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利率市场化看金融改革深化

2014年,在国内经济形势愈加呈现复杂状态的时候,金融改革则是大踏步地前进。应对去年“钱荒”的教训,不断推出新的货币工具。同时应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全面的金融改革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

2014年,在国内经济形势愈加呈现复杂状态的时候,金融改革则是大踏步地前进。应对去年“钱荒”的教训,不断推出新的货币工具。同时应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全面的金融改革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民营银行的准入,刚性兑付的结束,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业准入都将有较大的变化。为什么利率市场化如此重要,新近的重大改革又将如何推动金融改革?南都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研究员。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的基础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这些年来我们反复强调利率市场化,那么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金融改革有着怎么样的重要意义?这一改革将对整个中国金融业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曾刚:作为资金的价格,利率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而“利率市场化”本质上就是一个逐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进而实现资金流向和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具体而言,其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特别是在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中,利率市场化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有利于发挥利率机制的传导作用,实现宏观调控的市场化转变。利率市场化可以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有效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由行政直接控制向市场间接控制转变。三是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转变经营模式。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赋予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权,为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利率风险大大上升,这在客观上又对金融创新提供了需求。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增值、保值提供机会。四是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社会就业难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促进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种金融机构充分竞争,加快经营模式转型,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五是有利于规范、引导“影子银行”和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在过去一段时间,影子银行及前民间融资发展相当迅速,并形成了较大的潜在风险。客观来看,这与利率管制和金融抑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引导“影子银行”和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南都: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目前已经推动到了哪个阶段?

曾刚:自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从改革思路上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原则和步骤循序推进。在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10月取消贷款利率上浮封顶,下浮幅度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9倍;2006年后,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逐步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85倍、0.7倍;2012年6月、7月,中国人民银行将所有贷款利率下浮幅度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0.7倍;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特别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贷款利率至此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在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但不能上浮;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上浮幅度为基准利率的1.1倍。2014年11月,人民银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时,将存款利率上浮的区间扩大到1.2倍,意味着存款利率市场化又大大推进了一步。

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基础

南都:11月30日,酝酿了二十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方案正式推出,这是否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基础?有意见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趋紧,所以需要加大金融改革,是否也是原因之一呢?

曾刚:首先存款保险制度确实是利率市场化重要步骤,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改革而言,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经济形势,金融形势和金融改革虽然有着相关性,但完全是两件事情。我们的金融改革,银行改革都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具体走到哪一步,就有必须要完成的工作。目前宏观经济偏紧,有人也讲现在有通缩的压力,这样的外部环境是否适合改革呢?我以为这是不成立的。一个改革步骤的推出,更多是看改革条件是否成熟,我们准备得是否充分,以及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否需要。宏观经济周期有着自己的逻辑,这个和金融改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反过来讲,如果现在出现了通胀的局面,是不是就是改革的好时机呢?我看也不见得吧,改革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促进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稳健发展,所以宏观经济形势的具体走向,都不应是我们考虑是否推动改革的根本原因。

南都:存款保险制度又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

曾刚:不仅对中国银行业,对整个中国金融业而言,存款保险制度都是一项非常重要改革。存款保险制度改革我们酝酿很久了,现在推出是比较成熟的。就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改革的重要性而言,我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是我们进一步金融改革的基础。从更为具体的层面来讲,我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有这样几点重要意义,第一,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为数量众多的小额储户提供保险,可以有效降低因恐慌而引发的挤兑,阻止银行危机扩散和升级。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欧洲等金融发达国家,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护银行体系稳定方面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可以说是一个现实;第二,通过有效限制风险外溢,存款保险制度为问题银行的破产倒闭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实践中,存款保险机构通常也是银行破产处置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是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的核心要素之一。有进有退这才是一个完整有效的市场。第三,只有有了存款保险制度,我们的存款利率才能放开,各个银行才能比较充分地展开市场竞争。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并不充分,一直为各界所非议,有了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就能更主动展开竞争,主动应对市场需求和变化。第四,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降低银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这对民资进一步进入银行业有很强的助推作用。我们长期说打破金融业的市场垄断,但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企业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怎么确定自己的风险责任?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民资进入银行业是不太可能的。存款保险制度就是有效的确定风险责任,这就建立了民资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基础。综合这几点来看,存款保险制度都是我们当前以及整个金融改革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未来进一步金融改革基础。这种重要性,随着金融改革越来越深入,会越来越清楚。

南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否也意味着金融风险进一步被稀释呢?

