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全球性人格形象”——中国的身份认同与其外交及安全政策之间的互动——不能被简化为某种重要的单一概念。它是一种复杂、多变、多元化、多层次的概念,并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它也正处于一个变化期,又因传统的全球经济处于平衡过程中和政治力量正发生全球性转移的感觉(在中国精英阶层中这种感觉更为普遍)而被进一步放大。
中国作为传统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其崛起所产生的影响的讨论体现了一种不确定性和变革:中国作为传统的发展中国家,其崛起是否意味着应在国际和区域秩序上推动更多的“修正”或者说变革,中国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应该强硬到何种程度。另外,中国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的本质也是讨论的问题。
中国并不是其全球性人格变化的唯一原因,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作为全球秩序参与者对于中国的认知与政策选择同样十分重要。美国仍然是唯一最重要的角色,其政策选择的辩论目前仍然主导着(非中文区)关于“中国崛起”命题的阐释话语权。
这些有影响力的涉华概念、命题和讨论议程是中国政府面临的外交挑战的一部分,但随着中国在海外商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拓展,这些问题也更加难以处理。中国崛起的长期影响不仅取决于中国和外国在政府战略和战术层面的决策,更取决于“中国因素”在非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全球政治经济影响。
中国崛起的程度和整体影响仍然是不确定的,目前这种影响更集中在在区域层面而非全球领域。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与其当前在外交和其他领域的影响力并不相称,中国经济迅猛而缺乏平衡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国内风险因素。但即使如此,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已实质性地提高了。在中国国内舆论中,“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大国”的声音越来越大。
中国新领导集体的外交与安全政策
2012年上台的中国新领导集体已在安全和外交政策领域推动了大量变革,其中包括寻求与美国形成“新型大国关系”模式,以及外交行为模式的变化。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是重要一步,它产生的影响将不仅局限于外交政策:它将加强国内外相关事宜的政策协调和统一。
中国仍然积极响应现有的国际秩序。但中国的决策中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对现行区域和国际秩序的持续修正倾向,其中包括强调联合国作为处理全球问题的国际组织的重要地位。中国将在诸如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国际行动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其仍然不愿参与联合国对国际热点地区的干预行动。
中国对外政策的重心从地域上仍然集中于中美关系和亚洲关系。中国新领导层也强调了中俄关系的重要性;欧洲虽然仍是一个权力中心,但其重要性已经下降。中国提出的“全方位外交战略”展示了对全球问题日益积极的参与。
与美国形成的新型大国关系致力于避免上升中的中国与美国发生冲突,并建立双方在各领域(包括亚洲)的平等关系。这一政策的有效性尚待观察,其结果部分取决于美国的反应,以及中国领导层试探美国“底线”的程度(例如:中国在2013年11月宣布在东中国海划定防空识别区)。
这些形势与中国近年来的亚洲政策日益坚定或者说强硬有关系。然而,目前东亚的不确定因素并不仅仅受中国崛起及区域参与者的反应所影响,同时也与众多区域行为体参与的秩序再调整的结果有密切关系。
中日关系仍然非常冷淡。虽然中国的战略意图仍然不能确定,但这一关系在战略上对中国非常重要。中日关系的状态也与区域整体秩序的重新安排有密切的联系。
朝鲜半岛的政策仍然缺乏变化。韩国试图加强美国的参与和安全承诺,但韩国仍然需要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因而也不愿完全倒向美国。东盟这样的区域组织对于小国保持在区域问题上的发言权十分重要。
中国将会继续参与多边体系,并特别关注经济类的相关体系。目前,虽然相关区域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东盟区域论坛、东盟防长会议等区域组织保持联系与互动,但是仍然局限于在东亚建立类似的多边体系,而非将其拓展至整个亚太地区。中国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定等美国主导的新兴体系看作美国意图重塑全球秩序的证明,但一旦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启动,中国仍愿意加入其中的部分议程。
要研究中国政策,网络安全的国际治理将是一个有趣的角度,因为它是随着中国崛起而产生的。在这一问题上,中国的一个重要立场是“维护其虚拟领土的主权”,并在联合国主导的新规则下寻求理想化的共识。
相关政策的意义
中国崛起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国内政策,也与其对外政策紧密相关。由于相关国家和国际体系的影响和制约,其他国家也有机会参与到塑造全球和区域秩序的进程中来。
美国的政策选择和中国的反应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已明确表示对与美国发展类似于“G2”模式的全球治理结构缺乏兴趣。目前,中国在中美关系上的主要战略目标是避免负面影响的恶化。而其他国家也会试图影响中美关系的走向。
中国全球性人格形象的多面性与模糊性在不同情势下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很难以一个逻辑完备、可持续的概念贯穿所有的议程,政治决策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中美关系的战略困境持续下去,将会对那些与美国战略利益紧密联系的其他国家造成很大挑战,但中国的崛起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威胁。处理这种战略困境需要我们创造性地理解国家利益,对华关系、对美关系、区域秩序、区域治理等相关议题也都需要这种创新思维。
(“第一智库”网初步翻译,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ttp://www.chathamhouse.org/publication/china%E2%80%99s-global-pers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