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海外并购,通向改善经常收支之途径

日本企业大规模的海外并购(M&A)风起云涌。日本最大的通讯公司之一软银2013年7月以2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三大无线通讯运营商斯普林特公司;酒类饮料行业的老牌企业三得利控股于2014年1月13日宣布,将耗资160亿美元收购以“占边(JIM BEAM)”品牌闻名的美国烈酒生产商比姆公司(Beam Inc.)。此外,2011年武田药品工业以96亿欧元收购了瑞士制药公司Nycomed;2012年空调巨擘大金工业以37亿美金收购了美国冷气公司古德曼国际集团。

日本企业面临着因人口减少而导致的市场需求萎缩,收购外国企业就成为它们为数不多的一个生存发展的选择。

以往日本企业对海外并购谈不上积极。日本直接的对外投资,大多是由生产设备的国外转移为主导的,这与纯粹的企业并购性质不同。在生产设备的国外转移告一段落的今天,积极收购外国企业,很可能会有助于改善日本不断恶化的经常收支。但是,习惯了稳定的国内市场的保守型日本企业,是否会继软银、三得利之后积极实施海外战略,前景还不甚明朗。

导致贸易赤字的结构性因素

众所周知,战后日本一贯依靠制造业的出口维系了经济的发展。凭借工业产品在国际竞争力上的绝对优势,出口可谓所向披靡,每年为日本确保了10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顺差。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贸易顺差加上外汇储蓄运用收益,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最高达到2500亿美元水平。

然而,与此同时,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在逐渐下降,贸易顺差开始缩小。2005年的投资收益超过贸易顺差额,2011年终于落入贸易逆差的状态。此后一段时间,投资收益弥补了贸易赤字,但从2013年后半期开始,贸易赤字进一步扩大,经常收支在有些月份也开始出现赤字。最快的话,日本或在2014年就有可能陷入贸易逆差长期存续的局面。

贸易赤字的扩大,被认为是因核电站停运后燃料进口大量增加所致,但实际并非如此。核电站停运后,日本总体上采取了节电的对应措施,并没有增加能源的进口量。进口额之所以增加,是液化天然气(LNG)及原油的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所造成的。

同时,在制造业的全球化形势下,海外生产比例的上升也使出口受挫。日本制造业的老大丰田汽车公司,其一半以上的汽车都是在国外生产的。另外,索尼、松下等许多电器厂商进口在亚洲各地生产的产品、零部件的情况有所增加,而且这种倾向今后非常有可能会继续下去。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认识到,贸易逆差的扩大是结构性因素造成的,从根本上看这是难以回避的。

收购外国企业,改善经常收支

陷入经常项目赤字未必完全是坏事,但对于一直将贸易顺差作为经济运营之基础的日本来说,急剧性地向贸易赤字转变则会带来诸多弊病,为此最好是尽可能缓慢地向经常项目赤字转变。

如果不能阻止贸易赤字的扩大,那么缓和其不良影响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增加投资收益。现在,日本持有包括1万亿美元在内的3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其中多为美国国债等金融商品,一直处于风险少,收益率低的状态。

较之与此,直接投资则是高风险,高回报。只要对偏重金融商品的资产略事优化配置,拿出一部分来用于直接投资投资收益就会大幅增长。金融危机以后,日本出现了扩大直接投资的倾向,2011年和2012年分别实施了8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大大超出了九十年代300亿美元的平均值。所以说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对外国企业的并购。

但是,是否日本企业今后会更积极地进行国外大型企业的收购呢?对此目前还很难说。这是因为,较之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引进外国投资则迟迟不见进展。扩大对外投资和引进外国投资乍看似乎毫不相干,而现实中积极对外投资的国家,多为市场开放型的国家,通常对引进外国投资也持积极态度。

现金充盈的日本企业

截止到2012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为4.45万亿美元,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达2.6万亿美元。同样,英国的对外投资和引进外国投资之比为1.81万亿美元对1.27万亿美元,德国为1.54万亿美元对1万亿美元,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引进投资金额均达到对外投资金额的三分之二水平。

对照一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金额1万亿美元,引进外国投资金额只不过为2000亿美元。反过来说,日本如果不进一步向海外开放国内市场,就不能促进竞争,由此影响对外投资的增加,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现在,作为扩大引进国外投资的一环,安倍政府实施了放松管制和法人税减税政策。但是,这个放松管制的改革举措,遭到部分深受管制恩惠的国内企业的强烈反对;而对于法人税减税,有人指出,由于现行税制中包含有复杂的优惠措施,若不加以改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国策,日本还没有达到向扩大全球直接投资转舵的阶段。但是,以现金丰厚充盈的企业为中心,今后,对国外企业的并购趋势很可能仍将持续下去。现在,日本企业坐拥高达1.7万亿美元的现金,却还未能找到有效的利用途径。

通讯公司巨擘NTT Docomo,曾掷百亿美金,一度加快了海外投资的步伐,但目前收购战略处于中断状态;迅销公司虽将“优衣库”标榜为国际品牌,却又严重依赖于国内市场;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永旺,正在积极拓展亚洲市场……,这类企业今后的动向将令人十分关注。

作者介绍:

大和田崇,The Capital Tribune Japan总编。1993年东北大学工学系原子能工学专业毕业。同年就职于日经BP社,主要负责IT领域工作。1997年进入野村控股旗下的投资基金运用公司日本合同信贷(现在的JAFCO),供职于投资调查部、第二投资组。2000年成立株式会社StockResearch。2005年-2009年任国际大学全球交流中心客座研究员。2012年创办网刊The Capital Tribune Japan。2007年-2009年出任财务省主计局顾问从事预算审定优化支援工作。主要著作有《IT营商超进化论》(2000年,东洋经济新报社)、《IT投资的评价手法》(2007年,中央经济社)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收支  收支词条  通向  通向词条  并购  并购词条  途径  途径词条  改善  改善词条  
智库

 农村孩子为何越来越不想读书

——专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凌绝岭:近些年来,随着农民工群体规模日趋扩大,不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打工子弟,农民孩子的教育愈来愈成问题,您认为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