所谓民以食为天,实在难以割舍,美国目前经济萎缩自身难保,难以经济实力取代。何况中国是东盟国家的近邻,地缘政治的利害关系使得东盟国家在中美两国之间的选择,必然三思而后行。所以,无形中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政策在具体执行的层面已经面临阻碍和折扣。

4、人亡政息的新人新政新格局,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启示

2013年2月2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参加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言,在强调美欧关系的重要性时,呼吁欧洲在全球事务中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互相支持,任何一方都难以单独应对所面临的挑战。拜登表示,美欧关系应该进一步得到加强,包括在寻求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方面,将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目前,美欧的经贸额已经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将来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更加促进双方的贸易额和经济发展。所以美欧已经开始准备谈判跨大西洋自贸区的协议。同时,美国在推进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主动权,使得日本在3月15日宣布加入谈判“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不明示放弃亚洲再平衡军事战略的同时,悄然打造两大洋自贸区,全面排除中国,从两洋经济领域的扩大和主导权遏制中国的崛起和强大。

美国新人新内阁极可能推出新政,人亡政息为将来打造新局面,有待观察。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外延

1.中国的“新安全观”应该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内涵

新世纪过去的十二年,中国不论在国际社会的任何多边外交场合,包括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以及双边外交层面,都极力推出和平发展的中国“新安全观”,其核心即互信、互利、平等、合作。所以,中国的新安全观内涵可以说是综合安全观、发展安全观、合作安全观、共同安全观。以合作求安全、以对话求安全、以互信求安全、以发展求安全的观念和理论。成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对外关系政策理念。

中国的新安全观框架下,2013年两会期间中国外长杨洁篪答记者问时表示,“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对话磋商机制日益完善,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重要成果。并指出,这种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以尊重为前提、以合作为途径、以共赢为目标。这不仅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美各界人士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习近平在和奥巴马通电话时强调:“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管控分歧,保持高层交往,维护和发展好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机制,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些都概括在新安全观的范围之内。

2.中国的崛起势难阻挡,大国之路浩浩荡荡奔向世界舞台

新世纪之前的中国,基本上只能归纳为地区大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建设,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国际政治方面,在联合国安理会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与世界和平各个领域的议题,尤其近年来的中东北非局势,打击恐怖主义以及海盗活动,朝鲜半岛无核化,伊朗核武问题,非洲局势,联合国维和行动等等,从过去主要对亚太地区的关注扩大至世界性的安全问题,在国际政治领域增加了话语权和重要性。国际裁军外交领域更是国际间政治斗争的尖端,自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来,国际裁军外交的症结和矛盾往往最终落实在中美关系的层面,例如自1997年以来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已经瘫痪了15年之久,其症结就是中美就外空军备竞赛和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的矛盾。

在经济领域方面,三十年来历经改革开放的机遇与挑战,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更是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中国的人口资源、劳动力、和广大消费市场逐渐成为左右世界市场的动力。在金融方面,人民币逐渐进入世界金融体系,对美元的国际货币主导地位提出了挑战。若干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以人民币和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并逐步扩大。再者,中国的经贸已经实现多元化和多边化,遍及五大洲四大洋,商务投资和移民也逐步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中国的能源与资源随着高速发展的步伐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能保证持续的来源和供应以便维护国家发展的经济安全成为今后非传统安全问题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技方面,中国目前已经逐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准,尤其在高科技领域追赶之余勇于创新。无论在外太空与航天领域的登月计划、神舟载人飞船、建立空间站、宇宙探索、北斗制导系统都走向世界的前列。在深海探测方面实现了蛟龙号7000米以上的载人潜水记录,作为深海探矿作业,潜艇救难,以及其他战略活动,其科技水准也在世界的前列,这些成就都为建立平等新型大国关系奠定基础。

此外,中国在探索和开发极地方面也做出巨大的努力,深入有关国家的行列,共同为人类的知识和科学做出贡献,例如在南极地区设立科考站,即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以及在北极的斯瓦尔巴(Svalbard)群岛设立黄河科考站等等。中国参与南北极活动,能够开阔视野,参与科学前沿研究,增加对该地区管理和开发的话语权,争取合法权益,平衡地区矛盾,促进世界和平。

