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智利与马来西亚利率市场化的败与成

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在于增强资金的流动性、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新兴市场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各有不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有些国家是比较成功的,如马来西亚等,也有些国家是失败的,如智利等拉美国家。将利率市场化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更有针对性的经验教训,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参考。

智利利率市场化失败的三大教训

拉美三国(智利、阿根廷、乌拉圭)是较早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中国家,也被认为是快速利率市场化失败的典型。由于这三国在类似的经济背景下进行了快速利率市场化,并且都以失败告终,以智利为例,可以深入了解分析拉美三国快速利率市场化失败的教训。

总体而言,导致智利利率市场化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过快地开始银行私有化。智利利率市场化推进的速度比较快,1974年5月智利放开了商业银行以外的短期资本市场利率,1974年10月,智利的商业银行利率也实现市场化,从而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如果仅仅快速实行按银行利率市场化,问题还不那么严重,关键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智利又开始推动银行私有化。1974年以前智利共有20家国有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并无多少市场化运营的经验,而到了1975年,除一家银行(Banco del Estado)外,所有的银行都已完成私有化。如此快速的私有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许多潜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私有化的银行被大型财团获得。在银行监管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团控制的银行和财团控制的企业很容易发生利益输送,从而使银行面临较大的风险。

智利在银行私有化过程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制度性变革是降低了金融业进入门槛,大量资本进入智利的金融业,其中大部分进了银行业。外国银行在智利快速增加,还有不少金融公司乘势而起,和银行进行存款竞争。到1981年,智利已有23家国内银行,除Banco del Estado外,其余均为私有银行,同时有18家外国银行,以及13家金融公司。

第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过快地放松了银行监管。智利监管变革的目标是增强银行业的竞争,改变自1930年以来金融抑制的局面。由于认为自由竞争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1974年5月和7月,智利分两次取消了利率管制,并且在1975年之后信贷的数量化管控也被取消。

智利还通过降低银行准备金要求和向准备金支付利息等方式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加大银行业的竞争强度。自1976年5月起,智利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支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利息。此后,智利中央银行逐渐降低监管所需的存款准备金率,当活期存款的准备金率降至10%、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降至4%时,智利中央银行停止了对银行准备金的付息。

为鼓励银行业的竞争水平,智利还对其他方面的监管政策作了调整,如放松并最终废除银行从国外借款的规模限制、提高银行对单一企业的最高贷款规模、取消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等。

第三,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资本账户开放导致外债大量增加。资本账户的放开是智利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尽管相对于利率上限的迅速放开,智利资本账户的放开是逐渐进行的过程,但由于开放了资本账户,利率市场化期间有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入智利智利国内高涨的通胀率所导致的高利率,以及预先声明的汇率决定过程都降低了资金跨境套利的风险,这是资金大量流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外资大量流入的后果便是智利的债务规模迅速攀升,外部债务规模占智利GDP的比例从1975年的53.9%迅速增加至1983年的88.4%。并且,外部债务的增加主要发生在私有部门身上,这其中金融行业又占了重要部分。在1975年,政府外债占GDP比例为41.8%,私有部门外债占GDP比例为12.1%。到1983年,政府外债占GDP比例也仅为43.6%,而私有部门外债占GDP比例却达44.8%。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使智利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未达到预想的动员储蓄、增加投资、促进增长的良性循环目的,反而引起了外资过度流入、比索升值等经济问题。1975-1982年,智利的实际贷款利率上升了30%以上,这又加剧了外资过度流入和比索升值。经济环境的恶化使得企业破产增加,形成了大量坏账并爆发了金融危机。1981年,智利有8家金融机构破产,其资产占金融体系资产总额的35%。1982-1983年,智利所有的银行被收归国有,以保护国内外储户存款,政府承担了存款保险的责任。1988年9月,中央银行持有的陷入困境的商业银行贷款几乎达到该国GNP的19%。中央银行不得不重新实行管制,公布指导性利率智利利率市场化改革宣告失败。

智利在20世纪70年代启动的利率市场化由于种种原因而以失败告终,从其失败的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值得注意的教训。

首先,在宏观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容易失败。20世纪70年代,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社会内部积累了深刻的矛盾,巨额财政赤字、极高的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的恶化使得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极不稳定。而拉美三国均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施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其次,金融制度不完善、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做好迎接利率市场化经营的准备,会导致利率市场化机制失去运行的基础。当利率实现市场化时,资金价格波动的加剧便暴露出利率管制时期积累的市场缺陷。完善的市场结构可以为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缓释减轻压力,而如果经济主体没有做好市场化运营的准备,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必然会放大金融市场的缺陷。

