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论美国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问题

核武器按用途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在当今全球积极推进深入核裁军的进程中,尤其是在美国与俄罗斯签署生效新START条约、承诺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背景下,战术核力量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而美国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更是关注的焦点。这些战术核武器作为冷战时期的孑遗,在苏联解体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滞留在北约五个国家的六个空军基地,由此而引发一系列政治、军事、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奥巴马总统要实现其在“布拉格之春”演讲中所阐述的无核世界的理想,欧洲的战术核武器问题是一个无法绕过的障碍。本文梳理美国战术核武器在欧洲的部署概况,论述这些武器固有的危险和当前在欧洲陷入的困境,探讨北约在美国战术核武器问题上的政策与分歧,分析美国从欧洲战术核裁军的前景。

一、美国战术核武器在欧洲的部署概况

相对于战略核武器而言,战术核武器一般由威力较低的核弹和射(航)程较短的投掷发射系统以及相应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组成,主要用于打击敌方战役或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

除了“战术核武器”外,美国的文献中亦见“非战略核武器”、“短程核武器”、“战区核武器”等名称。美国在欧洲曾部署过核炸弹、短程/中程核弹道导弹、核巡航导弹、核炮弹、核深水炸弹、核地雷等战术核武器,这些核武器在欧洲的作用及部署态势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转变以及北约核政策的调整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1、冷战时期

冷战初期,美国的核力量对苏联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因此美国在1953年10月的“国家安全基本政策”中,提出了“大规模报复”(MassiveRetaliation)战略,用以威慑苏联及华约组织的优势常规力量。1954年9月,美国首次将核炸弹部署到英国。

此后十年,美国陆续将战术核武器部署到西德、意大利、法国、土耳其、荷兰、希腊和比利时等国。1960年,美国在欧洲的核弹头数达到3000枚。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苏核力量逐步形成均势。北约为避免陷入“大规模报复”战略所导致的“既不能打核大战又不能打常规有限战争”的尴尬局面,开始采纳“灵活反应”(FlexibleResponse)战略。该战略将战术核力量与战略核力量、常规力量共同视作北约武装力量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战争时期将根据情况“逐步升级“地使用核武器,包括“有选择、有限度”地使用战术核武器。北约的“灵活反应”战略促使美国战术核武器在欧洲的部署数量迅速上升,1971年达到历史峰值约7300枚。

随着冷战接近尾声,美国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数量开始回落。20世纪80年代,美国从欧洲撤走了若干陈旧的战术核武器系统,并且根据《中导条约》撤走了“潘兴IA”和“潘兴IB”中短程导弹、“潘兴II”中程导弹以及“战斧BGM-109G”陆基巡航导弹。此时,美国在欧洲的战术核弹头数约4000枚。

2、冷战以后

冷战后,欧洲安全局势发生巨大转变,华约作为一个对北约构成安全威胁的军事组织已不复存在,为此美国大幅度减少了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数量。根据老布什总统1991年的“总统核倡议”(PresidentialNuclearInitiatives,PNI),美国从欧洲撤走了大部分战术核武器,其中包括所有的核炮弹、短程导弹弹头和核深水炸弹,只在欧洲7个国家的空军基地(法国此时已退出北约军事联合体)保留了1400枚核炸弹。

在苏联做出相应的战术核武器削减响应后,美国又宣布将这1400枚核炸弹削减到700枚。据报道,克林顿政府在1994年的《核态势审议》(NuclearPostureReview,NPR)报告中将该数量进一步削减到480枚。

此后,美国在欧洲一直维持着数百枚战术核武器美国还逐步缩减了在欧洲部署核炸弹的空军基地。2001年,美国从希腊的阿拉克索斯(Araxos)空军基地撤走了所有战术核武器,结束了美国在希腊长达40多年的核武器部署历史。2005年和2006年,美国又分别从德国的拉姆斯泰因(Ramstein)空军基地和英国的莱肯希斯(Lakenheath)空军基地撤走战术核武器