曾刚: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风险防范制度,建立这项机制主要目的在于防范金融行业市场出现的风险。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基础制度,逐步在其基础之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新的更为市场化的规则,有助于金融业更积极地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并不是说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就没有金融风险了,其实不是这样的。金融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不管什么样的制度下,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改变了风险的处理方式,以及方式方法。这种显性化的方式方法,能够让这个行业竞争更加充分有效,以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

国债收益率不是唯一的基准利率

南都: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出台,但目前仍然缺少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对于未来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而言,定价机制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是否意味着我们也要加快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

曾刚:国债收益率和存款保险制度还是有本质的差异,国债收益率曲线是一个定价基础。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包含许多复杂的内容。一般来说,有了国债收益率曲线之后,其他的金融工具才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利率市场形成一种定价的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则是起到另外一种作用。没有一个风险显性机制,银行就没办法以能够预计的成本退出,政府也就没有办法能够放开管制,让银行能够自主决定存款利率的权利。所以这两者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存款保险制度决定能不能放宽利率管制的问题,国债收益率曲线是解决放开后如何定价的问题。所以存款保险制度和国债收益率曲线都是利率市场化的要件,但是二者所涵盖的范围是不一样的,而且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讲,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出来,那么人民银行就不需要进一步完善收益率曲线了吗?一样需要央行去完善。因为现在贷款利率已经市场化了,你就必须要给贷款利率提供收益率曲线,或者要提供准确的贷款定价参考。所以二者之间是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现在已经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但是照样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所以存款保险制度和国债收益率曲线,这两项基本制度完全可以齐头并进发展。至于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是取决于不同政策主体的推进速度。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确定,并不属于央行的职权范围。首先取决于发债主体发不发国债,财政部不发行国债,国债流动量如此之低,拿什么建立国债收益率曲线呢?

南都:如果没有比较合适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利率定价参考,那么是否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缺乏一些支撑机制呢?

曾刚: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国债收益率曲线,央行现在仍然在公布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以此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率价格变化。前不久央行宣布了一次降息,降息降的是什么?降的就是存贷款基准利率。通过这些手段,央行仍然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前面讲过了国债收益率曲线,并不取决于人民银行。政府财政一直很充裕,所以财政部并没有必要发国债,所以也就很难形成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说,有了这样一个曲线,那么这个曲线就一定是准确的吗?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 R,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么一个业界认为非常成熟准确的利率曲线,还不是查出来仍然是被人操纵的吗?现在西方国家对银行进行大量的处罚,还不是因为这些银行操纵利率曲线吗?所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也好,还是同业拆借利率也好,这些所谓的基准利率的形成和利率市场化是两回事。这些东西确实很重要,但是不能迷信这些东西。没有这个东西,我们也要推动利率市场化。有了这个东西,市场也不能避免被人为操纵。

南都:那么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寻求什么样的利率定价机制呢?

曾刚:刚刚讲到了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但是存款保险制度本身并不是利率市场化,这一制度仅是形成央行的调控机制和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同样,基准利率的确定,也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基准利率本身并不是利率市场化。从利率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来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情况。比如美国有很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这个基础上很容易形成定价机制。中国目前没有比较成熟的国债市场,没有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作参考,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寻找其他的定价机制。目前,作为我国重点培育的未来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简称Shibor)经过几年的运行,已经具备一定的成熟度,并已在票据贴现、理财、资产管理等领域作为基准利率推广使用。Shibor目前的品种还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缺乏中长期品种,市场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仍需培育,距其成为广泛应用的基准利率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再有一定的耐心和时间,成熟的基准利率就会形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利率市场化看金融改革深化  市场化  市场化词条  深化  深化词条  利率  利率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金融  金融词条  
智库

 中国稀土政策的经济评估

【作者简介】涂建军(Jianjun Tu)是驻温哥华的能源和环境高级咨询师,也是加拿大工业能源终端使用数据和分析中心的助理研究员。本文原载于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展开)

智库

 当前司法改革面临的五大迷局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从谋篇到布局再到推进已有数年之久,社会期待渐次升温,但改革最终成效如何其实需要不断观察和措施调试。其原因在于,本次司法体制改革面临着诸多重大迷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