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民币国际化“功夫”在国内

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积极倡导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会深深地影响到每个企业、每个人的经济活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否能成功要由国际市场决定,而国际市场的决定取决于国内相应条件。所以说,人民币国际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权在国外,但功课要做在国内。

人民币国际化:现实与潜力

货币有三方面的功能:计价、支付和储值。任何一个货币只要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以上三方面的职能就可以称为国际货币

现阶段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较低。根据IMF每月报告的各国主权货币占世界储备货币的比例,人民币占比接近0%。有研究估计,若中国逐渐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占比例可以达到10%-12%,理由是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金融市场的规模巨大。

不过我们的研究发现,一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潜在比重,是由不同的指标所决定的。如果只是根据中国的经济规模做测算,那么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占的潜在比重的确可以高达10%-12%。但是如果我们在模型中加入其他质量型、结构型的指标,比如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金融市场的深度、经济的自由度等,那么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占的潜在比重估计只有2%左右。

这个数值比上面的12%低了10个百分点,但更为准确可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足够大,但质量不够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工作重点,就是通过国内的政治、金融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使人民币占国际货币体系的比重由现实水平的2%提高到潜在水平的12%。

人民币国际化的三大策略

实证研究表明,在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应该采取如下的框架性策略。

第一,坚持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开放,维持经济规模的增长,保证国际市场有机会使用人民币。只有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与其他国家及地区保持足够多的经济联系,即保证贸易和投资的不断增长,才能增加外国商家对人民币的需求。举一个反例,朝鲜如果想推进货币国际化,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朝鲜与其他国家基本没有经济上的联系,更谈不上用朝鲜货币作为结算和支付手段。对中国周边许多国家而言,中国还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因而在周边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相对容易。

值得指出的是,经济规模对于主权货币的国际化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一国即使没有经济规模上的优势,也不能断言此国货币就不能成为国际货币。瑞士法郎是一种国际货币,但瑞士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非常小。与此相反的一个例子是美国。一战以前,美国的经济规模为全世界第一位,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第二位至第五位国家的总和,但是当时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仍然是英镑。直到一战发生,尤其是大萧条结束之后,美元才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经济规模都无法保证,人民币国际化无从谈起。要走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一定要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不断增加非居民对人民币的需求。

第二,逐渐放开资本项目的管制,保证金融市场的开放、增加市场的深度并保证充足的流动性,方便非居民投资、持有人民币。现行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离岸交易的做法是有意义的,但必须配套相应政策,保证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后有足够的投资渠道,否则政策难以为继。在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上,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对人民币的需求剧增;在人民币贬值的时候,对人民币的需求量迅速下降。这说明境外投资者大多视人民币为短期投机工具,而非长期投资工具。这样的国际化是不可持续的。

日本在货币国际化上的教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日本政府一直大力推动日元的国际化,顶峰时期日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所占份额高达9%,但现在又回到了3%以下。原因一方面是日元升值趋势已经消失,另一方面在于日本虽然有规模庞大的金融市场,但其开放程度十分有限,市场流动性较低。国际投资者考虑到日本金融市场的退出有难度,对日本金融市场的兴趣并不大。

第三,积极推进国内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国际投资者对我国制度的信心。一国如果政治不稳定,吸引到的只能是短期投资者。反观美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仍然有很多国家持有美元作为本国的外汇储备。原因是美国金融市场的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同时大家对美国的长期增长潜力、持续创新的能力、政治经济的稳定性有信心。所以,国际市场是否接受一国货币,不光要看一国经济规模的大小、市场的开放程度,更重要的因素是一国的基本制度是否能给国际投资者提供长期持有该国货币的信心。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政府应起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增加中央银行政策的透明度,让国际投资者相信该国货币政策是可预测的、该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是可信赖的。二是改善我国的金融市场法治环境。如果一国的金融市场退出难度大,公司都不能破产,那这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就不会有吸引力。三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因为政治体制关乎一个国家的政治、市场、经济三者能不能长期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路程漫长

虽然现阶段国际市场上对人民币存在大量需求,但并不完全是因为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和人民币的发展,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际投资者对全球货币体系和美元前景的怀疑。在危机时期,普遍认为美元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元不可逆转的走进下坡路。但是随着危机的结束,大家对美元的看法不断变化,国际投资者仍然选择在美国市场上投资。这个现象值得思考。这说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存在问题,但放眼世界,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替代者。欧元曾被寄予厚望,但现在来看欧元短期内还不能取代美元。

如果认同以上提出的三个措施,并切实执行,那么人民币未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比重的不断上升是有可能的。但人民币要想真正取代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改革过程。从世界历史看,历来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的都是发达经济体的货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民币国际化“功夫”在国内  国际化  国际化词条  功夫  功夫词条  人民币  人民币词条  国内  国内词条  
智库

 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论析

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一直追求正义、民主、自由、人权与法治的理想,逐步形成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论体系与制度体系,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