在军事领域方面,中国近二十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在核武器领域巩固了第二次打击的战略核威慑力量,例如东风41、东风31系列、东风5系列等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和部署,战略核潜艇和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巨浪2型的部署,以及其他中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部署。此外在反卫星武器和反导的拦截系统方面,近年来也有突出的成就,实现了核武器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维护世界和平。常规武器方面,中国也有惊人的成绩,例如航母的列装,中华神盾导弹驱逐舰、先进护卫舰、先进常规潜艇等等的服役,以及先进战机歼10、歼15、歼20、歼31等服役和研发。这些军事科技的快速成长为巩固国防,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作出贡献,促进地区稳定与和平。

3.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极限与局限

随着中国的崛起与强大走向世界的舞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逐渐形成,有其战略极限与局限,表现在大国博弈的纠结和大国合作的平台。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就充分地反映大国间传统政治军事安全权力斗争的国际现实主义,同时也表现出大国之间共同应对地区或世界性灾难与突发事件的合作,但是这些合作也仅局限于非传统安全的领域,例如自然灾害、共同安全危机、恐怖主义、人道主义援助、维和行动等等。

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传统文化、社会哲学、社会和经济机构、意识形态、历史认知等领域的差异,就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而言,中美之间当前更存在着大国博弈的结构性矛盾。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美国的霸权地位不容挑战,守成国家与崛起国家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只能尽力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所幸,如今中美双方均为核武器国家,拥有“相互确保摧毁(MAD)”的核打击威慑力量,形成了双方的战略平衡,从而具备了外在客观因素核战略的制约。所以,中美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尖锐,从国家理性的政策考量难以升级至爆发核战争的层面,除非发生核意外事件。如此更需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之间的热线对话沟通和磋商的机制。然而,中美之间因为存在结构性矛盾,不排除发生局部军事冲突的可能,但也只限于常规武器的使用,不容跨过核门槛。目前美国的高新武器研发以及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军控政策,都在意图模糊核门槛,进行核威慑。所以新型大国关系需要有效的管控机制,防止核武器国家之间的战略误判,导致核战争的灾难。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经贸形成高度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美之间的经贸更为紧密,贸易额为世界之首。美国是中国贸易的最大出口国,而中国是美国贸易的最大进口国,中美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经贸关系。2008年美国次贷问题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由于中国的大力投资缓和了世界经济的萧条,得以日渐复苏至今。所以,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成为两国合作的基础和动力。

因此,中美之间虽然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其上限止于核战争的爆发,其下限为经贸与人文合作。游走于上下限之间,则酝酿着国际政治现实主义权力斗争的大国博弈,斗而不破的空间。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也就仅能上下徘徊于此,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条件。

4.追求“中国梦”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共十八大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蓝图和路线图以及时间表。在中共成立100周年时的2020年要实现中国的小康社会,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的2049年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中国的大国崛起不可阻挡,然而是逆水行舟,道路满布荆棘,需要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努力奋斗,大步前进。所谓的“中国梦”,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当选国家主席的发言中,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所以,中国梦是以中国精神和中国人民为核心的梦。只有发扬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也必须在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上构建。

总体而言,实现“中国梦”除了政治清明,军备强大,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更要包括如下的重要内容:一、祖国全面统一的实现。目前海峡两岸的缓和关系却仅限于经贸和人文交流方面,政治定位与融合远远落后,甚至怕谈统一,避谈统一,台独势力依然猖獗,美日阻碍中国统一的力度难见缓和。二、确定祖国全面统一时间表。中共十八大明确地提出了两个中国未来的重要时间表,第一就是在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第二就是在2049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岂能没有祖国统一的第三个时间表?我认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之日,应该就是实现祖国全面统一之时。综观古今中外,凡大国强国莫有分裂分治者;未一统江山而成大国强国者,未之有也。

结束语

美国于2010年开始而在2012年1月宣布的“亚洲中心或再平衡”战略,面临财政困难预算缩减,以及新人新政的冲击,是否会悄然淡化而抛弃,是亚太国家尤其是中国特别关注的课题。从近期美国新人新政的迹象,似乎有此趋势,但是在中美存在结构性矛盾的国际政治现实主义框架下,需要密切地审慎地听其言观其行。

中国在实现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希望有国际和平稳定的环境促进国家建设发展,构建以新安全观为基础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关键。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美国霸权主义心态绝无止境,和平演变中国之心耿耿于怀。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全国上下坚定信念,破除万难,同心协力,高举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前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美  中美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大国  大国词条  构建  构建词条  新型  新型词条  
智库

 治理现代化视阈中的智慧政务建设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历史总结,也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