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砖国家成员国多多少少都遭遇各自在发展进程中的麻烦,比如经济增速放缓、遭到西方经济制裁等,特洛吉并不认为这会阻碍金砖国家未来的整体发展。
随着去年7月15日备受瞩目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落地,对于金砖国家的关注又被推向一波新高潮。
在去年11月15日~16日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其他4位金砖国家领导人会面,强调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是件大事,要抓紧落实。
对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此前出席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镜鉴与前瞻:新阶段、新改革、新常态”2014年年会的哥伦比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马科斯·特洛吉(MarcosTroyjo)有他自己的看法。
在会议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的特洛吉更愿意用“新开发银行”(NewDevelopmentBank)而不是约定俗成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来形容金砖国家近期在金融领域的突破。在他看来,这一新的金融合作机制的大门始终向外界敞开,随时欢迎新成员的加入,不会重复以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代表的“俱乐部式”的旧有闭门合作模式。
作为一个巴西人,又在美国大学教书,这给了特洛吉一个观察美国学界对于金砖国家研究的特殊视角。不过,他坦言,在美国,金砖国家的研究并没有外界预期的那样火热。“阿富汗问题、乌克兰局势,始终主宰着奥巴马政府的外交议程和学界的热点议题。”
至于近期金砖国家成员国多多少少都遭遇各自在发展进程中的麻烦,比如经济增速放缓、遭到西方经济制裁等,特洛吉并不认为这会阻碍金砖国家未来的整体发展。“最严峻的挑战是未来某个国家在其中风头太健,致使金砖国家过多地带有那个国家的烙印。”特洛吉说。
金砖的“中国烙印”
第一财经日报:你的演讲中有个有趣的观点。相对于“金砖银行”,你更愿称其为“新开发银行”,因为这个银行可能在未来接纳更多成员。如果“金砖银行”未来扩员的话,它的标准是什么?
特洛吉:以世行、IMF当初建立的经验来看,一些机制运作很好,一些则被人诟病甚多。我之所以愿意称其为“新开发银行”,因为包括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印度在内的成员,总是向华盛顿表达对这两个传统多边金融机制管理、规则的不满。IMF总是被欧洲人占据主导,WB则是美国人说了算。这也是20世纪40年代,国际地缘政治和经济实力的真实反映,而不是21世纪初的经济现状。因此,简单地“复制”这两个早已“僵化”的传统金融机制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从最初的安排来看,权力分享(shareholding)仅限于5个初创国家。扩员的话,应该是基于项目(Project-based)导向性,而不是机制(Institutional-based)本身。举例而言,如果一家巴西的建筑公司与中国的建筑公司在第三国有个合作项目,那么这个项目也会得到“新开发银行”的资助。因此,这一机制不会仅限于这5个国家,相互间的合作也可能在第三国产生。
当然,其中的治理方式、激励机制等还有待考验。比如,金砖国家建立了一个创新基金,需要诸如美国或者欧洲国家的帮助进行融资,因此,会有向外进行扩员的可能性。
金砖国家的代表性也决定了“新开发银行”不会取代,甚至挑战WB、IMF这两个传统机制,而是进行互补。因此,“新开发银行”对于其他多边经济机制有很多借鉴意义。可能这些新生的经济机制还有待完善之处,但是,没有这些新鲜的血液,世界将更糟糕。
以七国集团(G7)为例,这个非正式的机构只是相关国家观点交换的平台,但与机制建设无关。金砖国家也有这一现象,但这只是机制建设的第一步,会在之后不断完善。
但对于金砖国家而言,有一个显著的障碍,尽管各成员国之间相互依存,但它们独自的发展模式也不容忽视。其中,中国经济增速相对最快,印度也在后起直追,但巴西、南非、俄罗斯却表现不佳。这三个国家应该尽早启动国内的改革赶上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否则金砖国家未来的前景更多会带有“中国烙印”。
金砖国家“再构建”
日报:众所周知,在金砖银行落地前,成员国之间对于行长、银行所在地的竞争依旧非常激烈。直到宣布前一刻,才敲定所有安排。尽管最终实现了利益均摊,但这是不是也从侧面印证了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基础依旧非常薄弱?
特洛吉:就各成员国的相互依存以及未来朝共同利益发展的潜力来看,范围有限,但这也正常。比如,成员国对于改革全球经济结构治理的共识,对发展所需的资金援助的需求,对基建设施的需求,对创新的驱动。但除了这些领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可能就比较少。比如,就安理会改革而言,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是一位常驻联合国的巴西外交官,也见证了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举步维艰。中国、俄罗斯以及印度都是核大国,但巴西和南非没有核武器。因此,这5个国家要在所有领域达成共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不会成为改变世界的一种力量,只是帮助这5个国家寻找到有限的合作领域平衡各自的发展。我认为,合作仅限于经济事务相关的领域。
日报:你在演讲中也提到了对金砖国家的“再构建”(Reinvention)。该如何理解再构建的过程?
特洛吉:在此,我要强调下金砖国家1.0版和金砖国家2.0版。所谓“金砖国家1.0版”是指这些国家作为投资目标国,尤其是资本项目的输入。这是金砖国家诞生之初的情况。但是,如今,在这5个国家中,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都相对不乐观。因此,不难理解,对于“金砖国家1.0版”的乐观情绪与热情缘何降低了。
而“金砖国家2.0版”是指机制建设的动力,金砖国家意识到要对其自身进行“再构建”。以“巴西1.0版”为例,经济发展倚重石油、大豆等自然资源,力争成为一个能源大国。同时,通过出口对国内进行再工业化。如果巴西仅限于这一发展模式,经济实力无疑会走下坡路。
就如《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所说,“印度1.0版”受益于外包、互联网。但世界在“平”的之余,也在进一步“去全球化”。因此,印度需要面对“去全球化”时期带来的各项挑战。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一直处于转型阶段。上世纪80年代,俄罗斯拥有最好的科技和人才,但缺乏与外部的沟通。当前的俄罗斯一直在面对人才和资本流失的困扰。
中国也需“再构建”。“中国1.0版”包含了4项要素。首先,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市场。1978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融入国际市场。中国作为一个生产中转站,允许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他国。此外,在基建领域还推广了公私合营模式(PPP)。同时,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富有强大竞争力的关键之一。而且,在国际上,中国的商业外交也非常有起色。“中国2.0版”应在这一基础上有所改变,比如更注重节能环保技术、加强创新研发、多利用再生能源等。
因此,金砖国家再构建的过程是“DNA的彻底改变”,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而在这5个国家中,最容易实现变革的是中国。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这一彻底变革需要更多的政治意愿和战略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