最后,政府有效监管缺失使得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失控,从而抹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正面成果。从拉美的利率市场化过程来看,由于政府片面信奉“市场万能”的信条,所有的政策目标都是出于鼓励银行自由竞争的出发点,认为监管会损害银行竞争能力,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而实际上,所谓的“市场万能”只有在信息完全对称和市场完美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银行业是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和负外部性的典型行业,智利的教训使我们更加坚信对银行业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马来西亚利率市场化成功的三大秘诀

与拉美三国类似,马来西亚也属于快速利率市场化的国家。1978年10月,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引入了新的利率管理制度,允许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中央银行仅控制最低贷款利率。1981年,马来西亚取消了最低贷款利率控制,转而实行贷款基准利率制度。至此,所有的贷款利率限制都被取消,商业银行也逐渐使用贷款基准利率作为定价基准。

从马来西亚利率市场化的结果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马来西亚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出现经常账户恶化,即从利率市场化前的顺差转为逆差,1982年马来西亚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达到13.44%。财政赤字也大幅攀升,1981年、1982年的财政赤字占比GNP分别为19.7%和18.7%。1983年马来西亚政府大幅缩减财政开支,马来西亚经常账户的赤字开始减少。同时,马来西亚金融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金融部门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M2/GNP、国内信贷/GNP等金融深化指标稳步提升。同时,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变动平稳,赤字和物价水平也都恢复到了利率市场化之前的较好水平,这表明马来西亚利率市场化还是比较成功的。深入分析可知,成功秘诀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马来西亚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当时的通胀率处于较低水平,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也都位于比较合理的水平(马来西亚的资本账户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放开)。1976-1980年间,马来西亚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不足5%,而实际GDP增长率达到8%左右。此外,马来西亚有着较高的储蓄率,1979年的储蓄率为39%。马来西亚的财政赤字长期保持在约为GDP的6%-7%的安全范围之内。

其次,马来西亚的金融业生态较为合理,金融机构早就处于市场竞争之中,政府的管理介入较弱。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基金等都已有较好的发展。其中,商业银行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约为40%,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则分别为20%和10%。由于这些机构已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已积累了较多的市场化运营经验,因此利率市场的放开并未对这些企业造成难以控制的负面冲击。此外,在利率市场化之前马来西亚的商业银行已经处于市场化的竞争之中。虽然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在1978年前控制着最高贷款利率和最高存款利率。但1975-1979年间,马来西亚的实际存款利率已经达到3%的较高水平,至少比许多工业化国家在1950-1960年间的实际存款利率高,这说明马来西亚的利率扭曲较小。

最后,对比马来西亚和拉美三国的利率市场化过程来看,一个重要的差别是马来西亚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就已完成了资本账户的开放。这使得马来西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就广泛采用各种新型金融工具,相互之间的联系和竞争也更为密切。在资本账户开放、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背景下,马来西亚利率管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稳定国内的利率市场,增强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之间的竞争能力。因此,马来西亚利率管制的目的是在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增强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能力,当时机成熟,迅速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国际经验带给中国的三点启示

通过智利和马来西亚快速利率市场化过程的对比分析,可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资本账户的开放最好放在利率市场化之前,这对于我国目前的利率市场化尤其有借鉴意义。马来西亚的资本账户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放开,因此马来西亚国内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已经积累了较多市场化经营和竞争的经验。而智利采取同时放开利率和资本账户的做法则给经济带来较大的风险,从而使利率市场化也遭到失败。

第二,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始终要重视制度建设,包括金融机构运营制度和监管制度的建设,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建设等。有国际学者认为,利率市场化前后分别代表先进程度不同的市场运行模式,如果更先进的制度尚未构建完成,而试图通过快速放开存贷款利率进入这一运行模式,带来的很可能是经济危机的发生。

第三,利率市场化要和资本账户管制放松、银行准入的适度限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相配套,使其和利率市场化进程构成完整的转型期经济安排,以保证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就我国目前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而言,这一点尤其值得关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智利  智利词条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词条  市场化  市场化词条  利率  利率词条  
智库

 防止改革成为半拉子工程

“权贵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杨小凯用,吴敬琏老师用,媒体上也用。我自己对这个概念觉得没有把握用得很准。“因权而贵”到底是不是一种“资本主义”,本身是个问题。克林顿卸...(展开)

智库

 “萨德”背后的美国离间计

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目的有三,其一是针对朝鲜,但是这只是表面,其二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美国借朝核导威胁,在韩部署“萨德”系统,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以其3000...(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