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影子银行存在较大区别,海外影子银行融资高度依赖同业市场,并且高杠杆特点突出。国内类影子银行机构最根本的负债来源是储蓄资金,并且杠杆程度非常轻。但二者存在着负债稳定性状况堪忧的共性。因为银行理财采用了借新还旧式期限错配的操作模式而将其归为“庞氏骗局”范畴有失公平。影子银行的管理宜疏不宜堵。
目前,影子银行较被认可的定义是“从事信用中介的非银行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于2012年11月发布的《2012年全球影子银行监测报告》中统计,截至2011年,全球影子银行体系资产规模增至67万亿美元。社会融资总量口径下的影子银行相关项目并未全部覆盖银行理财、信托公司、券商资管等其他非银主体所提供的信用,如果将“信用中介”的内涵也扩展到针对同业机构的信用行为,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在30万亿元的水平。
影子银行事实上是市场化融资的代名词—非银行机构利用金融市场获取资金进而行使信用中介职能。从海外围绕影子银行的焦点问题来看,很大部分是对其所依赖的批发金融市场融资(同业市场)不稳定性的担心。同业负债的脆弱性会加大体系流动性风险,而由于其非连续突发和非线性传染的特点,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很难单纯依靠计提资本等传统方式来完成。
影子银行问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与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和信托业近年来的飞速扩张有关,各类机构创新业务的开展几乎都以跑马圈地式的野蛮生长为特征,粗放经营和逃避监管约束的本质也因此而饱受诟病。国内外影子银行其实存在较大区别,海外影子银行融资高度依赖同业市场,并且高杠杆特点突出。国内类影子银行机构最根本的负债来源是储蓄资金,并且杠杆程度非常轻。但二者存在着共同的问题—负债的稳定性状况堪忧。
具备影子银行相似风险点的其实是银行表内同业往来业务,但“表内”二字障目使得市场忽略了真正的风险,这一监管盲区比影子阴影更应令人担忧。
围绕影子银行的主要争议目前集中在三点:第一,以银行理财为代表,产品和投资标的期限错配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问题;第二,“资产池”模式下滚动发行产品导致的“庞氏骗局”嫌疑;第三,所投资资产的安全性问题。
因为银行理财采用了借新还旧式期限错配的操作模式而将其归为“庞氏骗局”范畴有失公平。期限错配的运作模式本身无可厚非,核心问题聚集在流动性管理层面。银行理财资产池内确有真实资产,预期收益率也未明显高估。影子银行真实风险当低于市场普遍担心,但舆论压力和群体恐慌可能倒逼监管在政策力度上大幅加码。
资产池直接/间接持有的各类资产的安全性也是市场担忧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资产池采用集合运作,单个产品无法追踪具体投向,一旦资金最终流入了高风险区域,例如一些媒体报道理财资金通过信托进入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高风险收益的资产若出现违约,造成理财产品亏损事件发生,可能引发储户恐慌性赎回的问题,产品无法滚动续作将带来全面的流动性危机。
上述担忧不无其合理性,资产池扩容和高收益标的的增长无疑会提高整体的违约风险,但难以忽略的事实是:银行理财业务的真正扩张其实仅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即使是在监管未禁止直接投资信贷资产的时期,对投资对象的要求也是在银行表内优质客户资源的范畴。换一个角度来说,截至目前各家银行自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都未出现真正的违约事件,而表内贷款则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呆坏账记录,问题资产留存表内以拨备覆盖等方式逐步化解处理显然要比暴露于理财资产池更为经济,在市场尚无违约发生的环境下,产品出现兑付问题所带来的声誉损失和可能的监管惩罚对任何一家银行来说都将难以承受。
阳光下的“影子”
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问题的关注其实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影子银行的管理问题“宜疏不宜堵”—体系得以发展至今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休戚与共。从截至目前央行和银监会的举措来看,也基本延续了这样的调控思路,对比担心影子银行收缩更应为投资者所高度重视的,当是央行为此可能采取的长时间收紧流动性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任职于广发证券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