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智库发展迅猛,智库建设的成绩斐然,智库在各级政府决策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但中国智库无论是规模、地位,还是公信力、影响力,都与国际上一些知名智库相距甚远,甚至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期待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智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智库的能力问题。中国智库能力整体上还不强,特别是与国际智库相比,中国智库在贡献新思想、提供有创造性的政策方案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智库的水平,必须拥有一批学有专才,潜心研读国内外形势的专业人才,才能提供专业的优秀报告。中国并不缺乏高质量的学者,但是如何将这些学者组织起来,并且组建出高质量的智库,可能还需相当长时间的努力。
二是智库的国际话语权。从目前来看,中国智库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重大问题的研究方面,能力不强,话语权弱小,难以与活跃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西方智库相匹敌。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国家的国际话语权问题,中央各部门在不断加大外宣工作的同时,也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本国智库的国际化进程。
三是智库发展定位问题。从中国目前智库的发展定位来看,大部分智库都是受到政府资助的事业单位,中国智库要在如何发挥智库对政府的影响力与保持智库研究的独立性之间寻找出最佳的平衡。一方面影响力有助于智库保持独立性,另一方面独立性也是影响力的基础。
四是社会配套环境不完善。—是要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尊重专业独立性的政府决策氛围;二是全社会要有比较开放的公共空间,也就是公共舆论,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决策。
加强智库建设的建议
中国智库的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努力为公共利益服务,要重视智库的品牌建设,树立全球意识,使中国智库不但影响中国决策,还要走向世界。
一是积极营造智库发展环境,发挥智库的决策咨询服务功能。各级政府应全面提高对智库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要与各类智库形成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要加大对智库的经费投入,注重基础性研究平台建设,在给予智库委托性研究项目的同时,要尽可能地给予智库更多的独立研究空间;各级政府要重视与不同类型的智库专家建立经常性联系,形成某种特定的联系渠道;政府部门要有针对性举办各种政策研讨会、培训班和辩论会,特别是办好精品学术会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智库的学术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要借助大众媒体扩大智库宣传和政策影响力。
二是加快推进智库自身建设,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各类智库要准确把握社会脉搏,积极承担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政府对智库的研究需求不断上升,同时也要求智库找准问题,提出对决策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思想、观点和主张。智库只有通过对大量现实问题进行筛选后找准问题,然后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当的理论和对策,智库产出的思想才会有深度、有影响。通过承接政府课题,代替政府进行某些工作,与政府部门维持某种特有的联系渠道是智库发挥决策影响的重要途径;智库要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智库运作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智库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积极树立学术带头人的社会形象,建立研究人员的纵横向调研制度,提升研究人员的学术能力;智库要注重长期系统性研究,要确立广泛而可靠的信息数据来源渠道,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重视打造“拳头产品”,定期出版著作和研究报告,不断强化智库的“品牌”形象,提升智库成果的质量与水平;要重视与外界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吸纳世界各地的人才进入智库从事研究,实施开放性的运作模式,增强智库研究的活力;增强研究的全球意识,扩大智库的国际视野。
作者介绍:
张文礼,男,汉族,中共党员,南京大学行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南开大学法学(政治学)博士。现为西北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10年入选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省委宣传部理论宣讲专家组成员,甘肃省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甘肃省政府行政申批制度改革咨询专家;甘肃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秘书长;甘肃省行政法制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北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带头人。
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治理、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近年来出版《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西北科教的创新与发展》、《不战而胜——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新视角》、《公共服务战略管理》等专(译)著4部,主编《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教材2部。在《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协调与可持续发展(99CSH002)》和《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心村庄发展研究(02CSH010)》等省部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参与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规律研究》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等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政府经济学》主持人。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2002年)、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甘肃省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一等奖(2010)、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