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马歇尔计划能有中国版吗

随着APEC的到来,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讨论也热烈起来,但回顾下历史,马歇尔计划实施与当下中国推进的各种开放政策还是有很多不同。历史有相似的地方,但不会重演,如果基本的逻辑有差异,那么呈现出来的样子也是大异其趣。马歇尔计划,的确消化了美国的过剩产能,也使美元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于是乎,同样面临产能过剩与货币国际化的中国,是不是也可以来一个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呢,或者以新的思路来推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

(一)马歇尔计划并不仅仅是马歇尔

在历史教科书中会了解到,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援助欧洲的倡议,后来成为美国政府的政策,美国政府拿出了130亿美元来援助欧洲。现在的人会觉得100多亿美元让美元在欧洲流通,同时又把美国在战时形成的巨大产能转移到欧洲,真是很划算的事情。可这笔钱真的不算少,它占当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二。而马歇尔计划既不是马歇尔的点子,而是大势所趋;同时这个计划也遇到了很大的国内阻力。

如果给一个总体性的评价,马歇尔计划其实是冷战的重要一个环节,是战后经济秩序安排(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尝试。马歇尔计划实施之后,杜鲁门主义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乔治·凯南提出的遏制战略也有了施展的空间,对苏联扩张的任何一点进行抵制。此外,马歇尔计划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已分裂为两个体系,苏联及东欧附庸国并没有参与其中,美国的经济势力并没有延伸到社会主义国家,此后,世界形成了两个平行市场。可以说,马歇尔计划是经济冷战的开始。

马歇尔时任美国国务卿,而杜鲁门也充分尊重马歇尔在外交事务的主导权,更重要的是,当时参众两院都由共和党控制,如果以杜鲁门的名义提出这样一项规模宏大的援助计划,有可能通过吗?杜鲁门自己心里都没有底。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美国两党之间是可以合作的,但现在,很难想象奥巴马可以在共和党把持参众两院的时候,推出医改法案。杜鲁门将援助计划命名为马歇尔计划,一方面肯定了马歇尔以及国务院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也是政治权宜之计,避免因国会山与白宫之间的对立而让援助计划胎死腹中。

马歇尔在哈佛的演讲也是平淡无奇,并没有煽动性,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仅有的那点儿感情是留给马歇尔夫人的,他愿意讲讲事实和道理。而这些“事实”是被国务院官员、学者所充分讨论过的:如果没有援助,欧洲将会破产,饥寒交迫的欧洲将会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国务卿马歇尔、副国务卿艾奇逊等都对欧洲的局势有所描绘,尤其是艾奇逊在1947年5月8日发表了一场演讲,算是马歇尔计划的开场白。其中最重要的观点在于粮食与自由有密切的关系,他断言,直到世界人民能够重新解决自己的衣食问题,并且对前途抱着一定程度的信心,战争才算结束。

马歇尔的演讲进一步阐明了经济援助与美国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持久的和平来自于欧洲自己的经济活力。马歇尔虽然在莫斯科没有与苏联在欧洲问题上达成共识,但是他不愿意与苏联撕破脸,因此在演讲中着重强调美国的计划不反对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学说,只是反对饥饿、贫困、绝望与混乱,其目的是恢复世界经济的运转,从而产生使自由机构得以生存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美国还担心欧洲国家会将经济进行国有化,接受苏联经济模式,马歇尔计划并没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关上大门,有不少人担心苏联会加入其中。乔治·凯南此时起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此公在美国政府中的官阶并不高,但是却堪称美国冷战战略的设计师,而马歇尔也是慧眼识英才,邀请乔治·凯南参与援助计划的研究与制定,并让他出任国务院政策规划室主任。乔治·凯南认为,苏联不会参与其中,如果苏联拒绝参加,美国就能够顺理成章地将分裂世界的责任推给苏联。美国既可以达到援助盟友,夯实在欧洲与苏联对抗阵线的目的,也能够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乔治·凯南为马歇尔计划确立了几个原则:欧洲需要团结起来,美国的援助并不是对某个国家的,而是整体性的;需要欧洲提出要求,美国协助;需要恢复德国的经济。而马歇尔也认可了这些原则,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参众两院是由共和党控制的,另外由欧洲人提出计划和请求,避免了美国干预欧洲国家主权的嫌疑。当然,美国也没有闲着,国务院成立了三个工作组,研究援助的可行性、可能性以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看看欧洲吧,经过大战的蹂躏,靠自己无法恢复元气,而战后美国也没有意识到欧洲的衰落程度,英国在1947年恢复英镑自由兑换后,一个月就耗尽了美元储备,不得不暂停自由兑换。法国、意大利的情况更不乐观,而德国还处在被占领的状态。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一经被媒体报道,引起了欧洲国家的积极反应,尤其是英国,希望在援助过程中找份工作。欧洲的热烈反应也让美国有些意外,为了迎接美国的援助,欧洲组建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评估欧洲需要的资源、资金,最初提出的数额是290亿美元,其实美国国内连个零头都不想出,这个数额也不断被削减。