3、当前情况

根据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和美国科学家联盟(FAS)的学者估计,截至2012年初,美国有大约760枚战术核武器,其中现役的全部部署在欧洲,为约200枚B61-3和B61-4两种型号的核炸弹;另有约300枚非现役的核炸弹和260枚“战斧”式海基核巡航导弹(TLAM/N)存储在国内。

作为比较,俄罗斯核武库中有大约2000枚存储状态的战术核弹头,另有2000—3000枚等待拆卸的战术核弹头。美国在欧洲的B61-3/-4核炸弹部署在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土耳其等五个国家的六个空军基地)。其中德国布埃赫尔(Buechel)空军基地和意大利盖迪·托里(GhediTorre)空军基地的核运载工具是欧洲自己研制的“旋风”飞机,另外四个基地的核运载工具是美国的F-16战斗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意大利阿维亚诺(Aviano)空军基地的所有核炸弹和土耳其因克尔利克(Incirlik)空军基地的大部分核炸弹由美国空军投运外,其余核炸弹由东道国飞机投运。

二、美国战术核武器在欧洲的困境

在冷战已结束20年后的今天,美国仍在欧洲大陆部署着战术核武器。这些战术核武器在本质上不仅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作用,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比战略核武器更可能对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造成危害。其一,相对战略核武器而言,战术核武器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而且往往前沿部署,很容易造成核扩散或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其二,战术核武器主要是配合常规力量用于战场或战区级别的军事行动,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门槛。除了上述固有的风险,美国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还存在军事意义下降、维护升级费用居高不下以及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等问题,这使得美国在欧洲的前沿部署政策陷入困境。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核武器“带来的不利已远远超过所获得的利益”。

1、大幅下降的军事意义

首先,由于安全形势的转变,战术核武器失去了针对的目标。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和华约组织的解体,北约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总体上逐步趋向缓和,北约所面临的军事威胁大幅减少。北约1991年的《战略概念》文件指出,北约将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不再将核武器用来威慑或击败苏联和华约的常规攻击。

1997年《北约与俄罗斯相互关系、合作与安全基础法案》的签署,标志着此前两大阵营敌视状态的结束。此后,双方在多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北约2010年的《新战略概念》在重新评估了安全形势后,甚至表示希望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约削减了其85%的战术核武器,核打击的响应时间逐步从几分钟、几周直至降为当前的几个月,同时“核力量不再瞄准任何国家”。即使北约仍把俄罗斯视作潜在的军事威胁,目前北约的常规力量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已超过俄罗斯,战术核武器已失去原有的军事价值,相反俄罗斯则需要借助战术核力量来弥补其相对薄弱的常规力量。其次,美国的延伸威慑是否仍然需要由前沿部署的战术核武器来提供受到质疑。延伸威慑指“通过用核报复导致无法承受的毁伤以威胁觉察到的或潜在的敌手,防止其对盟国进行核打击或常规打击的战略。”

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NPR中表示,“将继续保证我们对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安全承诺”。无可否认,美国的核武器在提供延伸威慑方面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而且在关键地区部署战术核武器曾是美国提供“核保护伞”的手段之一。但是,在新的安全形势下,北约的“最高安全保证来自联盟的战略核力量”,而不是战场使用的战术核武器。这些战略核武器既包括美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也包括“用于联盟的整体威慑和安全”的英国和法国的战略核力量。因此,北约所需保持的核联盟并不是单纯建立在美国战术核武器的基础上,而美国为欧洲盟友的延伸威慑也不是单纯由战术核武器提供的。即使美国撤走了战术核武器,并不影响美国对盟国的安全承诺的可信性和有效性,美国仍然可以通过常规武器、导弹防御以及射程更远的战略核力量实现延伸威慑。韩国曾是仅次于欧洲的美国第二大核武器海外基地,美国自1991年从韩国撤出战术核武器后,就是通过战略核武器的威慑作用以及“以美国为基地能够迅速进行前沿部署以应对地区紧急事态的核武器”来确保其亚洲盟友的安全。

