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国际竞争力”幻想所惑的日本大学改革

在围绕大学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主题谈论日本大学时,必须首先探讨国际竞争力为何构成问题。尤其是在与英国做比较时,应该重点关注国际竞争力构成问题的背景本身存在巨大差异。如果不弄清这一点,就无法进行比较,即使强行比较,其结果也没有意义。

“现实”与“想象”的国际竞争

首先,让我们通过与其他领域加以对比,探明“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构成问题的原因所在。比如,在涉及某国企业群的生产效率、政府的外交和军事力量,或者某国的尖端科技水平等领域时,考问该国的企业、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国际竞争力”十分正常,谁也不会有疑问。因为这些领域早已充满了“现实(real)”的国际竞争。之所以形容为“现实的”,是因为实际已经形成了会产生竞争的舞台(=也可以称之为进行交换行为的“市场”)。

而在另一方面,在教育领域,比如谈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否应当受到考问时,我觉得对此需要持保留态度。诚然,如果从构成一国经济实力基础的“人力资本”的质与量这个角度来考量,我们可以将义务教育纳入国际竞争的讨论范畴。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正是这样一个典型事例。然而,这方面的竞争与明确设定了全球化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前述各领域的国际竞争具有不同的意义。

义务教育是由各国在国民国家内部这样一种封闭的“内部”环境中实施的,从结果来看,不过是设定了较量哪个国家的教育更加出众这样一种“想象(imagined)”的国际竞争的舞台。并没有出现年轻学生纷纷流向拥有优良义务教育体系的国家,或与他国争夺优秀教师等“现实的”、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在“现实”的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的非英语国家

基于以上论述,让我们再看看大学教育的情况如何。的确,随着教育全球化的发展,主要是在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国家和机构之间,形成了围绕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等展开“现实”的全球竞争的舞台。在作为本次探讨主题的日英比较这一点上,英国的大学,其中的世界级的大学也处在这种竞争之中。

另一方面,在非英语国家,大学教育也和义务教育一样,并没有出现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即争夺优秀人才)进而形成“现实”市场这种程度的竞争。虽然程度不及义务教育,但大学教育也是国民国家的“内部”事务。确实,这个领域也设定了大学排名这种“想象(imagined)”的国际竞争的舞台。可是,在非英语国家(特别是非西欧语言国家),其结果并不会对国内的大学教育市场造成大的影响。即使出现了各种竞争,那也只是停留在国内层面。

如上所述,当我们对讨论主题的背景进行梳理后,关于日本大学的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只要与英国相比较,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在“现实”竞争的舞台上,日本大学处于绝对不利的境地。只要将日语这种被西欧语言国家视为最难学的语言作为授课语言,那么即使一部分大学采用英语授课,也不可能与将英语这种最强大的“通用语(lingua franca=不同语言集团的人作为交际工具共同使用的语言)”作为母语施行教育的国家以平等的身份展开竞争。除非在一些只有在本国才能学到、才能开展研究的某些领域,采用全球性的标准展示其具有国际公认的附加价值,否则非英语国家的大学毫无胜算。

不过,笔者说这些的目的并非为了再次确认日本大学处于绝对不利境地的现状,而是希望讨论:在先前设定的讨论主题的背景下,对于日本大学而言,“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在什么意义上会成为问题、在什么意义上又不会成为问题。因为由此即可看出日本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竞争的前提是可全球查阅的信息

在要求“透明性”和“可核查性”的现代社会,对于英语国家的大学而言,由于是采用英语这种国际通用语来披露信息,所以无论是教育、研究,还是大学管理和财政情况,那里发生的一切都是随时向全球公开的。比如,就拿学位论文的质量来说,只要是用英文撰写的,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查阅,无法隐瞒其评价。

上课的讲义大纲和教科书也是如此。由于全部采用国际通用语表达,在全球各地都可随时查阅。而且,信息也在这一前提下对外公开。借助这些信息,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给各所大学排名。无论是教育和研究质量,还是大学的财政状况、管理的优劣,全世界都可以一览无余。

在全球范围内活动的教师、学生和捐助者在选择目标时,这种信息的“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很容易就制造出一个现实的国际竞争舞台。在这个竞争舞台上,大学得到何种评价是一个关乎其生死存亡的“现实”问题。

日语这个语言屏障所产生的不透明性

日本大学又如何呢?在各种信息中,如果不特意翻译成英文,那么就只有懂日文的人才能接近这些信息。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日语这种极难查阅的语言形成屏障,导致日本大学状况显得不透明。