为了让援助计划能够通过,马歇尔像当年威尔逊那样进行全国演讲,劝说公众支持这一计划,马歇尔演讲的调子也越来越意识形态化,将援助计划与民主联系在一起——如果美国不援助欧洲,那欧洲国家就会建立警察独裁国家。毫不夸张地说,马歇尔计划在美国国内引起了一番政治讨论,也是一场政治动员,包括妇女和儿童都参与其中。马歇尔非常重视妇女的角色,他说如果女人同意了,那很快就会有社会反响。

经过七八个月的讨论,共和党也支持了马歇尔计划,以范登堡为代表的共和党人“背叛”了本党,站在了马歇尔计划一边。1948年4月,美国建立了经济合作署,开始对欧援助。欧洲已经民穷财竭,急需食品、燃料,但是它们根本没有外汇储备,马歇尔计划从两个方面着手:美国设立对等基金账户,政府向经济合作署拨款,向美国企业采购商品并向欧洲转运,商品的采购费和转运费计入专门的账户,而受援国进口商可以以本国货币支付货款,这些款项计入本国对等的基金账户。受援国不用急着归还对等账户的钱,这样解决了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外汇匮乏的问题。另外,欧洲国家的货币不可兑换,彼此之间的贸易结算与支付也是个问题,美国建议以美元作为结算手段,这样美元就成功地嵌入到了欧洲的贸易与金融活动之中。直到1958年,欧洲国家积累了足够的美元储备之后,欧洲国家才开始自由兑换。

马歇尔因为这一计划在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至少对欧洲人来说,马歇尔计划将他们从饥饿、寒冷中拯救出来。回顾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这段历史,必须承认一点:这一计划是战略任务,美国和欧洲有共同的威胁,基于制衡苏联以及国内经济崩溃而带来的政治风险,美国和欧洲一拍即合,更进一步说,欧洲国家是请求美国出面援助的。且欧洲虽然已经残破,但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法治、自由交换的理念、有限政府等)都还是存在的。至于说,美国输出过剩产能,并实现了美元国际化,可以说是副产品。

(二)中国重构开放体系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关于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的讨论就不断出现。尤其是新一届政府提出了一路一带、亚投行等倡议,加上亚信峰会、丝路基金等举措,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似乎呼之欲出。但笔者认为,马歇尔计划很难再次重演,因为它本质上是一项战略行动,是冷战背景下欧美同盟的一部分。如果忽略掉这一点,而仅仅关注马歇尔计划在美元国际化中的角色,可能有些本末倒置,如果以此种逻辑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恐怕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中国推进的一路一带建设,更多的是从经济贸易等功能性领域着手重构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打造基于中国为核心的开放体系。当然,它内涵地缘政治的考量,却很难成为这一战略推进的核心动力。当下欧亚大陆并没有一个紧迫而共同的威胁,没有这种威胁,经济贸易合作就很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马歇尔计划的核心则是国家安全,欧洲因经济崩溃而陷入动荡,这对欧洲是首要威胁,对美国来说,欧洲乱套了,那美国就在欧洲没有了与苏联对抗的基地。当一种威胁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经济账就需要让位,也能够促使美国两党合作,共和党虽然掌控参众两院,但是还是愿意配合白宫的这一外交大战略。