再者,这些战术核武器系统的打击能力有限。美国战术核武器虽然部署在欧洲,但都远离俄罗斯领土,即使最近的土耳其的因克尔利克(Incirlik)空军基地也离俄罗斯边境有800公里。由于运载核炸弹的核常两用飞机(DCA)在航速和航程上的制约,在导弹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北约依靠这些核炸弹实施“打击军事力量”(CounterforceStrike)或“打击社会财富”(CountervalueStrike)的作用相当有限。此外,当前北约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是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核扩散和网络攻击等,而核武器对这些根本无能为力。因此,军控界普遍认为这些战术核武器作为冷战时期的孑遗,已远远失去相应的军事意义。美国前民主党参议员山姆·鲁恩表示,“当前北约所面临的各种威胁……没有哪一项需要继续部署美国战术核武器以用于威慑或防卫。”

2、昂贵的维护与升级费用

美国在欧洲的战术核力量分散部署在六个空军基地,每个基地每年维护这些武器的费用高达2亿美元。除了昂贵的日常维护费用,为了保持前沿部署的能力,从而在必要的情况下实践其对盟友的安全承诺,美国还需要斥巨资升级现役的战术核武器系统。根据美国2010年的NPR,B61炸弹将“全面延寿”,即在B61-4的基础上研发更具安全性、安保性的B61-12以取代B61-3/-4;同时以具备核打击能力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ointStrikeFighter,JSF)逐步取代接近使用寿限的F-16战斗机。

美国核安全局(NNSA)发布的2011财年“核武库维护和管理规划(SSMP)”估算,B61延寿计划的初始成本为40亿美元。2012年5月,美国空军估算B61延寿计划的成本为60亿美元;7月,NNSA通知国会称,经过重新估算成本,延寿计划需要80亿美元;7月25日,美国国防部分析空军的估算结果后发现,完成延寿计划可能需要高达100亿美元。

该成本估算还仅仅限于B61延寿计划本身。由于B61-12将是首款使用先进精确制导技术的核炸弹,空军为提高B61-12瞄准精度而研发导航尾部子组件需要12亿美元,远远超过原来估算的8亿美元,而为使F-35战斗机具有载核能力而开发的电子机载设备将另外花费约3.39亿美元。这样,B61-12将成为美国历史上单枚成本最高的核武器。

以上还只是B61全面延寿的费用,而F-16的升级费用将更为昂贵。五角大楼估计,一架F-35就需花费9000万美元。对美国来说,当前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了所谓的联盟团结的象征意义,是否值得如此耗费巨资在欧洲维持和升级已失去基本军事意义和威慑作用的战术核武器?北约是否真正从这巨额投资中获得了相应的安全利益?

3、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制

尽管早有学者呼吁,战术核武器“应在大规模削减战略核武器之前或同时予以消除”,但除了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外,美、苏/俄签署生效的包括新START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双边军控条约都只限制战略核武器而没有涉及战术核武器,使其基本上成了国际核军控裁军领域的盲区。如果美国和俄罗斯继续拥有并部署这种用于战场作战的核武器,可能为其他国家谋求核武器提供理由和动机,从而损害全球核不扩散机制的稳定性。而存在于欧洲空军基地的这些战术核武器,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惟一将核武器部署到其他国家的核国家。如果其他核国家效仿美国的做法,很可能使全世界面临更多的核扩散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作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石,其第一条即明确规定,“任何有核缔约国不得直接或间接向任何国家转让核武器或其他核爆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核爆装置的控制权”。

美国在欧洲五个NPT缔约国部署核炸弹,并且允许这些无核国家的飞机在特定情况下运载,显然侵蚀了NPT的有关规定。由于战术核武器对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可能造成破坏,最近几届(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NPT审议大会都对此问题予以关注,尤其是2010年NPT审议大会的最后文件号召,“解决所有核武器的问题,无论其类型或位置。”

三、撤与不撤,这对北约是个问题

美国核武库中现役的战术核武器都前沿部署在欧洲,从本质上讲,关于美国战术核武器问题的焦点就是这些核武器是继续保留在欧洲还是撤走。美国似乎把这个问题踢给了北约。在2010年的NPR中,美国强调了为盟友提供延伸威慑的重要性,同时表明,北约核态势的任何改变都必须经过联盟内部充分的审议,并且这样的决定只能由联盟做出,不经与盟国和伙伴的密切磋商,美国的延伸威慑能力不会做任何改变。