除了理工科那样总是用英语发表学术成果的研究领域外,无论是教育的质量,还是学生的能力水平,都不会暴露在全球性的审视目光之下。因此,即使有人制作了全球排名榜,这也不会对日本大学市场(学生市场、教师市场、资金市场)造成深刻影响。也就是说日本并没有置身于英语圈大学那样的“现实”竞争舞台。

日本大学生中比例达到60%左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无论在大学里学得(=成绩)怎么样,只要就读的是难考的名牌大学,毕业后就能在待遇优厚的热门企业(这也要看中断大学的学习时间从大三开始的求职活动是否顺利)谋得一份工作,这样一个事实也足以说明日本大学几乎与全球性的现实竞争毫无关系。日语这个屏障导致上述事实不为人知,这本身就是日本成功躲过了现实竞争的佐证。

要认识到终归只是“想象”的竞争

话虽如此,近年来日本国内也出现了围绕大学国际竞争力问题的争论。然而,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前述“现实”竞争与“想象(imagined)”竞争之间的差距呢?诚然,一个国家大学教育质量的高低和义务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一样,都是影响该国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即使人员和资金并未发生实际的跨国流动(顺便说一句,日本大学里的专职教师中,外国人为6603人,不足总数的4%。绝大部分教育和研究费用来自国内),人们也会对上述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国际竞争表示关注。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大学教育进行比较,看看本国大学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课程安排和教学大纲加以比较)和学生能力居于何种水平,这在检讨本国大学教育的优势和劣势时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日语屏障使得日本的各种市场(劳动市场、大学教育市场、产品市场,亦即使用日语的1亿人口造就的市场规模使这些国内市场有可能存续)免受竞争冲击,在这个先提条件下,即便是在一个想象的竞争舞台上,提高教育质量仍然将有助于最终提升日本的国际竞争力(经济、科学技术、政治和外交等)。

可是,这与思考日本在何等程度上面对着现实的国际竞争,以及日本大学因此将面临哪些课题的行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如果混淆了两者,那么很遗憾,尽管日本并没有卷入现实中的激烈竞争,却一心要提升现实的国际竞争力的努力将收效甚微。

“全球化战略”并不会产生真正的竞争力

所谓收效甚微,指的是增加旨在提升大学全球排名的英语课程、增加外国教师等当下时兴的“全球化战略。”本来,既然没有太大必要性,那么对于大多数大学来说,这些加强国际竞争力的做法并不会引发一般认为的必要的改革。也缺乏激励效应。暂且不谈如果针对少数精挑细选的机构集中投入足够资源会如何,总之按照现行做法不可能增强现实竞争力。

即便将对象限定为顶尖大学,现实国际竞争具有意义的也只是一部分领域。不,这些领域早已展开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其他领域和教育阶段之所以没有出现相同的情况,正如前面所述,是因为既没有必要性,也没有激励效应。举个例子来说,东京大学的外国教师比例仅为6%,而我所在的牛津大学则有41%的教师持有非英国国籍。东大的本科院系、研究生院留学生比例合计为8%,而牛津大学为29%。单就研究生来看,该比例为14%对58%。即便是日本的顶尖大学,也未能成功吸引到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和学生。

聚焦具有日本独特附加价值的研究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来说,我所在的日产现代日本研究所是一所由日本企业捐建的社会科学类研究所。这样的例子在外国的顶尖大学里并非什么新鲜事。数年前,东大在日本大学中首开先河,接收外国基金会捐助成立了研究设施(数物联合宇宙研究机构由美国的卡弗里基金捐赠5亿7000万日元设立)。这在当时相当罕见,甚至成为了媒体报道的新闻。这个例子也表明,姑且不谈理工类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单就人文社会类来看,从来就没有面对过现实竞争的环境。

那么,谈到日本的人文科学类的大学和学问领域是否具有全球普遍价值这一问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在非西欧国家世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经历促使这些学问都以日语形式得到了积累。这段经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日本人通过这段经历学到的东西中,有许多可以作为知识通用于整个世界。对外输送(即使需要借助日语)掌握了这种知识的学生,虽有别于国际竞争力的意义层面,应该也算是为世界做出贡献。认清自身与英语圈以及相似的西欧语言圈的大学之间的差异,展示具有日本独特附加价值的教育和研究领域,这才是符合自己身段的做法。如果是在这个范围内,那么用英语教学也是有意义的。如今日本大学分不清迫在眉睫的现实竞争与不必要的现实竞争。这便是引发混乱和低效率资源分配现象的问题萌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日本大学  日本大学词条  竞争力  竞争力词条  幻想  幻想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国际  国际词条  
智库

 中国成全球粮食危机受害者

日前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中国2012年进口精米260万吨,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较2011年的57.5万吨大幅增长。在过去50年里中国仅有4年是大米净进口国,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