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连奎:尊重经济规律,但不能过分尊重经济现象

在生活中,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一派有这样一种说辞,那就是“这是经济规律,要尊重经济规律”。这些人混淆了经济规律和经济现象的区别:经济现象背后确实有经济规律在起作用,但它们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经济现象是经济规律自然支配的结果,我们应该尊重经济规律,但绝对不能过分尊重经济现象。人类发展到现在跟工业革命之前早已是天壤之别,这就是研究和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而不是尊重自然现象的结果。

自然现象中的洪水肆虐与社会现象中的经济危机都是现象,并非规律,我们没必要尊重表面的现象。真正需要做的,是发现背后的规律,来改善这些现象。

自然现象有好也有坏,好的要保留,坏的则要避免。社会学界总有那么一批人,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误导成对自然现象的尊重,最典型的就是哈耶克主义,这是世界反智主义大潮中最具误导性的一种。

再拿经济危机这个现象来说,经济确实是有起有落,这是自然规律;但经济起落并不一定就酿成重大的经济危机。正常的经济起落只是经济景气周期的外在表现而已,而但凡严重的经济危机背后都有重大的经济风险或经济泡沫在起作用,比如经济泡沫的破裂和经济系统性风险的集中爆发。

也就是说,经济危机终归只是一种现象,它的根源还是在于经济泡沫和经济风险,而这两者是完全可以规避的。并且,在经济领域中,非常隐蔽的风险并不多,大多数风险都是显而易见的。就拿华尔街经济危机来说,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在危机爆发前已经非常明显,包括各大投行、美联储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们或是碍于利益,或是碍于观念,有选择性地对这些风险“视而不见”而已。

经济领域的泡沫同样可以被衡量,因为任何实物产品都是有价值的,而金融产品的基础毕竟还是实物。而且,人类早就创造出了诸如“市盈率”、“市净率”等衡量金融产品价值的工具,可以说我们并不缺乏发现泡沫的工具。更何况,即使没有这些工具,人类对泡沫的感知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金融市场中,对于泡沫这个问题,重点已经不是能不能发现,而是该如何正确对待。

经济学中有个最形象的词可以描述这种情况:“博傻”。这是博弈和傻瓜两个词“合二为一”而来的,其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傻瓜之间的博弈。具体来说,它指的是市场参与者在明知股票或其它投资/投机产品价格已被高估的情况下还在买入,并寄希望于接下来还会有更“傻”的人以更高的价格接手的市场心理和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已经属于投机,而非判断问题了。这才是支撑泡沫存在的根源。

既然经济风险和经济泡沫都是可发现的,那么人们只要提前进行对市场进行观察、预估和治理,就完全可以避免经济危机。也就是说,经济危机根本就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

西方世界经常出现经济危机,跟其政治体制有问题。他们的治体制本身也是一种“博傻”,大家其实都知道经济存在隐患,但只要保证隐患不在自己任内爆发即可,自己下台后“哪管他洪水滔天”。这是西方政客的普遍心态,当时格林斯潘放任经济危险的存在,其实也是这种心态在作怪。

在微观经济学中,风险和利润往往成正比,在宏观经济中也是这样。经济越是存在风险,越是存在泡沫时,往往越容易出现畸形繁荣,而这些繁荣正是政客们所需要的。他们怎么可能轻易地放弃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呢?他们要做的只是吹嘘这种繁荣,而不是治理。

中国之所以几乎没有爆发过经济危机,就是因为中国政府一直在治理繁荣。只要中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苗头,政府就会毫不犹豫地收紧货币政策,压缩产能。也就是说,中国得以避免经济危机,原因不完全在于中国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而在于中国政府不接受虚假繁荣,敢于治理繁荣。而西方国家政府,是不可能主动压缩产能的。

总之,经济现象就是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那些利用我们对经济规律的尊重来误导我们去尊重经济现象的人是错误的,甚至有时是别有用心的。发现规律、利用规律才是科学最基本的精神,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方法也是如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尊重  尊重词条  经济  经济词条  过分  过分词条  规律  规律词条  现象  现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