面对冷战以后欧洲安全局势的巨大转变,北约开始思考美国继续在欧洲部署核武器的意义。虽然北约降低了核武器在其威慑与防御战略中的作用,但认为战术核武器仍然发挥着“联盟团结”的象征意义。1995年北约明确声称,“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体现了联盟的团结、共同义务和战略统一”,强调了这些战术核武器的政治作用。北约1999年的《战略概念》指出,“美国核武器在欧洲的存在和对北约的承诺,为欧洲和北美成员国之间搭建了一条重要的政治和军事纽带,显示出北约成员国的团结一致和其成员国对维护其安全的共同承诺。”

对是否需要撤走美国战术核武器,北约一直没有明确表态。2010年4月北约外长们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激烈讨论了美国战术核武器问题,而最后的决议却是维持现状,直至联盟一致同意将战术核武器撤走。同年11月北约在里斯本公布的《新战略概念》中没有提及美国战术核武器,更没有提及是否需要撤出欧洲,只是表示“只要核武器继续存在,北约就要保持核联盟。”

外界原本对2012年5月在芝加哥举行的北约峰会能推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裁军抱有厚望,但会上发布的《威慑防御态势评估》(DDPR)仅重申了《新战略概念》的观点,而且强调“当前的核力量态势符合北约有效威慑与防御能力的需求”。

同样,DDPR也回避了北约的威慑态势是否需要美国继续在欧洲部署战术核武器。与北约联盟未置可否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北约成员国之间对美国战术核武器的去留存在明显的分歧意见。有些国家建议应尽快撤走。德国政府在2009年就发表声明要求美国减少战术核武器在欧洲的数量直至全部撤走,其后挪威、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等国也发表了相同呼吁,其中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的领土上部署有美国战术核武器。他们认为,从军事上讲,这些武器已失去了原有的威慑与防御作用;从政治上讲,在欧洲部署战术核武器不仅不再是联盟团结和合作的象征,而且有违北约对无核世界设想的承诺;从安全上讲,撤走战术核武器可以减少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的威胁;从经济上讲,即便没有金融危机席卷欧洲,保留这些战术核武器也是北约国家得不偿失的沉重的财政负担。有些国家则建议,只要欧洲还面临着安全威胁,就要继续保留美国战术核武器。这些国家主要是土耳其以及在东欧的新北约成员国,如波罗的海诸国。他们认为,这些战术核武器在战场上仍然具有减缓或阻止敌人常规力量进攻的军事意义,而且这些武器的存在(通常也包括美国军事人员的存在),增加了美国在盟友遭到攻击时实施保护的可能性,是美国对北约安全和团结承诺的重要标志。如果美国撤走核武器,北约成员国将不再相信美国对其的安全承诺,从而产生各种可能后果,其中之一就是考虑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撤与不撤,对北约而言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争论,而是一个涉及北约的团结与安全以及北约成员国如何在核裁军问题上达成一致的复杂问题。

四、美国在欧洲的战术核裁军前景展望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在其著名的“布拉格之春”演讲中,阐述了无核世界的理想。在当前美国承诺将现役部署的战略核武器削减到1550枚的背景下,如果进一步削减其战略核武器,需要对已有的核战略、核打击目标等做根本性的调整,而这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因此,在全球积极倡议走向无核世界的进程中,美国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问题愈发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成为未来深入核裁军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其实早在2007年,美国前“四政要”(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乔治·舒尔茨、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前民主党参议员山姆·鲁恩)就联名于《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明确提出迈向无核世界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销毁这种“前沿部署的短程核武器”。

美国而言,削减和销毁战术核武器将标志着美国朝其承诺的“无核世界”的理想又迈进了一步,对促进国际和地区安全、加强核不扩散体制将产生深远意义。美国已将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从冷战时期的7300枚削减到了约200枚,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200枚到零的削减。由于这些剩余的战术武器背后牵扯到北约在政治、安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美国从欧洲最后的战术核裁军似乎举步维艰。笔者认为,如果美国有意推进战术核裁军进程,可能采取的方式有两种,即单边自愿的非正式措施,或者与俄罗斯谈判达成正式的双边条约。

