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郑永年:丝绸之路与中国的可持续崛起

丝绸之路的大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实现中国民族复兴和国家的“和平崛起”,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责任大国。

中国是否可以实现和平崛起,取决于是否能够满足至少如下三个条件,即一、实现内部的可持续发展;二、有效遏制发达的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中国有可能的围堵;和三、在发展中国家扮演领导角色。这三个条件是需要争取的,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也可以从这三方面来阐述。

丝绸之路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国内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可以全面发掘与广大新兴市场国家之间潜在的互补互利机会。无论是陆地丝绸之路(即“一带”)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即“一路”),除了少数几个国家(例如新加坡)已经是发达经济体之外,其他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很多还是低度发展国家,都需要发展。丝绸之路通过资本和技术等外部经济要素的引入,和这些国家的内部要素如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整合,可以大大激发这些国家的潜在经济发展动力。

这样做也可以为中国带来直接的经济与战略效益。今天,中国经济各方面面临失衡,经济结构调整举步维艰。内部的继续改革对经济结构调整很重要,但也可以引入外部经济要素,一方面促进内部的改革,另一方面减轻内部改革的一些压力。发达的西方国家在走向经济大国(从低收入到高收入经济体)的过程中,无一不使用外部经济要素。例如西方的经济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对外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政策。中国不能走西方的老路,但必须寻求一条和发展中国家尊重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道路。尊重与发展、合作与共赢应当是丝绸之路的主题。

突破全球失衡困局

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方面,丝绸之路有助于中国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严重的产能过剩与不具经济效益的产业,有秩序地对外移转,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内部过程的产能,转化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要素。另一方面,这种产能转移更有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产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产业升级,丝绸之路可以为中国企业的成熟中阶产品,找到广大的海外新兴市场,为中国大量产能过剩的产业找到新的出路;同时,它也可以将中国的庞大外汇储蓄与丰沛国内游资,转化为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突破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困局,实现全球经济增量基础之上的再平衡。

中国可持续的和平发展的第二个条件,就是遏制和化解西方、美国对中国的潜在围堵。对中国来说,要崛起成为大国,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作为大国,中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大国的崛起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历史上,大国的崛起经常造成西方学者所说的“大国的悲剧”,即现存的大国总是恐惧于新兴的大国;而新兴的大国也总要挑战现存的大国,从而构成了争霸战争。如何有效遏制发达的西方中国可能的围堵?

中国需要加快军事现代化。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对西方的围堵构成最有效的威慑。不过,中国军事的发展可以对西方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西方也必然会加快在军事上对中国的围堵。从国际关系的逻辑来看,无论中国本身还是西方,都存在着强大的推动力,驱动着中国西方之间的军事竞争。一旦造成冷战期间前苏联和西方之间那样的军事竞争,对中国就会大大不利。中国因此必须竭力避免类似的军事竞争;和西方的关系也因此必须超越军事层面。

要避免前苏联和西方之间那样的军事竞争,中国西方的经济关系变得极为重要。鉴于中国西方经济的高度依赖性,西方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必然要影响到中国。因此,即使西方中国实行形式不同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帮助西方恢复经济。尽管中国帮助西方经济,改变不了西方的“中国威胁”认知和其围堵中国的企图,中国也必须继续和西方保持这种经济相关性。两者的经济相关性越大,西方就越没有能力实现其围堵中国的企图。这些也是中国在和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时候所需要考虑的。

但是,无论是军事现代化,还是继续保持和扩展同西方的经济关系,最重要的还是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一直在支撑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不过,如果中国国内经济出现重大的问题,没有其他国家会来帮助中国。对这一点,人们应当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西方不同,西方一直在寻找机会来“惩罚”中国中国如果有危机,很难想象哪一个西方国家会来帮助中国中国必须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走出去”很重要。既然中国经济很难走向西方,就要寻找新出路,这个新出路就是通过丝绸之路,通往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更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履行的国际责任——丝绸之路是中国向发展中国家履行自己的国际责任的有效途径。

如何理解中国要在发展中国家扮演领导角色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这样做不是像西方一些人所说的,是中国要追求国际霸权;恰恰相反,中国这样做是为了实现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双赢。一方面,丝绸之路可以帮助中国实现内部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丝绸之路可以全面带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亚、非洲、阿拉伯、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的升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二,这样做可以缓和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与贸易摩擦。尽管中国西方经济已经高度依赖,但欧美国家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与激进排外思想也在增长。西方经济越是走不出结构失衡状态,越会把责任推到中国头上。更为严重的是,中国资本往往被西方国家利用“国家安全”等理由拒之门外。这种情况在今后很长时间里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这种情况当然不是说中国要放弃西方中国仍然要努力和西方打交道。但同时,中国更需要在发展中国家寻求新的贸易投资空间。这方面,中国已经努力不少。丝绸之路的确立,必然会从整体上大大推动这方面的努力。一旦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出了新的投资和贸易空间,和西方的经济贸易摩擦必然会减少。

瓦解对中国的包围

第三,丝绸之路通过发展和强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可以有效瓦解美国对中国的新一轮战略围堵。美国的战略围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军事上的,二是经济上的,三是软力量方面的(包括意识形态、文化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军事现代化也必然会加快和提升。但中国没有美国那样做世界警察的野心,军事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还是国防。丝绸之路则可以从经济上和软力量方面瓦解美国的围堵。从经济上说,就是中国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在西方,一条腿在发展中国家。和西方的关系仍然很重要,不可放弃。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主导性。应当看到,这两条腿并不矛盾。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微弱的经济复苏,靠美国与欧洲央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发达国家也普遍无力自行解决长期失业、产业流失与世代冲突等结构性问题。新兴市场国家尽管对西方不满,但仍过度倚赖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实际上,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脱离西方市场不现实。对这些国家来说,也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仍然留在西方,而需要寻找另一条腿,这另一条腿就是中国。现实地说,要恢复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动力,必须靠新兴市场国家全面激发其经济增长潜力,扩大内部需求,以及同步深化新兴市场国家彼此间的经济合作,带动跨国投资与贸易。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各个方面的优越条件,决定了其必须扮演领导角色。

第四,丝绸之路可以把中国发展的一些宝贵经验,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去,借此形成中国的国际软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说,中国的发展经验已经开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尽管中国发展过程也是有沉痛的教训,在一些方面甚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到今天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但毕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模式,并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人所炒作的“北京共识”论,也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些人所总结的“北京共识”论。中国的发展经验,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仍然需要总结。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对中国经验表现出巨大的兴趣。

也就是说,可以把丝绸之路视为是由中国自己创始的“软力量”建设项目。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和军事的崛起,更重要的是软力量的崛起。软力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国际事务中的实际领导权和话语权。今天,中国的软力量建设一直是软肋。造成这种情形主要有三个原因,包括没有把中国本身发展经验总结好,过于注重于和西方的话语之争,不够注重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塑造自己的软力量。建设软力量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但丝绸之路是一个很现实和有效的契机。结合丝绸之路,中国至少可以实现软力量在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永年  永年词条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崛起  崛起词条  持续  持续词条  
智库

 城乡结合部“社会样态”的再探讨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启动,城市社会治理开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研究中,大家似乎都会发现,大中型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是当下社会治理的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