2008年的金融危机确实让经济问题成为各国都必须面对的威胁,六年过去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节奏不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考量。从人的需求角度来讲,衣食之需要比基础设施建设更急迫,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一项经济议题。没有这种迫切性,合作的动力也就大打折扣,欧洲国家在战争硝烟尚未散尽,就愿意搁置仇恨,组成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来接受美国的援助,可见其要求之迫切。一路一带或者亚投行等倡议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与马歇尔计划的背景有本质区别。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对象是作为整体的欧洲,减少了协调与沟通的成本,而一路一带的参与国尚未厘清,中国还需要花费时间和资源进行沟通与磋商。按照集体行动的逻辑来说,成员越多,要采取共同的行动就越困难。马歇尔计划的成员单一,就是美国和欧洲,目标也单一而集中——欧洲复兴。从动力、组织及目标等方面来看,中国的一路一带并不算是马歇尔计划的中国版。

无论一路一带还是亚投行以及未来要涉及的多边经济合作构想,都可以被看成中国重构开放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没有必要类比或者复制马歇尔计划。互联互通是中国提出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自由贸易。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今年也可能成为资本输出国家,互联互通不仅意味着货物的勾连,也是资本、技术的深度合作。中国产能过剩与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靠国内的深度改革来推动,产能过剩集中于钢铁、太阳能、水泥等传统重化工业领域,如果产业结构不进行调整,没有升级,那世界也无法解决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硬往全世界输出过剩产能,必然激起反弹,比如迭起的反倾销诉讼等。

人民币国际化也无法重复马歇尔计划的路径,人民币面对的是已经形成的美元霸权,以及美国广度与深度兼具的金融市场,而美元当年面对的是一个残破的欧洲和货币合作的真空,自然趁虚而入。如果简单地说,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参照马歇尔计划,可能低估了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障碍,以及国内改革的必要性。可喜的是,中国政府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对投资领域松绑的举措,进一步增强中国市场的开放性。的确,世界对美元霸权已经颇多不满,但是人民币若只是美元的翻版的话,那其他国家为何要接受人民币而拒绝美元呢?

APEC峰会期间,各国财经高官在就亚太自贸区进行谈判与沟通,中美共同担任主席,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开放体系的特色:扛起自由贸易的大旗。无论一路一带,还是亚投行,都是为了自由贸易,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中国有责任推动自由贸易事业的发展。一路一带的推进首先着眼于自由贸易,没有必要戴上“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帽子。相比于欧洲,一路一带的参与国以及潜在的参与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水平普遍比较低下。中国愿意以本国的资金推动互联互通,但是任何资本都需要稳定和可预期的回报率。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很多是赠送,但是马歇尔在向商界解释时指出,欧洲的复兴有助于美国对欧洲的贸易,长期回报是比较稳定的。另外,马歇尔计划的推动者是有商业领袖哈里曼领衔的经济合作署,参与者主要是美国的企业,美国国会坚决反对国务院经手如此多的资金,而马歇尔也乐意将大权交给哈里曼。

马歇尔在推销马歇尔计划的时候提及,他还是个孩童时,美国对世界并不关注,但是几十年过去了,美国有责任领导世界。中国也是如此,开放三十年之间,中国已经到了对世界贡献智慧和构想的时候了。无论马歇尔计划还是门罗宣言都有其特定背景,中国的新外交战略没有必要套用这些概念,因为本来很多国家对中国崛起就有疑虑,如果再以马歇尔计划中国版来示人,恐怕就有些南辕北辙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马歇尔计划能有中国版吗  马歇尔  马歇尔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计划  计划词条  
智库

 发展规划定位的理论思考

发展规划作为一种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的公共政策,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政府履行经济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依据,在凝聚发展共识、引领发展方向、...(展开)

智库

 叙利亚停火的希望与隐忧

经过数月的外交博弈,美国和俄罗斯促成的叙利亚停火协议终于在2月27日生效,这是美俄牵挽利益攸关方折冲樽俎、斗争妥协的产物。而这个停火协议,也是叙利亚内战2011...(展开)

智库

 2015非洲展望:“后2015规...

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进展期间,“转变”成为了非洲发展的主题。在2015年伊始展望非洲的未来,前景已经与2000年时有了很大的不同。2013年,除南非外,非洲经济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