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档案
作者: [英] 卢克•哈丁(Luke Harding)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副标题: 世界最大泄密事件内幕揭秘
译者: 何星 周仁华 李广才 花爱萍 孙志明 译
出版年: 2014-4
页数: 280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5510231
他是80后,网名“真实的呼哈”,玩游戏爱发帖,电脑技术很棒。如果你见到他本人,会觉得很符合他在网上的表现,苍白,有些心神不宁。他沉默寡言,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在一次生日晚会上,大家极力怂恿他发言,结果他只说了五个字。”总之,他与多数宅男没什么大区别。
然而就是他,出于对人权与自由的信仰,向世界公布了美国及其盟国对全球的秘密监控,“五只眼”全球情报网、“棱镜”计划、“星风”项目……一时间,世界为之震惊,有人说他是英雄,这个英雄却被美国政府宣布为头号通缉犯,享受与本·拉登一样的待遇。没错,他就是爱德华·斯诺登,2013年度最著名的新闻人物。
有关斯诺登的传闻今天仍没有结束——也许,只要秘密监控存在一天,斯诺登就不会失去存在价值——今年传来半真半假的消息,他宣称外星人已控制了美国政府(我以为这是个讽刺,美国政府试图监控全球,结果它本身亦受到别人的控制)。斯诺登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其实我们并不了解,正如我们只知道“棱镜”计划是一项庞大的监控工程,但它的细节、规模、开销以及它可能造成哪些影响和后果,我们未必清楚。
英国《卫报》独家报道了斯诺登泄密事件。哈丁是报道团队的核心成员,他撰写的《斯诺登档案》是目前关于斯诺登本人与事件最为详备的书籍。读完此书,我们愕然发现,奥威尔在小说《一九八四》里虚构的“老大哥时代”,早已降临。
那么,斯诺登究竟是个怎样的年轻人呢?2009年时,他还是个“爱国主义者”,谴责那些把密级信息泄露给媒体的官员,“这种人真该一枪给毙了”。他万万没想到,不久以后,他成了当初他所痛骂的人。那时斯诺登并不喜欢维基解密。出色的电脑技术,使他先后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局服务,接触了大量的海底浊流,除了见不得人的密级情报,还有活生生的事实。渐渐地,斯诺登“对美国政府有了幻想破灭的感觉。我意识到自己就是这个机构的一分子,这个机构做的坏事比好事多得多”。真正给予斯诺登“致命一击”的是长达51页的“星风”计划。该计划不经许可就直接搜集千万美国人的通信内容和元数据。斯诺登的第一反应是,“你不能说,读到这样的材料,却不清楚其对于整个体制意味着什么。”
我们现在知道的,美国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与英国通信总部通过入侵电脑,截获海底通讯电缆,收集无线通信信号,强迫诸多网络、电信、电子商务等营运商(其中包括谷歌、威瑞森、雅虎、SKYPE、YOUTUBE、微软、FACEBOOK、美国在线,甚至苹果等等你所能想到的著名公司)为其提供用户信息等方式,已经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了。除了美国总统,任何人的电话、邮件、身份信息,任何一天说的每句话,做过的每件事,都被记录在案。如果他们愿意,就连你读这篇小文的举动,也能瞧个一清二楚,假如你是用带有摄像头的电脑阅读的话。事实上,连他们亲密的盟国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电话都能被监听十年之久。兄弟,如果你想保护隐私的话,快关掉电脑扔了手机吧。有趣而符合逻辑的事是,在斯诺登泄密事件后不久,很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与大公司购置了大量传统打字机和纸质笔记本。哈丁辛辣地讽刺道,“信鸽的回归只是时间问题。”
哈丁的纪实文字不比任何一部间谍小说差。比如斯诺登与《卫报》记者接头,情景紧张,扣人心弦。斯诺登随时都有被抓捕的危险,而《卫报》记者因为长期报道自由人权,抨击美国安全政策与美方结怨颇深,他们都担心对方有诈,相互试探又不想放弃的心理和行动被哈丁描写得淋漓尽致。
直到现在,“针对斯诺登的间谍刑事起诉仍然有效,根据《间谍法案》的一项条款,他还可能被判死刑”。但他并不后悔,“我不想生活在这样的世界:我说的每句话,我做的每件事,跟我谈话的每一个人,我的一切创意,我的爱情和友谊的表达,这所有一切都被记录。”
无论斯诺登泄密的真实动机是不是如他所说的那样,客观上该事件逼迫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怎样处置人权与国家安全?如何把政府权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所谓合理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程度?随着历史的发展,狭义、单纯的爱国主义是否应有所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