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有多大?上月底巴克莱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影子银行规模估计达38.8万亿元人民币。6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逾30万亿。原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原局长吴晓灵今年5月在公开场合曾表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已超过GDP的40%,仅体系内影子银行规模就已达5.16万亿元。当然,算上体系外的,数量应高出不少。
随着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尤其是中国楼市带给市场的悲观情绪。中国影子银行和地方债风险已经成为全球议论的热点,一些机构和学者以经验主义的逻辑怀疑中国是否会重蹈美国式次贷危机和欧洲式主权债务危机。
这是令人惊忧的预测,若中国重蹈美欧危机覆辙,全球经济将再陷危局中。起码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维持着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率,而且李克强总理最近的一次宣示中,亦强调中国有信心维持这一经济增长速度。习近平主席多次要求地方政府不必过度追求GDP增速,并称中国要容忍低增长适应经济新常态。
中国既往的发展模式,如过剩产能和地产业被遏止,地方投资冲动被阻击,银行与政府和资本的利益纽带被割断。靠市场杠杆撬动的改革,释放出让权力、资本和银行还不太适应的力量,在调整着以往存在瑕疵的发展惯性。生产关系面临着新调整,以激活新一轮改革所要释放出来的生产力。
改革侧重点,戳到中国影子银行的痛处。深入到影子深处,除了有些不确定感带来的惶恐,影子银行并不会使中国迎来美国式的“雷曼时刻”。影子银行带给中国的风险,更像是经济亚健康的一种病症,而不是让中国经济陷入膏肓的系统性顽疾。因为,中国影子银行,源于金融抑制和利率管制,或者说是银行业在信贷定价和配置方面存在歧视,使得银行业效率低。亟需融资的小微企业只能通过民间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焦虑于通胀和银行低利率或受害于股市的普通民众则选择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政府基于大干快上的政绩诉求则不得不大搞融资平台吸纳资金。基于金融抑制、银行考核和监管严苛,银行基于正常业务外的利润冲动,也给影子银行的规模添砖加瓦。
中国影子银行是政策性、政府性、市场性等综合因素所致。同样,通过政策性调整和市场化改革,使得影子银行风险可控。用一形象比喻,中国版影子银行,是地方政府、企业主体和个人在银行体系严密监管下的体外资金循环,是地方政府、企业主体和个人不得已而选择的利益选择。等于是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给予孩子极少零花钱,孩子们不得不通过借贷来满足各自需求。由于家庭作为担保或有偿债能力,这个家庭的孩子债务不会构成风险。但是,会倒逼这个家庭的家长改变每个孩子的零花钱模式,按照其合理诉求给予满足。
改革是去影子银行风险的最佳路径。从政绩考核节制地方政府以投资拉动GDP的政绩冲动,地方政府带来的“影子”风险会减少,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催生的影子影子规模也会减少。利率市场分化改革,即可让个体重回储蓄获利的轨道,减少对高利率理财产品的追求;亦可让银行安分于表内业务,不去过度持有逃离银行比率监控的表外业务。
和美国金融业大开放的坐标场不同,银行业整体弥漫着金融创新的气息。美联储的监管在华尔街投行看来,成为不合时宜的市场障碍,因而放纵的债券化和衍生的金融产权,把整个金融市场吹成一个大大的泡沫。美国影子影子是华尔街式贪婪的缩影,因而会导致泡沫破裂后的市场全方位惊恐。应对美国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不仅美联储强化了监管,而且美国也对虚拟经济提高了警惕,奥巴马政府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关切。
危机前中国市场一度鼓吹美国式金融产品创新,但危机时代却彰显出中国金融体系“保守”好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必须抱残守缺,影子银行的规模庞大,即给政策面以警示,并通过改革去影子银行的风险。
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虽然有各种说法,但依然如谜般神秘。不透明是典型的中国式风险。逆向思维,没有准确数字,也不可断言影子银行风险有多大。且,中国在尝试走一条美国式去银行化之路,影子银行的存在,客观上也具有前瞻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