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优萨夫扎伊和印度儿童人权活动家凯拉什•萨蒂亚尔蒂,以表彰他们在推动儿童权益上的贡献。消息公布后,世界媒体议论纷纷:批评者有之,认为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又一次违背了诺贝尔的临终遗愿,将和平奖授予了与世界和平无关的事业和人物;褒奖者也有之,认为在印巴克什米尔冲突激烈的时候向分别来自两国的人士颁发和平奖,这本身是在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激励印巴两国政府和民众行动起来实现和平。那么,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是否真的违背了诺贝尔的遗愿?而马拉拉和凯拉什两人获奖又是否能够推动印巴和平呢?
奇特的获奖者组合
无论世人对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决定是否赞同,但不可否认的是,马拉拉与凯拉什的组合确实比较奇特,对比鲜明:他们来自两个相互敌对的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一个是穆斯林,一个是印度教徒;一个是只有17岁的少女,一个是年届60的老头;一个为女生能够享有受教育权而在国际上四处奔走,一个为解救童工而在国内组织游行示威。他们两人之间的差异远多于共同点。如果非要为他们找一个共同点的话,那就似乎只有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所解释的那样:“这(共同获奖)对于一个印度教徒和一个穆斯林,一个印度人和一个巴基斯坦人来说是一个联合起来为获得教育权和反对极端主义而斗争的重要时刻。”
这一解释透露了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良苦用心,其潜台词充满了象征意义和启示意义:一是希望能够促进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这两个敌对国家人民,以及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这两个相互冲突的宗教信徒的联合;二是希望动员公民和社会的力量来为获得教育权和反对极端主义而斗争。但这一解释与两位获奖者本身的经历并不完全吻合,因为只有马拉拉才是为了争取受教育权而反抗极端主义的,而凯拉什所从事的主要是解救童工,并进而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工作,这与反对极端主义好像并不搭界。这使人产生一种感觉,就是这一次诺贝尔和平奖主要是颁给马拉拉的,而凯拉什的出现好像只是为了便于与印巴冲突这一和平问题搭上关系。
在两位获奖者中,马拉拉无疑是一个耀眼的明星,她是一个只有17岁的女学生,是年龄最小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且她早就享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在2013年就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而凯拉什,在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宣布他获奖之前,在印度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和事迹。但比较讽刺的是,现在各国媒体似乎对凯拉什的肯定要更多一些。虽然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称马拉拉是“巴基斯坦的骄傲”,但有巴基斯坦民众认为,“马拉拉与美国走得太近,其宣扬的价值观也有不少西方色彩”。甚至不少巴基斯坦人认为,她是西方为凸显塔利班的残暴,实现自身利益而刻意树立的“领袖”,只是一个道具而已。
充满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
一直以来,和平奖都是诺贝尔奖中争议最大的奖项。没人会否认马拉拉和凯拉什所从事的事业本身的重要性和正当性,并且也有人支持此次和平奖委员会的选择,认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是维护和平的根基,但这确实与诺贝尔的本意相差甚远。按照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授予那些“为促进民族和睦,增进各国友谊,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但是,由于和平奖的政治属性以及颁奖者的非中立地位,诺贝尔美好的设想往往经受不住严峻政治现实的考验。
与其他诺贝尔奖项不同,和平奖是由挪威颁发的,和平奖委员会的成员由挪威议会选出。一个与政治紧密相关的全球性奖项竟由偏居欧洲一隅的一个小国的一小撮人决定,这件事本身就缺乏严肃性,更遑论其公信力和权威性。挪威不是世界的道德标杆,也不是一个中立的国家,它有自身的利益追求。它是北约成员国,特别强调同美国和北约的合作关系,并以此作为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石。挪威也不主张全面削减军备,它支持美国军事力量在欧洲的存在,甚至支持这种存在继续扩大。挪威希望通过在世界热点地区进行和平斡旋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它提高国际地位的工具。在西方对“民主和平论”深信不疑的当下,挪威也不断将民主、人权、环保等西方政治话题作为和平奖的评选标准。因此,往窄里说,诺贝尔和平奖只能代表挪威的立场和价值观;而往宽里说,诺贝尔和平奖代表美国、北约和西欧的态度和利益。
从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记录来看,比起宣扬和平,和平奖的评选更热衷于干涉别国内政,推销西方意识形态,甚至推波助澜分裂他国领土主权。著名的印度“圣雄”甘地,以和平手段成功使印度实现了民族独立,曾五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但直到去世也没能得到和平奖。而这个奖项在冷战中却多次颁给反对和颠覆自己祖国的人;一手导致自己国家解体的人;也曾同时颁给战争的发动者与受害者,如美国的基辛格和越南的黎德寿;冷战后曾颁发给强硬主张以武力解决南斯拉夫问题,让科索沃在“国际监督下独立”的人;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颁发给刚刚上任不到两周、基本未开展外交活动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使美国媒体都几乎异口同声地用“讽刺”来形容,而奥巴马也将领奖台当成了宣扬其战争理念的讲坛,强调“公义之战”师出有名,合乎道义。
诺贝尔和平奖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它带有诺贝尔的名字。而诺贝尔奖之所以享有声誉,不是因为它在评定和平奖方面所体现的价值观,而是因为它在科学领域所具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可以说,今天的诺贝尔和平奖完全玷污了诺贝尔这个名字。
诺贝尔和平奖无助印巴冲突解决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之所以将和平奖授予马拉拉和凯拉什,除了表明促进人权、反对极端主义的立场外,可能还希望能够利用公民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实现地区和平。如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所言:“我们授予……来自印度的印度教徒和巴基斯坦的穆斯林,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读:
首先,这是一个显示挪威外交形象的“强烈信号”。在印巴两国因克什米尔问题再次陷入冲突的时候,通过授予印度的印度教徒和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和平奖,希望授奖活动成为挪威关注印巴冲突、促进南亚和平的象征,以体现挪威为促进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其次,在印巴政府层面没有动力缓解冲突、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情况下,通过鼓动和唤醒民众来促进冲突的解决。
马拉拉很快就领会了挪威人的意图。在得知获奖后,马拉拉与凯拉什通过电话商定邀请两国总理出席他们的颁奖仪式。但在马拉拉发出邀请之后,印巴两国总理办公室都拒绝做出正面回答。通过公民社会的力量来解决克什米尔冲突的想法过于天真。
印巴分治的根源不仅仅在于宗教冲突。克什米尔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除了因为它涉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外,还由于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涉及印巴两国对南亚主导地位的争夺。在巴方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政府可能希望国际社会介入,将实控线作为两国边界确定下来,但这种安排需要得到军方的支持。而印方的态度一直非常坚决,认为整个克什米尔地区是该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外部力量的干预,甚至要求联合国印巴观察组从新德里驻地搬走。
边界冲突在很多时候都是实现国内政治目的的手段。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双方缺乏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擦枪走火时有发生,但问题可大可小,取决于双方国内政治形势。对于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双方领导人是否出席完全取决于他们是否希望在此时实现和平,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和平。
印方将此次冲突完全归结为巴方的错误,但印度政府在莫迪领导下更加自信的态度可能对形势的恶化影响更大。莫迪希望在领土争端问题上显示强硬立场,以巩固其本人和人民党在国内的地位,让“敌方意识到时代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旧习惯将不会被容忍。”但巴基斯坦政府的示弱,也将直接影响其政党在国内的政治地位。领土和边界问题的解决需要当事双方互谅互让、相互妥协,而不是一方让步。如果莫迪将上台伊始时邀请谢里夫总理出席其就职仪式时的政策延续下去,可能将更有利于克什米尔冲突的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