1、单边自愿的非正式措施

该方式的优点是避免了漫长复杂的谈判和签约过程,能快速执行。1991—1992年,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都曾单方面宣布削减各自战术核武器的措施,而且成功地削减和拆卸了大量的核弹头。可以说,付诸实施的单边削减的成果将不亚于任何谈判达成的正式军控条约。

如果美国采取单边自愿的非正式措施来削减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大致会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步骤,就是维持现有的部署态势和机制,不再研发和制造新型战术核武器,不再增加部署的战术核武器的数量。其次,逐步减少战术核武器的部署数量,收缩在欧洲的部署基地。再者,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适时结束核武器共享政策,即仅由美国掌控仍然滞留在欧洲空军基地的少量战术核武器,其他东道国的飞机在任何情况下不再参与核运载任务。最后,完全彻底地撤出所有战术核武器,结束在欧洲大陆的部署历史。

但是,自愿性质的单边裁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缺点。其一,没有法律约束力,裁减举措可以不用预先通告而随时中止;其二,缺乏信息通报与交换机制,外界无法及时获悉削减进程中核武器在数量、类型、位置、状态以及指挥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数据及变化;其三,缺乏核查和透明措施,执行情况无法核实。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总统核倡议”,虽然美、俄两国政府一再声称予以彻底执行,但外界至今无法确认双方究竟削减了多少战术核武器美国将来采取单边措施裁减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很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2、与俄罗斯的双边正式削减

这种方式以谈判达成的双边正式条约为基础,以条约规定的核查措施和透明机制作保障,因此有利于战术核武器问题的根本解决。美、苏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就是包含了现场视察等核查机制,从而保证了美、苏在条约规定的三年内彻底销毁了各自核武库中射程为500—5500公里的所有陆基中程和中短程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成为首个消除某一整类核武器的条约。战术核武器作为核武器中的一类,亦完全有可能在正式条约的框架下可核查地削减并最终不可逆地销毁。美国似乎有意与俄罗斯通过裁军谈判共同解决欧洲的战术核武器问题。美国参议院在批准新START条约的决议中宣称,“将在条约生效后的一年内,寻求与俄罗斯谈判达成一项协议解决战术核武器问题。”

奥巴马总统在签署新START时亦明确声明,下一轮谈判将讨论战术核弹头削减问题。由于美、俄的战术核武器在规模、安全作用和部署态势等方面上存在实际差异,而且战术核武器本身在定义、核查和计数上存在诸多问题,可以预见,美、俄战术核武器削减的正式条约的谈判和签署将是艰难曲折和旷日持久的。如果双方在谈判进程中把战术核武器问题与战略核武器(部署的与非部署的)问题捆绑起来,或者是俄罗斯把战术核武器问题与其所关注的北约东扩、常规力量不对称、美国发展空间武器和导弹防御系统等其他问题捆绑起来,那么谈判将更加艰难漫长。在这种方式下,美国、北约和俄罗斯需要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以解决各方的安全关切。

总之,美国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已基本失去其军事意义,但仍然发挥着“联盟团结”的政治象征意义,表明了美国对欧洲防务的承诺,或许还强调了北约共同承担核风险的责任。无论是采取单边自愿的非正式措施还是谈判达成正式的双边削减条约,美国在这些核武器上的任何举措都要考虑如何既满足北约保持核联盟的需要,又满足国际社会对战术核裁军的关切。美国可能会逐步减少战术核武器在欧洲的部署,并缩减在欧洲的空军基地,但短期内美国不会把战术核武器从欧洲全部撤走,而是保留一定的数量作为美国和欧洲横跨大洋的联盟的象征,或许亦可作为与俄罗斯进行深入核裁军谈判时讨价还价的筹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战术核武器  战术核武器词条  欧洲  欧洲词条  美国  美国词条  部署  部署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智库

 美国经济的深度调整

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刺激性经济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在约束金融资本、改善实体经济等方面取得进展,但贸易保护和转嫁危机成本也给全球贸易体系造成损害。由2008年美国次...(展开)

智库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定价机制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按照: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