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
两个亚洲巨人面临着不同的人口发展趋势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有着很多共同点:居民人数均超过十亿;过去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 (GDP) 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世界最高水平 — 中国为 9%,印度为 7%;两个国家均平安渡过了最近的全球经济衰退风暴。但是,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两国的人口发展情况对比明显,且在未来几十年将更加鲜明。这些差异影响着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经济前景,并导致两国在保持和构建近期的经济增长方面面临截然不同的挑战。
中印两国在人口增长趋势和人口年龄分布变化方面的区别,将对两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虽然印度当前总人口少于中国,但是其当前的人口增长率(年增长率 1.55%)是中国 (0.66%) 的两倍还多。预计到 2025 年,印度的总人口将与中国持平(均达到约 14 亿),之后将超过中国,届时印度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预测,印度人口至少在 2050 年之前将持续增长,而中国人口则将在 2026 年达到 14 亿 的峰值,随后呈下降态势(见表 1)。人口增长率的鲜明对比,主要是由不同的生育率造成的。多年来,中国的生育率一直低于印度,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据估计,2010 年,印度的总生育率为平均每位妇女生育 2.65 个孩子,而该数字在中国为 1.54。该差异意味着,当前印度每个妇女一生平均比每个中国妇女多生一个以上的孩子。预计到 2035 年,印度的总生育率才会极其缓慢地下降到(保持长期人口稳定所需的)“置换水平”(见表 2)。与此相比,中国的总生育率自 1991 年以来就已低于置换水平。
中国人口老龄化,年龄超过印度,且开始快速 中国人口老龄化,年龄超过印度,且开始快速加剧
两国的人口年龄分布 也存在重大区别,且正经历着重大变化。由于中国人口的生育力在下降,所以其人口平均年龄高于印度。如表 3 所示,2010 年中国人口中最大的年龄群组为 20-24 岁、35-39 岁、40-44 岁 的人群。与此相比,印度人口的年龄结构更接近于经典的“金字塔”型:在该结构中,年龄最小的群组最大,且各群组随年龄递增依次呈略减趋势。到 2035 年,中国人口比例将向老龄群体严重倾斜,而印度人口最大群体将是 50 岁以下的各年龄组。
作为对此年龄结构变化的反映,中印两国的劳动年龄(通常为 15–64 岁)人口的比例将呈现不同的格局。2010 年,中国的这一比例达到了顶峰–73%,并开始出现下滑;到 2035 年预计将降至 60%。与此相比,作为总人口的一部分,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正逐渐增长。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预计将从 2010 年的 65% 逐渐上升,到 2030 年前后超过中国,达到约 68% 的峰值,之后将缓慢下降。
人口红利还是人口负担?这些差异对两国未来的经济前景意味着什么
当一国新增人口达到劳动年龄时,该国收获“人口红利”的条件可能就成熟了 — 换句话说,可实现收入增长和储蓄,因为有更多比例的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做贡献。从这点来看,中国接下来几十年的人口状况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与受抚养人口的高额比率,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中国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已达顶峰,并将很快开始下降。
此外,中国目前正进入快速的老龄化时期 — 导致受抚养者与劳动者的比率将不断提高,不断增长的老龄人群的所需的医疗保健成本不断上升,从而将抑制经济发展。随着更大比例的人口因为退休而动用储蓄,储蓄率可能下降,从而减少私人资金向投资的流动,而政府也会把更多的预算从公共投资转向支付养老金和医疗开支。另外,中国的老人自古以来都倚靠家人养老(印度亦然)。如果成年子女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转向对年迈父母的照顾,而不是加入现代劳动大军,那么原来所预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不会实现。 而在印度,人口机会窗口依然敞开。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的重要优势,直至2030 年之前将为人口红利创造有利条件;预计届时,劳动年龄人口与受抚养人口的比率会到达顶点。
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
中国能否在面对人口变化时保持经济增长,以及印度能否在未来几十年收获人口红利,取决于其各自国内的社会经济和政策环境。要将人口机会转化成持续的经济增长,或要在不利的人口条件下保持经济增长,最明确前提是,要求有可用劳动力及让劳动力具备生产力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
教育。人们需要技能与培训,以成为高效率的劳动者。中国人的文化和教育的平均水平高于印度。如果印度投资人力资本,使不断增加的年轻劳动者实现高效就业,或许能克服其当前的教育劣势。
人口健康和医疗保健制度。人们也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可享用的优质医疗保健,以保证高效工作。中国人口的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印度,相对发达的医疗保健制度也是中国的一个优势。另一方面,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印度,因此,医疗保健成本负担可能会日益加重.
妇女就业情况。女性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印两国的女性就业水平将成为刺激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两个国家中,参与正规经济活动(指在家庭之外工作,赚取工资)的女性比男性少,而在印度,这种差别更大。2009 年,中国有 67% 的 15 岁或以上的女性就业,而印度这一比例仅为 33%。此外,教育方面的性别差距,中国也比印度小。因此,与印度相比,在女性就业方面,中国当前处于更有利位置。然而,印度女性可被视为尚未开发的社会资源,她们进入劳动市场后,将导致劳动力剧增,并极大地促进 GDP 的增长。
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增加劳动产出,并通过延长就业年龄来缓和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建立这样的基础结构也可提供就业机会。由于近期系统化的投资,中国最近在基础设施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通讯和能源相关领域,都遥遥领先于印度。
对外贸易开放度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包括贸易开放度和健全的金融体系,前者可增加高产高薪的职位,后者可促进储蓄和投资。中国在这些方面均领先于印度。
总结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当前的人口特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未来几十年中国不得不面对人口迅速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的问题。相比之下,印度还有二十年才开始关闭其人口机会窗口(即使到那时,印度的人口机会窗口也是非常缓慢地关闭)。印度能否收获人口红利,将取决于其应对挑战的能力:改善教育体系、缩小教育方面的性别差异、改善医疗保健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和促进妇女就业等。印度为世界上女性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亚洲受教育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提高教育程度和女性就业率,可让印度以高于人口增长速度的速率扩大劳动力,同时提高其质量,从而为推进印度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