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富》双周刊网站10月8日刊登题为《商界新冷战》一文,作者为美国欧亚集团总裁、纽约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教授伊恩·布雷默。文章称,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全球化一直是全球经济的故事主线——直到俄罗斯和中国急剧地改变了以西方大企业为中心的叙事角度。现在的问题是:是否还有可能实现圆满的结局?
新冷战正在商界慢慢浮现
文章称,在最近的数场危机过后,每家放眼全球的西方企业也应当重新思考其战略。对国家而言,这些地缘政治突发事件——是自柏林墙倒塌以来发生的最具煽动性的事件——并不会导致新的东西方冲突。目前没有人在谈论与莫斯科进行核对峙,而且北京并不像弗拉基米尔·普京那样倾向于与西方发生冲突。
然而,企业则面对着不同的现实,因为中国和俄罗斯的政治变化导致一场冷战正在商界慢慢浮现。中国和俄罗斯正在“入侵”市场,其规模是自“全球化”成为流行词以来前所未见的。北京对数十家《财富》500强企业的“垄断活动”发起政府调查。随着乌克兰冲突不断升级,俄罗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制裁,这已经导致其与美国的商业关系急转直下。在今年上半年,逃离俄罗斯的资本数额达到750亿美元,超过2013年全年的水平。
西方企业得益于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而允许企业改善供给链并接触新顾客的普世价值观是全球化市场的后盾。企业应该与企业竞争,而不是与政府竞争。不认可这种价值观的国家将迫使许多企业在如何做生意以及在哪里做生意的问题上作出痛苦的抉择。
文章称,对于西方企业和作为挑战者的国内企业而言,对中国日益壮大的消费阶层和庞大的劳动力进行投资似乎是一个势不可挡的双赢局面。然而,这一切正在迅速改变。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35年之后,外国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可有可无。在更多的行业,中国企业更加老练,更加具有竞争力。中国不再渴求现金或低级技术;外国竞争者若想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要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文章认为,结构性改革、反腐运动和金融自由化有朝一日可能会使中国市场在外国企业眼里更具吸引力。不过,就目前而言,这些举措令中国商业环境的确定性大大降低。
文章称,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面对着不断恶化的俄美关系,采取了损人不利己的应对方式。西方制裁将给主要针对美国市场的俄罗斯企业造成惨痛的损失。它们的资金成本已经提高,而俄罗斯是否有能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一直维持现有水平的石油产量令人感到怀疑。不论答案如何,普京将坚持到底。实际上,他在国内的支持率仍然居高不下。国内的食品生产商将食品禁令视为一个机遇,而其他的俄罗斯人则认为这肯定会抬高价格,而且需要从风险更大的地方进口食品。
西方企业将付出高昂代价
文章称,西方跨国企业将为它们控制不了的地缘政治付出日益高昂的代价。例如,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俄罗斯参与了最近针对美国摩根大通公司的网络袭击,这起袭击事件令8300万家庭和企业受到影响,这是历史上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袭击。鉴于俄罗斯政府的手段(高超的金融黑客技术)和动机(报复美国的制裁),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将有更多的美国企业受到俄罗斯网络炮火的袭击。
文章称,在这场博弈中,华盛顿绝对不是旁观者。美国政府偏爱信息技术行业,而且向该行业注入了国家利益。然而,斯诺登泄密事件曝光了华盛顿的类似行为,华盛顿对技术企业施压,迫使它们服从美国国家安全局推动的监控计划。基于美国情报机构的担忧,监管者曾试图阻止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在美国境内销售其设备。
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在华运营的西方大企业正在安然度过最近的风暴,它们得出结论认为,为了潜在的利益,冒风险是值得的。(苹果公司的投降具有说服力,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去年在北京发起针对苹果公司的媒体运动之后表达了“诚挚的歉意”。)不过,其他公司正在缩小在华运营的规模,或者完全放弃中国业务。例如,美国奥多比系统软件公司正在关闭其在中国的研发部门。
文章称,随着莫斯科烧毁与西方之间的桥梁,该国正在建设通往中国的输气管道。由于与西方关系恶化,俄罗斯降低了最初的要价,于是中国和俄罗斯迅速达成了为期30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而在此之前,关于该协议的谈判曾停滞很久。俄罗斯还邀请中国投资者参与投资具有战略意义的东西伯利亚万科尔油田项目。中国对于以优惠价格买到俄罗斯能源感到满意。
文章认为,在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市场所受到的阻力当中,俄罗斯和中国是最重要的两个点,而这两个国家如今正在更加密切地合作。随着中国和俄罗斯朝着对方进行重心转移,美国企业——以及它们的普世价值观——将难以维持在全球范围的稳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