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7月中国与海合会签署《中国-海合会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海自贸区谈判已历时十余年,而自贸区谈判的进展速度却明显滞后同期中海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尽管从资源禀赋来看,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经济的互补性强,存在实现自由贸易的良好基础。但是,由于海合会国家最具优势的贸易商品——石油和天然气难以实现自由流动,这也就导致在当前谈判框架下签署的中海自由贸易协定只能成为单方面惠及海合会的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以赫克希尔-俄林(H-O)模型为代表的资源禀赋论,如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来测度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比较优势,从中可以发现双方经济在比较优势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我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货物商品以轻工产品为主,但海合会在以上货物商品的生产上大都具有明显的比较劣势。而海合会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货物商品主要是油气等矿物燃料,以及有机化学品、初级形状塑料、肥料等化工产品,而我国在上述产品的生产上,除肥料外,均都具有比较劣势。
也正是因为在货物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双方比较优势差异明显,很多利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等一般均衡模型对中海自贸区建立收益所做的研究都表明,中海双方都能从自贸区的建立中获得巨大收益。不过,这些研究成果也表明,我国从中海自贸区建立中获益的基础并非源于中国对海货物出口规模的扩大,而是源于海合会对华油气出口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我国能源价格水平的下降。根据全球贸易分析等模型的分析,中海自贸区建立后,得益于能源价格的下降,我国工业制造业竞争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向更高端转移。受此影响,我国的贸易条件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不过,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等一般均衡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市场完全竞争,而在中海货物贸易中,贸易额占比最重的商品——石油和天然气却非自由贸易商品,而是带有强烈的政府干预色彩。首先,海合会中最为重要的4个产油国(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石油产量占到海合会石油总产量的90%以上,但作为欧佩克成员国,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需遵循欧佩克的配额安排,中海自贸区建立自然也就不会带来海合会原油产量的变化。此外,中海自贸区的建立也不一定会带来海合会国天然气产量的增加,虽然海合会国家的天然气政策不会受到欧佩克配额的影响,但这些国家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依然会受到政府的严重干预。目前,除卡塔尔外,包括沙特在内的海合会天然气资源大国并未充分发挥其天然气资源禀赋,虽然从表面来看,是因为国内的天然气价格补贴制度让天然气投资变得无利可图,但根本原因却是因为这些国家普遍富裕,并不需要天然气出口带来的额外资金收入,面对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的迅速增加,很多国家不但没有加大上游开发的力度,反而开始考虑从其他国家进口天然气。因此,除非是为支持本国石化产业发展,中海自贸区的建立也未必会带来海合会天然气产量的变化。
由于海合会油气生产受到政府的高度管控,海合会生产之石油、天然气也并非是自由贸易之商品。在现有谈判框架下,中海自贸区建立给我国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也会随之消失,我国从中海自贸区建立中获得的收益也将会远远小于将要承受的经济调整成本。
从收益方面来看,在海合会油气产量零增长的前提假设下,我国从中海自贸区建立中所获收益将会十分微小。我国比较优势货物商品主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而该类商品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而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存在偏好,在商品选择上除价格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且,收入水平越高,偏好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也就会越为强烈。因此,对于富裕的海合会国家消费者而言,中海自贸区建立后,中国货物在海合会市场上价格的降低,并不一定会刺激我国比较优势货物商品对海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提高。我国从中海自贸区建立中获得的收益将会十分微小。
从成本方面看,在海合会油气产量零增长的前提下,中海自贸区建立后,我将会承受较大的经济调整成本。与我国不同,海合会国家比较优势产品主要以石化产品为主。该类商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厂商,其购买行为很少受偏好影响,在同等质量条件下,商品价格是其选择商品的主要考虑因素,也正是基于此,化工产品更容易凭借比较优势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占领整个共同市场。因此,中海自贸区建立后,随着贸易障碍的消除,海合会对华石化产品出口必然会从中受益。巨大的中国市场很可能会带来海合会石化产品出口和生产能力的爆发式增长。而在另一方面,石化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又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数据,2010年,我国基础化工和塑料加工业吸纳就业人口占到中国制造业总就业人口的6.62%,超过当年我国纺织业吸纳就业人口。2007年,我国上述两个制造业部门创造工业增加值占到当年我国制造业总增加值的6.64%,与当年纺织业和服装业两个制造业部分创造工业增加值的总和相当。而又因为在大多数石化产品的贸易上,我国与海合会国家又几乎不存在产业内贸易,中海自贸区与建立后,海合会对华石化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导致我国相关制造业部门的大幅收缩,从而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调整成本。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在海合会油气产量零增长的前提下,中海自贸区建立给我国带来的收益要明显小于成本,中海自由贸易协定也将成为单方面惠及海合会的自由贸易安排。又由于我国从中海自贸区获益主要来自于国内油气价格的下降。因此,在中海自贸区谈判中,为提高我国收益,中方可适当考虑将海合会对华油气出口定价问题纳入到自贸区谈判框架。